第584章 领头之羊
由于宋朝国库空虚,根本无法增米价,唯一可行的只能依靠发行纸币。纸币的大量发行造成了货币的严重贬值。正当贾似道被造楮、和籴、军饷供应等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之际,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先后向他献上回买逾限田亩为公田之策,并很快得到贾似道的赞同。在贾似道的指使下,殿中侍御史陈尧道、右正言曹孝庆、监察御史虞虙和张睎彦合奏要求推行公田法,他们说:“限田之法,自昔有之。置官户逾限田,严归并飞走之弊。回买官田,可得一千万亩,每岁则有六七百万石之入,其于军饷,沛然有余。可免和籴,可以住楮弊,可以饷军,可平物价,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兴,实为无穷之利。” 这里所言“五利”,若执行得法,确实不是一句空话,除此之外,尚有可以缓和土地兼并一利,为防止反弹太大,奏疏中有意不加言明。 但是,推行直接影响到众多官僚地主的切身利益,“可安富室”,只不过是从减轻过重的和籴而言,至于要廉价购买逾限之田,对他们来说简直有剜rou之痛,必然要进行猛烈的反对。所以开始时皇帝不免有些犹豫,只作了“然东作方兴,权俟秋成,续议施行”的内批,以图拖延时日。贾似道却以为时不待我,“愤然以去就争之”,皇帝只得再次下诏肯定的“良法美意”,决定先试行于粮食产量最高的平江、嘉兴、安吉、常州、镇江、江阴等浙西六个州,然后再推广他路。为作出表率,贾似道带头献出浙西田l万亩作为公田,荣王赵玉瑞、浙西宗室赵孟奎皆相继投献或投卖,“自是朝野卷舌,噤不敢发一语”。 贾似道推行公田法,带头投献自己的土地,想行一事而兴五利,以挽救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主观愿望完全是为了宋朝政权的根本利益,同时在公田田租的征收上也考虑到了佃农的利益。虽然它在实际上是对官僚、地主的部分土地的剥夺,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病,但将它与“残酷的经济掠夺政策”显然挂不上钩。 孙珲知道,贾似道等人对的推行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首先,从地区上看,它选择了盛产粮食、当时已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的浙西六郡作为试点,而不是一哄而上。其次,实施条制比较严密:如回买逾限之田的起点并不低,即使后来降到百亩,仍限于中、小地主之家,远比叶适提出的30亩起点为高,对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来说,基本上没有影响。第三,对公田有一整套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并适当地考虑到了租种公田农民的利益,所定租额远较私田为轻。因此,从公田法的本身而言,既有利于国家,又没有增加广大农民的负担,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