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在线阅读 - 京城-15

京城-15

    京城15

    孰是孰非,唐卫轩一路上已经听过至少不下上百种评论,现在依然觉得头疼不已,并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立场。面对着双方在殿内已陷入胶着的明争暗斗,心中更是泛出一丝反感和厌倦。。。

    比起双方的争论,更吸引唐卫轩注意力的是,李如松和另外一位大臣依然立在当场、尚未表达观点的“暧昧”态度。

    莫非,李如松作为皇上颇为倚重、信任的战将,是倾向于皇上的意见,支持立皇三子的。。。

    不过,李如松自己本就是家中长子,也是因为长子的身份,才承袭了其父李成梁的衣钵,迅速登上了军中的高位。说起来,李如松理应是最为反对废长立幼之举的。。。

    而这个时候,眼看陷入了略显尴尬的僵局,不仅是唐卫轩,几位大臣似乎也注意到了一言不发的李如松和另一位大臣,想必,皇上此时的注意力,也应该已经落到了这两个人的身上。

    身为统帅一方的提督,李如松的话,想必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而另一位位列也较靠前的重臣,大概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了。。。

    只不过,和依旧平静如常、一脸事不关己表情的李如松相比,那位更加靠前的老臣,似乎已经在皇上和众位臣僚的目光汇聚下,微微渗出了几滴冷汗,其心中似乎颇为尴尬与紧张。。。

    “石爱卿,你觉得呢”

    石爱卿唐卫轩很快反应了过来,此人想必就是当今的兵部尚书石星。唐卫轩依稀记得,沈惟敬好像也正是这位石大人举荐、才临时升任游击将军,派往前线、担当议和之事的。

    “额。。。这个。。。”

    兵部尚书石星支吾了一下,脸色涨得通红,冷汗甚至已经开始滴滴答答地顺着脸颊开始往下流了。猛然间,想到了那个敌军刀丛之中依然打起精神、重围之中依旧强自谈笑自若的沈惟敬,又看到石尚书这个尴尬万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局促样子,唐卫轩心中不免对这位兵部尚书大人略感失落。

    “臣身为兵部尚书,最近一直忙于朝鲜撤兵和与倭国议和之事,光海君一事。。。实在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实在不便妄加评论。。。”

    石尚书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把脸上的薄汗,终于稍显磕巴地把话说完了。不过,唐卫轩也听得出,这位兵部尚书大人心中想必也是极为紧张,夹在两方之中,作个中立派,倒也着实不易。想到这里,立场颇为相似的唐卫轩,忽然又非常体谅其左右为难的心情,对其窘迫的处境,倒也多了几分同病相怜的同情之心。

    同时,面对着这个两不得罪的答案,皇上和赵首辅双方倒也都一言未发,再次陷入了短暂的平静。想必,双方都觉得从其身上问不出任何东西来,也就不再过多理会。

    而紧跟着,御案之后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李爱卿,你在朝鲜已经半年有余,该不会也不太清楚吧。。。”

    皇上继续问道,而且从语气中,很明显地可以听出,对刚才石尚书的回答并不满意。这才转而将今天殿上的最后希望,又转移到了李如松的身上。。。

    “启禀圣上,对于光海君其人,臣虽未曾谋面,但也确有耳闻。”

    李如松先是开了个头,但却很快又话锋一转:

    “只是,臣乃一介粗人,全赖圣恩眷顾,位居一方之将,统帅天朝大军,心中感恩戴德、披肝沥胆、以思报效。心中所系,也皆是行军征讨之事。如此,已稍感力不从心。其余诸事,实在无暇顾及。且,臣身为武将,赵首辅所言礼制之事,臣学识有限,亦不敢在皇上和诸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擅加评论。臣窃以为,身为武将,就该作好自己本分之事,忠于陛下、遵从号令,不可心有旁骛。。。”

    李如松这一番不温不火的话说完,殿内又再次陷入了沉静。一时谁也没有跟着加以评论和回应,平静之中,似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李如松的这番话。

