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愠不火
李过脸色一沉,“我军虽然兵力少于清军,暂时无力北伐,可阿济格想要击败我军,没有一年两年……休想!” “确实如此。” “那本将军为何要听福临的安排?为何要顺从他的布置?” 钱谦益道:“将军假意背叛吴王之举,已被我朝看破……如果将军不答应,我朝必会倾举国之力,将广信卫驱逐出凤阳府。我朝与建新朝有条约在先,而广信卫也已经被大将军府列为叛军,想来不管是建新朝还是大将军府,皆无法公然增援广信卫……如此一来,将军自问能抗得住英亲王全力一击吗?” 李过脸色数变,怒目瞪视钱谦益,许久,突然长叹一声,道:“哎……时势不如人,罢了!” 钱谦益一喜,“将军英明。” 然而李过随即道:“请钱大人转告你家主子,李某有个条件。” “将军请讲。” “六十万两银子。” “……。” “定远城中,广信卫三万多将士……钱大人回去就这么说,六十万两银子,一两都不能少。” 钱谦益咽了口口水,目光看向李过手边那张礼单。 李过伸手捏起,在钱谦益面前一扬,道:“这不算在内。” 钱谦益不由得苦笑起来。 ……。 “呯”一声清脆的枪响,在军工坊试验场中响起。 三百步外,一个北伐军士兵大声报着靶,“七环”。 吴争抚摸着这杆还散发着木香的火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不是划时代的先进武器,相较于欧洲此时还叫“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所发明的来复枪,已经落后了半个多世纪了。 但这确实是亚洲最先进的单兵武器了。 虽然军工坊已经在试制“黄火药”,虽然吴争脑子里对于后膛枪的基本构造还是了解的。 但这不具备任何大规模生产、装备的可能性。 这杆火枪依旧是黑火药枪,最大的改变是枪管中有了六条膛线。 膛线很重要,它可以让此时圆形的弹丸变成长条形,而不会出现子弹出枪口后翻滚着向前。 如此一来,圆形子弹被取代就不是幻想。 长条子弹优于圆弹,它可以更加贴合于枪管管壁,可以使得火药燃烧产生的动能尽可能的不被浪费,这使得威力增加的同时,原来笨重的枪管可以被轻量化,一发子弹的装填药可以减少。 另外,这杆枪已经改为后装填,后装填的最大弊端是气密性不够,同样产生火药燃烧后泄气的现象,这就有了预装金属弹壳。 预装金属弹壳解决了后膛枪气密性不够的弊端。 而眼前这杆火枪,虽然依旧是燧石击发,而非撞针击发,但后世步枪的雏形已经显现。 中指粗的预装铜壳体、装填的是细小的预制黑火药、尖锐的铁弹头,这使得在枪支重量减少的情况下,射程和穿透力反而有了提高。 吴争为它定下了名字——52式步枪。 由于制造工艺、流程依旧粗糙,膛线需要手工镌刻,四个老练工匠需要三天才能完成一根枪管膛线的镌刻,其中还有不小的废品出现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