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武侠小说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在线阅读 - 第七章、挑拨

第七章、挑拨

    知非道人临时起意的去诘问观音尊者,诚然,给观音尊者添了老大的堵,也的确降低了大唐百姓对于大乘佛教的观感。但要说就这样便能损害佛法东传之事,未免太过痴人说梦。

    便是说因此消去了人们对于大乘佛教的期待、好感,连带着小乘佛教也遭了池鱼之殃——毕竟,有人开始认为小乘佛法度己之道乃是出自杨朱的理念——事实是否如此不重要,但耐不住对佛门无好感的道人们与朝堂上的儒家子弟顺着知非道人的思维发散,捏造事实——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儒家最拿手的——要不,农家是怎么凉的?

    但仅凭这些,其实对佛门并无太大影响。毕竟,单从蛊惑人心来说,天下无一家能与佛门相提并论——大多数提鞋都不配,西行取经辗转不知几多年,足够佛门搞风搞雨,安排些人前显圣救苦众生的把戏,不怕大伙儿排斥。

    好吧,说的有点儿远了。那知非道人的一番胡来,倒也不是一点儿收获都没有,至少,虽然依旧是陈玄奘西行取经,但那与李世民结义,捧着“御弟”的名头是没了。知非道人心中促狭的想道,那女儿国的国主届时怎么称呼陈玄奘呢?玄奘哥哥?唐僧哥哥?总觉得没有那一声“御弟哥哥”来的有意思。当然了,没了这“御弟”的名头,女儿国国主还能否看得上陈玄奘也未可知,真当人家一国国主是个花痴不成?

    虽然没了“御弟”的名头,但毕竟是要给佛门一点儿薄面,此时的唐王朝毕竟不是上古皇朝,惹不起佛门这样的存在,好歹还是给了陈玄奘一个国姓。别误会,不是姓李,而是唤做了“唐玄奘”,李世民钦赐法号“三藏禅师”,与知非道人等西行传道的人一起出发。自然的,那句经典的“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自是给了知非道人等众,却是没有没有奉给陈玄奘——现在应称唐玄奘了——或者直接唤唐僧吧,顺口一点儿。

    带着李世民那句“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的嘱咐,一行人便自踏上了西行之路。李世民倒是想命几个武士随从相随,只是知非道人却是想到“左右佛门也是要清场的,那时候这些凡人武士多半难逃性命,何必令其送死?”

    索性一句话却“陛下,此去关山万里,一旦出了大唐地界,没了皇朝庇护,指不定有多少妖魔鬼怪山精木魅,贫道与这几位道友都算得上是修行中人,自是无惧,只是寻常人去了,岂不难料生死,何必罔赴险地?不若我等几人轻车简行,或许更好”委婉的劝了回去。只是苦了唐僧,无奈之下也是没了随扈人员,骑着一匹白马,便自与知非道人一同上路了。

    要说知非道人与唐僧同行,一个是去西天取经,一个却是西行传道,最为不痛快地,自然是佛门了。明眼人都知道,这可以算作是道门针对佛法东传的反制手段,却也无可奈何。至于要向原本那样,安排些妖魔鬼怪驱逐了,那也是痴心妄想,真当道门说无为就真个不会作为了?

    至于说最难受的,无疑是观音尊者了。佛法东传对佛门固然重要,却还不至于非其不可——大不了再重新谋划一次,顶多也就费些心思,浪费些时间罢了,比起初创的时候筚路蓝缕,还能难道哪里去?但对于观音尊者却是截然不一样。前文说了,观音尊者就等这一笔气运推他一臂之力证道,自是等不起下一次——万一被吕纯阳那王八蛋抢了先,自己的日子可就难过了。偏生知非道人等人的西行传道的队伍,便是最大的变数,更何况知非道人还是吕纯阳的弟子,又几次坏了他的算计,教他怎不恨之欲狂?他心中已经在谋划着怎样“合理”地除去知非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