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三会海口
王连心情不悦,帝王多疑是通病,但隋炀帝这么做却有些不应该,他毕竟也建立了功劳。随后,王连找来阎毗商议,做出了一个决定。 用不了这么多人,二十万妇女全部被允许离开,另外,挑那些年纪稍大的男子,让他们也离开,又有三十万人。 百万人的队伍,变成了五十万人,王连还写了一封奏折,派人送给隋炀帝,言明工程一切顺利,可以减少人员,也减少朝廷的支出。 王连的这个做法,让隋炀帝非常满意,袁紫烟陪了萧皇后三天后,就被允许回到家中,还拿了一大堆的赏赐。 隋炀帝跟着又颁布了一道圣旨,从永济渠工程撤下来的三十万男子,再次被征募到榆谷附近,继续修筑长城。 这些人最终只有二十万人返回,河北地区又多了数不清的新坟,走在路上,常常能听到失去亲人的哀痛之声。 王连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就该把这些人留下来,但谁又能保证,明年他们不会被征募?帝王不仁,视天下百姓如蝼蚁,而恰恰是这些底层的百姓,最终联合起来,动摇了朝廷的根基。 永济渠的工程依然在不断向前推进,利用原有的沟渠,进度非常快,三个月后,已经进入涿郡,靠近了海岸。 按照设计规划,永济渠还要向西北延伸一段,直到涿郡治所,从战略意义上讲,这一段是多余的,但却必须进行开挖。隋炀帝喜欢巡游,涿郡有他的一处行宫,名叫临朔宫,北征高句丽,他必须要坐镇行宫进行指挥。 将现有的一条河流疏浚,直入海洋,跟运河连通,这里便形成了类似三叉口的地方。 王连安排队伍就在这处岔口建立码头,并修建一批可居住的房屋,后来,这里被称作三会海口,成为北方漕运中心。 依托运河,三会海口越来越来繁华,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便是天津。而通济渠最终达到的位置涿郡,便是首都北京的一部分。 十月底,永济渠工程宣告结束,其宽度和深度都足以让巨大的龙舟通行,普通船只更没有问题。 王连和阎毗乘坐一艘大船,沿着永济渠返回,阎毗说了很多,皇上已经安排他开始打造威力更大的兵器,距离战事不远了,感慨又是一场生灵涂炭。 王连看着缓缓流淌的永济渠,内心感慨的却是岁月无情,辛苦打造的通济渠和永济渠,有很大一部分流域,后来还是被湮没在风云际会的历史中,成为不易找寻的遗迹。而那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壮观景象,只会存在于后人的想象中。 但不管怎么说,劳动人民用心血打造的运河体系,为古代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智慧的结晶。 运河之眼上,象征通济渠、邗沟、永济渠的纹路已经变成红色,只有南部的一段,还是呈现蓝色的状态,它指引着王连,还要在大隋朝完成最后一项运河工程,那就是江南运河。 到了今日,王连终于明白运河之眼上泪珠图形的含义,那是工人们的眼泪,为了运河工程,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是巨大的,其中的辛酸也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