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永世帝唐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七章:分润钱财

第三百六十七章:分润钱财

    让他做家主?

    殷清风完全愣住了。

    他现在早不是刚来唐朝时的那个小白了,对家主二字的含义他了解得很通透。

    一个家族的各支房老大叫族长,一群族长的老大叫家主。

    如果把家族比作江湖帮派的话,家主就是帮主,各族长就是各分舵的舵主,族

    老团成员就是护法长老。

    但家族与帮派总是不同的。

    帮派的成员由外部吸纳而来,家族成员是自己繁衍出来的;帮派成员可以脱离

    甚至叛离帮派,但家族子弟敢这么做,家族就是杀了他官府也是不管的。

    杀人了还不犯法?

    没错!

    官府的官员也是出身各个家族的,他们最开始学习和遵守的规矩就是宗法制而

    不是皇室颁布的法律条文。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

    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

    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在秦朝之前,宗法制度的出现是为了保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

    隶这几个阶级的秩序不能被破坏。

    随着秦汉王朝的大一统的开始,为了继续保持统治秩序不被破坏,于是就有了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三纲五常的出现。

    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逐渐完善了新需求下的宗法制度,才建立了由政权、族

    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宗法制度对我国社会演变有着两千多年的影响,这些影响在现代文明看来,大

    多是负面的。

    一、宗法制导致中国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所谓父系单系指的是血缘集团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

    在财产和宗祧继承方面是没有权力的。

    汉代统治者为加强家庭中丈夫的统治地位,制造了“夫为妻纲”的理论,汉儒又

    总结了“妇女七出”,若有妇人触犯了这七条就剥夺其家庭财产的继承权。

    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

    从政治权利方面体现,则是不允许母系成员染指且也不传给女性的后代,因

    此,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看作不正统,遭到满朝官吏

    的非议,史家的谴责。

    二、宗法制造成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

    在封建社会时期,宗族主要以家族方式体现。家族长盛不衰的依据有祠堂、家

    谱、族权。

    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是我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

    要特征。

    对祖先的祭祀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

    祠堂也是宗族的祭场所,还是向宗族成员灌输家规、族规的场所,所以祠堂起

    强化家族意识、维系家族团结,在精神上起到训导家族尊宗的作用。

    家谱是家庭的档案、经典、家族法规。主要起到止战乱、流动所导致的血缘关

    系的紊乱,防止家族瓦解的作用,还是解决家族纠纷,惩戒不孝子孙的文字依据。

    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的最主要标志是族权。

    族权凭借自己的血缘宗法制的特点,比政权更直接的管理族中子弟。可以对家

    族成员毫无顾忌地施加教化,甚至对违规的成员实行处罚。

    家族子弟更忠诚于血缘亲属关系组成的家族,而不是皇室的政权。他们形成了

    一个个“山高皇帝远,村落犹一国”的独利自治的乡土社会。

    在利益面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对本家族是否有益,而不在乎对皇室的统治是

    否有危害。

    封建制度是不提倡子女分家另过的,但只有足够财力的大家族才能做到这一

    点,而贫寒之家则无财力支持。儿子成亲后就允许其另立门户的。

    所以,大多出身豪门名门的贪官是为了家族贪腐,而大多出身贫寒的污吏是为

    了自己的家庭而贪腐的。

    三,宗法制导致中国出现“家国同构”。

    家与国同一结构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

    家国同构即家庭或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也就是说不论国家

    或家族、家庭,他们的组织系统和权力结构都是严格的父权家长制。

    家国同构的共同性具体表现为“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在家庭或家族内,父亲地位尊,权力最大;在国内,君主的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所以,家长在家庭中就像君主一样,即“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君主

    就是全国指名的严父,各级行政长官也被百姓视为父母,所谓“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所以,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

    家是彼此沟通的。

    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

    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品质的统一,这就是忠、孝同义,

    也即“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

    忠的内容和孝一样都是对权力的绝对顺从,所不同的仅仅在于他们所顺从的对

    象不一样。

    中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忠和孝就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也有了愚忠愚孝的说法。

    对宗法制度和族权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的殷清风,在听到殷闻礼让他做陈郡殷

    氏的家主,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到不可思议。

    宗法制度和族权的核心是嫡庶制,又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的仪礼制度在前,殷闻礼等人怎么就敢和他一样打破旧制度呢?

    仅仅因为破除嫡庶制能带来的好处?就不怕驾驭不了这种破坏后的新秩序?

    但是看他们的表情又不像是试探。若是他们觉得他胆大包天肆意妄论,完全可

    以利用族权将他干掉啊。

    当然,有着李世民的赐婚,他最多就是被撵出家族,杀他的头还是不敢的。

    也就是说,他们深思熟虑了?

    殷清风对于这个完全超出他想象的提议,快速思考着。

    “可否请令名叔父前来?”

    期待中的人同样一愣。

    殷闻礼看了一眼殷外臣后问道:“说说你的理由。”

    “令名叔父作为嫡长子,迟早是参与家族事务的。今日这次商议和决定,或许

    令名叔父没有资格发言,但让他来长长见识也不是坏事。”

    殷闻礼在殷嵓最开始提到废除嫡庶制时,心中是极度愤怒的。在他看来,这就

    是京兆堂那些人被裴氏收买了,要来破坏殷氏的安稳的。

    等到殷嵓又说到考核等事宜,他才冷静下来思考其中的利弊。

    即使他在后来认为以考核制代替嫡庶制是可行的,但他心里还是不痛快的。

    若是殷氏实行考核制,陈郡堂这边只有他这一支是受到影响,其他支房则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