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在线阅读 - 第四百零三节 长途奔袭

第四百零三节 长途奔袭

    由于俩人早有默契,杨克收到战报后的第一时间,向西伯利亚方向派去援军,兵力不能多,也没必要多,但派出去的都是战兵。同时写战报,“向征北军派遣援兵八个军”。

    宋荣贵等到这只部队用了半个月时间,对方一路兼程,幸好大多数时候他们可以坐船,而且是顺流而下,速度极快。

    看到这只援军的时候,宋荣贵就知道同僚杨克对这次迂回有多么重视了,中国軍队的战兵军一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军饷、训练、武器装备都是一流,而且军中三分之一士兵都是十年前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兵,军官也多是十年前的军官,在这次战争中,战兵部队又一直担任主攻任务,战斗力极强。

    可是数量极少,整个中国只有13个这样的战兵军,此次战争,10个战兵军都派到了哈萨克,宋荣贵手下手下只有3个战兵军,可是杨克将自己麾下10个战兵军中的8个,现在作为援军派了过来。杨克自己手里只保留了第一二两军,第三军到第十军,竟然都派到了西伯利亚方向。

    宋荣贵明白,杨克是赌上了一切,他作为合谋者也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因此他也不敢保留,他将自己手下三个战兵军也都派了上去,从托博尔斯克出击,强攻秋明。

    这次没有顾虑伤亡的时间了,所有战斗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进行,那就是“快”!

    宋荣贵将征北军一大半的重型火炮都调了上去,两千多门新式卡伦重炮,以及老式攻城炮。卡伦炮是一种臼炮,口径大,炮管短,专门用来发射爆炸弹,射程有限,但可以曲射,用来杀伤躲在掩体里的士兵很有效。

    一个以爆炸弹压制俄国步兵,重炮则不断轰击俄军要塞。

    三天之内就拔除了俄军的外围要塞,然后对秋明城发动了最后的猛攻。不顾惜伤亡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城市是攻不下来的。在几乎摧毁要塞结构的情况下,遭到大量杀伤的俄军最后选择了撤退。中国軍队付出了一千多人的伤亡,是一次战斗中伤亡最大的。如果最后没有完成迂回任务,再来几次这样伤亡的战斗,就足以让宋荣贵这辈子背上用士兵的命为自己换取军功的恶名,他的军旅生涯也就到头了。

    攻占秋明之后,宋荣贵来不及休整,从后方调集大量辅兵前来维持交通线的同时,主力已经沿着托博尔河南下了,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攻占库尔干。而且宋荣贵扣押了军报,在攻下库尔干之前,他都不敢发出去,跟库尔干的战报一起发出去,等国内收到之后,他应该已经占领车里雅宾斯克,并且向奥伦堡派出了“侦察部队”。

    库尔干由于与图尔盖高原一带的俄军主力通过托博尔河相连,进攻这里必然要面对俄军主力的救援,如果是宋荣贵一支军队独立作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攻下这里,但杨克此时一定会按照约定,尽最大努力配合他。

    杨克的做法是,从正面向英俄联军,主要是俄军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让俄军无法抽调大量軍队增援库尔干。

    发源于哈萨克丘陵的伊希姆河,从哈萨克丘陵向西流淌,在图尔盖高原边缘向北折去,北折之前的河段都掌握在中国軍队手里,因此这次攻势,是围绕着争夺伊希姆河进行的。

    俄国人遭受的压力很大,中国軍队不间断的发动猛攻,让俄国人摸不着头绪,不明白中国人的主攻方向,在情况明晰之前,他们只能被动的全面应战,兵力一时就有些紧张了。

    库尔干求援的消息,是远远滞后于中国哈萨克方向的正面进攻的,因为杨克在向西伯利亚方向派出援军的同时,就发动了对正面俄军的猛攻,军事解释是吸引俄军主力,减轻西伯利亚方向的压力,他手里有宋荣贵的求援信,这些举动都是合理的。其实他们俩人也是做贼心虚,擅自谋划了这个惊天的大迂回战略,总担心会被追究,实际上如果他们直接向兵部提交这个计划,皇帝支持他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即便前线吃紧,俄国在收到库尔干地区的求援之后,也迅速派遣了大量援军,因为那个方向相对重要,不但是一条北撤的通道,关键是中国人现在占领了下游的托博尔斯克,如果他们的正北军团从这里往南进攻,就等于跟正面的从哈萨克方向的征西军团夹攻俄军了。

    但俄国援兵晚了一步,由于库尔干之前一直是大后方,俄军在这里的守备相对空虚,而且库尔干方向上,也不是国内物资运输过来的要道,后勤物资主要依靠铁路,从俄国的军事物资,从伏尔加河的河流和铁路先是在察里津汇集,然后用铁路运输到奥伦堡,这里本就有中国人修建的哈萨克大铁路,战争中英国人又帮忙紧急修筑了几条战时铁路,让奥伦堡到图尔盖高原的运输极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