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642章 围城战事九

第642章 围城战事九

    虎蹲炮首尾约2尺长,周身加了7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大约在36斤下。品書網发射之前,须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时可装填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枚,面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可达500米之远,特别适用于在野战时轰击敌军的密集作战队形,有效地抑制其近距离冲锋的攻势。

    这种武器从制造出来是为了在东南地区的多山地形和水田河流密集区域打击敌人的,戚继光当年镇守蓟州时,都是按照每500人配备3门虎蹲炮的规格来装备这种武器的。

    而大明的官僚体系到了崇祯这个时代,已经变得因循守旧且运转不灵起来了,官场做事讲究的是:无例不兴,有例不灭。这大约也是每个王朝末年官僚体系的通病。

    戚继光制定的练兵办法,随着他离开蓟镇后人去政息了,但是他为蓟镇军队制定的武器装备方案,却在顽固的官僚体系自我运转下依旧保持着。从京城兵部武库拨付到蓟镇的各种火器,依然按照原有的数目按时运往蓟镇。

    当然在这些火器制造运输的过程,兵部和蓟镇的官们都在其下其手捞取了不少好处,这也是惯例为什么会一直存在下去的缘由。

    这数十年来堆积在蓟镇的虎蹲炮算减去飘没和发往军队的部分,储备在遵化城武库内的虎蹲炮差不多有五、六千具,去掉一部分过于粗制滥造的,还有三千多具可堪一用的。

    而*也是如此,不过蓟镇的*都是自制的,以生铁铸成外凸内空的刺球形,放*杵实,插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然后待敌经过时点燃伤敌。

    这种早期的*技术难度不大,只要有原料、铁匠和*能制作,作为北方最大官营铁厂的遵化城,在关闭铁厂之前曾经大量制作了这种*。当然除了这种技术难度低下的*,还有一种戚继光驻守蓟州时,研制出来的“钢轮发火”*,当敌人经过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

    这种钢轮发火的高技术*固然人工点火的*要隐蔽有效,但不管是钢轮也好,还是打造钢轮的工匠也好,都是需要大量资源才能制造培养出来的。

    戚继光驻守蓟州时,蓟镇还能制造出合格的“钢轮发火”*,到了他离去之后,蓟镇的军政不断荒废,能够在战场正常使用的“钢轮发火”*例也急剧下降了。蓟镇官兵都清楚这些*背后的猫腻,不过蓟镇数十年未经战事,这些*制作出来也未必会派用场,因此也没人会指出这个问题。

    等到这次后金绕道破关,进攻的速度又太快了些,这些原本应当埋在各个交通要道用于阻碍敌军前进的利器,现在都还丢在仓库内积灰。现在这些*,除了一部分被运到城头当做守城之用,大多数都丢在了仓库之内。

    而对周三畏来说,这两样武器倒是很适合用来打这种小规模的巷战。后金军队采用的切rou战术,最主要的还在于其前锋部队能够快速突破民兵组成的防线,然后按照街巷进行分隔包围。

    除了靠近西门大道附近的宅院,其他地方的民居多为单层建筑,守备的明人想要攻击鞑子的前锋部队,都需要把大半个身体暴露在外。除了少数配备火绳枪的明军士兵,民兵使用的三眼铳在射程不及鞑子的步弓。

    而不管是火绳枪还是三眼铳,在射速更是远不及鞑子的弓箭快速。这些鞑子以2寸厚的松木做成大盾居于队伍之前,再以步弓手居后射击。

    除了重火绳枪能够在30步的距离射穿这些大盾,其他火器基本对这些大盾无能为力,而一旦让鞑子拿着大盾掩护步弓手进入了弓箭射程,基本明人无法抬头还击了。

    建州女真人所用的弓多为长稍弓,同明军使用的小稍弓追求射速和射程不同,女真人的弓追求的是威力和准确度,这也同女真原本是渔猎民族的习性有关,对付山林的大型兽类,威力要射程更重要。等到对了穿着铠甲的明军,能够拥有破甲能力的重箭对女真人来说更为重要了。

    女真步弓手使用的弓力大多在80斤到120斤之间,这种用牛筋牛角制作的反曲复合弓,起明军粗制滥造的弓箭威力要大的多,采用2两重箭,五十步之内可以做到精确射击,百步之内可以进行有效射击。

    女真弓箭的射击距离已经同明军手的轻火绳枪不分下了,但是弓手在一分内可以射出七箭,这还不是最快的速度,而最好的火枪兵也不过是一分钟射出2发而已。

    如果展开对射的话,女真步弓手完全可以压制对面的火绳枪兵。更别提,现在女真人以大盾居前遮蔽后方的步弓手,然后玩抛射覆盖的把戏。

    这还是在狭小的街巷内,女真步弓手无法展开队形,才能让明人依靠围墙、土垒支撑着抵挡一下。

    但是等到周三畏用了虎蹲炮和*,后金进攻遵化外围民居的行动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虎蹲炮的有效射程远远超过了女真步弓手,而狭窄的街巷又限制了女真进攻部队的行动。在300步的距离,两到三门虎蹲炮一次发射,基本覆盖了整个街道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