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
汉明正文卷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堵截在祖大弼加大了清江浦一线防御力量之后,敌人的兵力加到了一千八百人。 但这不是全在一个营地,从武家墩至清江浦,有数十里的距离。 泰州卫将士就算会飞,那也无法对这样距离之内的敌人来一次迅猛的突击,一旦发生战斗,那么,别处的敌人就会警觉,也就失去了此次包抄的意义,就更不用说,迂回至淮安城北门了。 蒋全义的法子很“阴损”,但非常有效。 他在包抄了武家墩敌骑驻地之后,没有对敌发起突击,而只是迅速地抢夺了战马,并在敌人觉察的那一瞬间,率军骑马呼啸而去,毫无留恋之意。 这胆子确实够大,要知道数百敌骑就在身后,虽然战马被夺,可那也是一支成建制的军队。留在身后,等于是主动断了自己的后路。 要是前行受阻,撤回时就会遇上这支敌军,前后合围,到时想撤就难了。 可蒋全义就是这么个犟头,认准一点之后,喜欢孤注一掷。 这一点,象极了吴争的性子。 ……。 可怜的是祖大弼。 天色虽然已经亮起,可这一天正好是阴天,还有大雾。 当远处马蹄声响起时,祖大弼居然还在欣喜,心想是骑兵闻讯来接应自己了。 甚至当骑兵出现在远处时,祖大弼还在催促左右,赶快迎上去。 这样的战场,就有些“胜之不武”了。 蒋全义的数百“骑马火枪兵”,简直就是一场骑术训练,虽然骑术不堪入目,特别是这支镶黄旗汉军士兵的眼中,他们甚至在担心这些人,会不会骑着骑着就从马上摔下来。 但事实证明,他们是多虑了。 蒋全义率军出发之前,所率这三千人是经过仔细遴选的,那就是善骑。 可惜的是,泰州卫中,善骑的真心不多,没这机会啊。 无奈之下,蒋全义不得不降低了标准,善骑变为会骑。 一字之差,程度就完全不同。 勉强凑足了需要的人手,蒋全义当时是真捏了把汗,如此奇妙的战术,如果因为凑不齐骑马的人而废止,那真得撞墙了。 而结果也证明,蒋全义的战术是极其有效的,清江浦的守军,也如祖大弼一样,以为这支骑兵是友军,骑兵冲到营地门口时,哨兵还在大呼,“兄弟……大早晨的,吃过了没?” 当然是没吃过,这不,上你营中吃去呗! 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骑兵以冲撞的方式,击溃了清江浦守军。 然后将全义将营地和俘虏交给随后而来的二千余人,并下令他们固守营地,应对追来的武家墩那数百没了战马的敌骑,他自己,就率着这数百骑,再次向淮安北门出发。 时也,运也! 蒋全义战争开始时,就想打一场翻身仗,可惜愣是在淮安城下,被祖大弼硬挡了十几天,打得是真没了脾气。 眼见着吴争亲至,指挥权收回,等于蒋全义失去了打翻身仗的可能性。 蒋全义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着领一支偏师包抄北门,也好混个次功。 不想,天意弄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