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别开生面的讲座
银杏在家只呆了四天,却一点没闲着。 过来找她说话的人一拨接一拨,全是大人领着小孩来取经。和强大队中心小学已经开学,因此过来聊天的人大都选择吃过晚饭后到。 好在家里的火盆烧得旺旺的,抱杯茶,抓一把瓜子,烤着火,和大家聊着外面的世界,说几句家乡话,感觉挺不错。 可许扬很不爽,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孩子读书太蠢的事,没有营养的话题,听一会还好,时间长了腻味。 孩子读书太蠢,那是孩子自己的问题,顶多再算个老师不负责任,家长基因不好,跟杏儿有毛线关系。 还有更搞笑的,这家跟那家因为一只鸡飞过界吵架,直接把鸡捉住扔回去不就得了,实在气愤不过,把鸡尾巴上的毛拔一根。多简单的事,用得着找杏儿评理。 他白天帮助岳父岳母收拾桌椅,卤rou炸菜,一天都没跟杏儿好好说说话,就指望着晚上这一小会,还被人截胡。 银杏拍拍许扬的手安慰他,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隔壁村有个在省城工作的出息人,以前每次回来走亲戚,李大力定会乐颠乐颠的过去,和人家聊上几句,问问读书的事。 哪怕只有一两句,他也牢牢记在心里,再一五一十的转告给银杏听。 不让他去都不行,觉得外面的人见识多,说的有道理,肯定有用。 大队小学的校长也过来凑热闹,只不过他不是来询问“疑难杂症”,他想让银杏去学校上一堂课。 大队里有小部分家长并不看中学习,从艰苦时代走过来的人,深信能饱肚子就是幸事。分田到户后,只要肯下苦力,田里就有收入,既然这样,还读什么书。 光今年一年,学校退学的人数就有十几个。 当然,其中不缺乏学生本身不想读,父母无可奈何,只能让娃回去跟着种田。 究其原因,是家长和学生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识不够深刻,局限在乡镇上,坐井观天。 老校长一生为大队的教育cao劳,每当有学生退学,最迟第二天他准备出现在对方的家里,了解情况,企图做通家长和孩子的思想工作。 无愧于心。 银杏点头答应,未来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文化水平,打工都没人要。就算在农村搞养殖,发展农副产品,也需读得懂各种注意事项,随时关注行业变化,找准销路。 可以这么说,读书不一定有出路,但是要想有出路必须多读书。 老校长用心良苦,从银杏家出来后,马不停蹄的去了大队书记家。想让整个大队都过来听听,最近农闲,又不会耽误事。 大队书记高兴啊,大手一招,把各个村的村干部叫过去开会,下死命令,要求必须参加,每家至少出一个人,同时强调要自带凳子。不带也成,站着听呗,不嫌累就好。 乐滋滋的,如果多出几个大学生,他的履历本上又多一项政绩。 许扬也要跟着一起。 他从没去过银杏的小学,也没跟她一起上学放学过。 心里酸溜溜的,那个刘卫国小时候天天跟着杏儿一起,每天有小美女陪伴,真幸福。 昨天还有人偷偷的给杏儿讲,刘卫国过年回来了,初六那天走的。他媳妇跟姑娘也一起,俩人的下巴上都有一块黑色印记,特别明显,一看就知道是亲母女。 许扬当时竖起耳朵听,力求一个字不落下。 幸好岳父岳母没在老家过年,否则多膈应。 更重要的事,那人没有见到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