    虽然不知别人怎样想,但对于唐卫轩来说,这一席话虽然称不上是义正辞严,但当着皇上和众臣的面说出来,却是让人感觉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同样身为军人,唐卫轩自觉更能体会到李如松的难处。自己虽然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百户,于朝政来说无关痛痒、甚至可有可无,但对李如松这样拥有兵权的高级武将来说,掌兵在外,本就遭人忌惮,即便打了胜仗,也少不了被言官们以各种理由参劾,若是稍有不慎、一不小心涉及到了朝廷内的太子之争,恐怕立刻就会成为朝臣们争相攻击的众矢之的。而明确支持某一位皇子,更是犯了自古以来、武将不该卷入朝政的大忌,何况是太子储君之位的争夺。皇上即便因为有了李如松对皇三子的支持而感到一时高兴,但待欣喜之情渐渐平淡后,一旦再次想起此事时,难免不会怀疑一个手握重兵、又和自己某个儿子有所关联的将领,是否会有着意图不轨的野心。。。

    且不说皇三子如果最后未能登基,站错队的李如松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是皇三子最终继承了大统,那么这个手握重兵、威望日隆、又兼有拥立之功的统兵大将,立刻就会由需要不断拉拢的坚定盟友,变为最棘手的眼中钉、rou中刺。除非像历史上少有的几代权臣一样、彻底架空皇帝,大权独揽,否则,其最后的下场,恐怕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唐卫轩既然自己都能想到这点,李如松大概也心中有数,而深谙权术之道的众臣和皇上,即便因为太子之位的争斗而一时忘记了,经过李如松的这番话后,也肯定回过了神来。绝对不能再牵扯任何一个在外统兵的将领来趟这浑水了。。。

    果然,皇上最先开口道:

    “嗯,李爱卿这番话说得极有道理。看来,李爱卿不仅忠勇可嘉,又知进退,恪守武将之道,朕心甚慰啊”

    听完皇上满意的评价后,赵首辅也立刻带头出列奏道:

    “皇上圣明臣亦以为,李提督深明朝廷法度、严守礼制,实乃我朝众位臣僚之楷模,更是我大明难得之良将,可堪大任”

    赵首辅的一番话,也随即得到了后列的几位大臣的响应。

    “皇上圣明李提督的确可堪大任”

    “皇上慧眼如炬,李提督确是忠勇兼备之良将”

    “我大明上有贤明君王,下有忠臣良将,实乃社稷之福”

    。。。

    一时间,刚才颇为紧张的气氛,又迅速得以缓解。皇上的言语之中,似乎有些轻松,也有点儿失落,待殿内的几位大臣都说完后,最后说道:

    “嗯,诸位爱卿之言,皆深合朕意。今日关于朝鲜之事,就先议到这吧。”

    说罢,皇上似乎也站起了身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语气中似乎也有些疲惫了,但还是为这次商讨最终作了一番总结:

    “虽然我王师已陆续撤回、议和册封之事由石尚书主持cao办,当无大碍。但鉴于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先草拟个嘉奖各部有功将士的诏书,至于向天下昭告朝鲜战事已经平息之事,还是像今天一早说的那样,先暂缓一下吧。”

    “臣等遵旨”

    赵首辅带头,殿内的几位众臣,领旨受命。

    只是,唐卫轩却感到心中一紧。

    怎么“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

    难不成,这仗,在皇上看来,很有可能还没有结束吗。。。

    不过,唐卫轩还没来得及多想,众人就一同行礼叩拜,恭送皇上离殿而去。

    “臣等恭送圣上”

    待唐卫轩再次起身之时,皇上的脚步声早已走远。唐卫轩才慢慢回过了神来,也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仔细看一眼这宽敞大殿的全景,以及面前那方皇上刚刚用过的御案了。

    只见绘着飞龙在天的金色屏风前,一方裹着明黄色布料的桌案,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自己面前的不远处,雕绘着龙飞凤舞的镶金椅子上,已然空空如也,但却仿佛依旧宣示着一个帝国无穷的威严。

    第一次看着一张只能皇帝来坐的御椅,唐卫轩也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虽然自问自己没有什么野心,但望着那空空的椅子,却感到似乎有种难以名状的奇妙魅力,在潜移默化地吸引着自己。心底的一个闪念之中,似乎也有一个想上去坐一坐、感受一下君临天下的莫名冲动。。。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而已。但这一刻,唐卫轩似乎忽然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连命也不要,甚至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都想试着坐一回那把独一无二的至尊之位。

    想到这里,唐卫轩原本心中对皇长子和皇三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似乎有些理解了。如果像自己这样的寻常之人,看到那把椅子之时,都会莫名地生出一些一闪而过的非分之想,身为当朝的皇子,又怎么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呢。。。

    只是,未来这江山究竟有谁来坐,又有谁能知道呢

    更不知,自古至今,有多少回,为了那把椅子,都曾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