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兄弟
贵妃钮钴禄氏的态度,玉龄原本没有跟胤禛说过。反正只是有这么一个姿态而已,关系不大,也没什么影响,巴巴的说出来,倒像是邀功。 却没想到,隔天十阿哥胤就跟着胤禛回来了。 “十弟向爷请教问题,爷想着贵妃娘娘病着,他回去了也没人管,就让他将功课带到这里来做,吃过饭了再回去。”胤禛见玉龄一脸意外,便解释道。 本来皇子们开始读书之后,就都要从母妃那里搬出来,平日里得到的照顾十分有限。而钮钴禄氏这一病,就更是完全顾不上老十了。 偏偏老十的功课十分一般,自己又不喜欢这些,没人盯着,更是无法无天了。胤禛知道之后,直接把人带回了自己这里。 十阿哥本来是听自家额娘的安排,来跟胤禛套个近乎,却没想到直接将自己给套了进去。来的路上一直苦着脸,看到玉龄之后才好了一点,因为他听说了,自家额娘吃了四福晋送的东西之后,就觉得好多了。 所以这会儿十分恭敬的打招呼,“四嫂,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叫什么话你是弟弟,这就是自己家里,说什么添麻烦”玉龄挺高兴的,钮钴禄氏真是说话算话,原以为她也就是表个态度,还要观望一下,没想到这么干脆。倒是让玉龄对她的印象更好了。 而且她也的确是不觉得麻烦,有个人能分一下胤禛的心,让他有事情可以做,不会想到后院里的小老婆,对玉龄来说是好事啊。 要不然回府了没事情可做,很容易就会饱暖思那什么,对于胤禛这样的身份来说,又没有什么约束,他想要女人不知道多少人会扑上来,挡是挡不住的,还不如让他做点别的事情。 所以她十分诚心的安慰了胤,又对胤禛道,“爷先带着十弟去书房吧,我让人上点儿茶水点心,等做完了功课,再过来用饭。我还得让厨房那边多加几个菜呢。” 胤禛点了点头,“福晋安排吧。老十跟我来。” 十阿哥回头看了玉龄一眼,心里充满了对自家四哥的羡慕嫉妒恨。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这宫里什么消息他不知道啊要说这些阿哥们平日里闲来无事,也没什么高尚风雅的爱好,聚在一起说小话更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还在上书房读书的阿哥们来说,最常提起的,就是在上书房已经留下了无数传说的几个哥哥。 这其中几位哥哥的婚事,更是这些还没长大的半大少年最关心的。 而传闻中,几位皇子福晋当中,就数四福晋最为贤德,而四爷的院子自然也就最安静,从来听不到什么争风吃醋的传闻,而且四爷在外头,也总是被照顾得妥妥当当,让人羡慕。 所以小小的十阿哥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往后一定要娶个跟自家四嫂一般贤惠的女子做福晋。 只是很多年后,眼看着自家四哥身边来来去去,却一直只有这么一个四嫂,偏偏名声还好得要命,老实的胤才终于明白,什么是真人不露相。 再回想到今日,才明白,并不是四嫂听四哥的话,分明是四哥在听四嫂的话啊 从这一天开始,胤出现在他们院子里的频率陡然增加,基本上两三天就会来一次。胤禛虽然严格,但却并不死板迂腐,指点了他课业之后,果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倒不是说胤禛教的比上书房的老师还好,主要是有些话上书房的老师不能说,可不说明白,胤又根本领会不到。胤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当然,更重要原因是,胤禛他有经验啊当初自己是怎么困惑的,现在就怎么开解弟弟,于是自然就将弟弟的心理把握得死死的,显得无所不能。 对于这个变化所引起的后果,,玉龄很快就察觉到了,尤其是在大福晋和三福晋过来跟自己聊天的时候,三福晋还好,大福晋话里话外,总是带着几分酸意。 这也不奇怪,现在大阿哥胤褆跟太子胤礽之间已经开始争斗了,大阿哥拉拢了三阿哥这个弟弟,太子自然就看准了胤禛。现在胤站在了胤禛那边,也就等于是站在了太子那边,胤褆怎么会高兴 大阿哥不高兴了,大福晋身为他的妻子,自然也要同仇敌忾,自然就对拉拢了十阿哥的胤禛和玉龄有点不是滋味了。 十阿哥虽然在皇子之中并不出挑,但人家出身好啊。额娘是个贵妃,在皇上面前也说得上话。上一回胤褆曾经在皇上面前提起过这件事,本意是想给太子上眼药,让康熙觉得太子拉帮结派,结果皇帝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是早就知道了。
对于大福晋的敌意,玉龄就只当做没有发现。对于胤褆,玉龄觉得,他要不是早出生两年,就凭这个跟太子对着干的劲头,早就被康熙收拾了。 不过呢,他要不是早出生两年,估计也没有这个心气跟太子争。 但不管怎么说,大阿哥和太子的争斗,对胤禛来说是有好处的。如果不是大阿哥带头跟着太子对着干,折腾了一二十年,最终将太子拉下这个位置,后来的弟弟们哪里敢起这份心思而九龙夺嫡恐怕也不会那么精彩了。 胤禛走的路线是蛰伏蛰伏再蛰伏,到最后康熙放眼一看,出色的儿子都被收拾干净了,矮子里面拔高个儿,正好点中了他。所以前面的争斗再激烈,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能独善其身就可以了。 让玉龄没想到的是,又过了几天,胤禛回来的时候,身后除了胤,又多了一个小包子。 这个今年才八岁的小正太,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侠王”十三爷胤祥,铁杆的四爷党。 但是根据玉龄的推断,十三成为铁杆四爷党,应该是康熙后期的事了。当时他被康熙圈禁十年,身体毁了,那份心气自然也就没有了,所以才顺水推舟,接受了胤禛的照顾和拉拢。 要知道,他的生母敏妃康熙二十五年生了他,二十六年和三十年又分别生了一位公主,可见在这段时间里,是比较得宠了。之所以生前未见加封,应该是她命不好,三十八年就过世了,没能赶上康熙三十九年大封后宫。 而她死后更是被追封为敏妃,甚至因为诚郡王三阿哥胤祉在她百日内剃头,被降为贝勒。足见康熙的看重。 这样一个得宠妃子所生的儿子,又足够聪明伶俐,甚至跟德妃十分看重的小儿子十四平分秋色,自然很得康熙喜爱,不可能一开始就愿意屈居胤禛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