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宁愿江山变色绝不卑微妥协
第774章宁愿江山变色绝不卑微妥协 只要那些豪强、士绅为朝廷、皇帝歌功颂德,下层黎民百姓也自然知道这个皇帝是好人。同样,如果士绅宣扬皇帝不仁,即使是好皇帝也同样是坏皇帝。 在隋朝大业皇帝杨广是唐朝订下昏君,历史大大有名。但是这个昏君曾下令先后三次下旨兴洛仓开仓赈济灾民。圣旨中先后三次就要放掉一百三十万石粮食。然而这个圣旨,直接被豪强士绅无视了,粮食从粮仓里倒是拉出来了,可是他们却用来谋私利。结果灾民袭卷河洛,也就让杨氏江山风雨飘摇了。但是历史上李密攻占洛口仓时,开仓赈灾,却只开放了六千石粮食,却募集了四十万军队。 即使再好的政策,碰和歪和尚,也会给念歪了。历史的皇帝其实都是无辜,如果把江山当成一个家业,没有人愿意当亡国之君,也没有人愿意毁掉这个家业。即使弱智的晋惠帝听到百姓无粮可食,也会说道:“没有粮食何不食rou粥?”杨广只是他失去了对豪强、门阀的控制,官逼民反,事实上并不是皇帝逼民反。而是豪强和士族。 冉闵颁布免除河洛地区税负的圣旨,天下弹冠相庆,高呼冉闵是旷古圣君。 但是从“天聋地哑”反馈的消息,却让冉闵勃然大怒。这些河洛豪强士绅有的把冉闵恩免的这道圣旨扣了下来,仍然像以前一样收税,不过国库不需要河洛地区的税,但是这些税都进了这些豪强和士绅的腰包。 冉闵是苦出身,也是乞活军帅,对于这种事情,他的态度就是零容忍。可是,崔悦却劝冉闵借坡下台。崔悦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魏国朝廷经过震荡,人心不稳,若派出御史深入地方,巡查举证,则会惊扰地方,不要破坏了河洛百姓的祥和之气。” 谢安也劝冉闵息事宁人。“万事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念。和平统一,不可而取江东!” 魏国统一天下的目标和方向已经定下来的,下面就是努力完成这个既定目标了。 “不战而取江东?”听到这个话,冉闵也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在今日之前他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要知道江南晋国的统治疆域虽较魏国为小,但无论地理位置、人口基数和可发展的潜力都要较魏国重要得多也大得多。如果魏国想要重振、复兴华夏,魏国与晋国的统一将是势在必行之举,与北汉国、燕国、代国、氐秦这些不同,冉闵此刻面对的晋国乃是一个汉人所主导的政权,而且向来以正朔而称著。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打仗,因为那是自己人杀自己人,但真想一统天下而不打仗却又是一件极难想象的事。 “谢爱卿,若是不战而取天下,这,这可能吗?” 谢安却道:“这要看陛下的选择了!” 冉闵不解的道:“朕的选择?” “不错!”谢安道:“陛下若要追其完美,容不下瑕疵,那么魏国与晋国一战就再所难免了。若是陛下采取安抚豪强和士绅,那么不战而取江东,则有可能!南渡的东晋朝廷实际是北方南迁士族与江东本土士族妥协下的产物。皇帝乃至皇族都难以掌握实权。士族间的权力争夺与权力平衡成为东晋政治生活的主题。陛下若是争取到了天下士族归心,那么不战而取则有可能。” 冉闵皱起眉头,他已明白了谢安的意思。朝廷和士族就是树和藤的关系,没有朝廷的保护,藤难以生长,同样,如果没有藤的挡风避雨,树也难以万全。不过,冉闵却非常反感这么做。他是苦出身,也知道天下黎民百姓的困苦,冉闵不光希望要带领汉族人民站起来,而是要带领天下汉民富裕起来。 在冉闵看来,司马氏的晋朝,不配主导天下。永嘉丧乱以来,侵入中原的胡族甚多,特别是匈奴刘聪攻破洛阳之后,司马睿就跑到了建康,建立了东晋朝廷。这个东晋朝廷为了避免激怒胡人,害怕胡族怒而兴兵南下,就在法令上,对汉民行以严令峻法,对胡人则以安抚为主。汉人多交税,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 除了税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倾斜。胡人不怎么受律法管辖,只是听之任之,汉人管得就比较严些。若遇到胡汉争执斗殴,若汉人杀了胡人,一般都会严厉惩治,若汉人杀了胡人,除非是闹得特别大,否则能从宽处理便从宽处理,或者是关几个月,等事态平息下来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被杀汉人没有苦主,有时候就连审都不审,只当是那汉民白死了。 由于胡人造反失掉了半壁江山,东晋朝廷对于胡人造反这事上特别慎重,如果胡人被汉人殴打,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来闹事。且不管案件审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众闹事者,事后辖地官长、刑吏一定会受到朝廷的责处,认为他们治民无方。久而久之,官长、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汉争执,不管谁有理,谁没理,一切先以维持稳定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闹牵连了自己。 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长、刑吏怕他们聚众,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众相威胁,而晋国的官长、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汉人犯胡则必严加处置,胡人犯汉要么就从宽处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数十年日积月累下来,乃使晋朝之律法对胡人形同虚设,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发地肆无忌惮,而汉民眼看若起争执自己一定吃亏,所以便忍气吞声。 听谢安的意思,让自己也要纵容这些士族官员,让他们同样享受荣华富贵和权力。冉闵的眼中闪过一丝闪电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变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