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灵异小说 - 谜案追凶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回 白骨疑案二十三

第二十三回 白骨疑案二十三

    秦泰表面上看上去很有把握,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其实他心里也不平静。谁说不是呢,秦泰生活于这个时代,从小就接受礼仪教化的教导,什么忠君爱国了,什么三纲五常了等等。刚刚中举的时候,各地学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各省的教育厅厅长的官员,就要组织这些国家储备干部集中学习礼仪,灌输所谓的皇权大于一切的封建理论。秦泰不是穿越者,也不是什么反政府思想拥护者,更不想当皇帝,所以他内心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但是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难道他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就算退一万路来说,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怪罪他,宫中的太监会放过他吗?朝中大臣会怎么想?一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秦老太爷,也就是秦泰的父亲会轻饶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吗?可是秦泰依然这么做了,不是因为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展小小被作弄和侮辱了,也不是因为这些太监针对秦泰,更不是因为大家企图把秦泰逼到死角,而是因为秦泰觉醒了。

    这些年来,秦泰虽然心思都放在了破案查案上,但是也看多了太多的不幸。他觉得作为一个朝中官员,作为一个大明的臣子,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必须要站出来做一些事情。秦泰暗中总结了当今社会的三大弊端,觉得这些弊端不除的话,大明危险,朝廷危险,百姓危险,皇室危险。不用多少年,就会出现更大的灾荒,到时候只要一些人可以的煽动,受苦受难中的老百姓就会群起,到时候大明真的岌岌可危了。

    所谓三大弊端就是如下,第一,宦官专权。这些太监们越来越放肆,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手,不管懂不懂都要管。而这些贪小又鼠目寸光的阉人,往往做出错误的的决定。一个两个不要紧,一次两次也不要紧,但是这种人多了,处理的事情多了,就会慢慢侵蚀国家的根基。阉人没有后代,只要他们自己好过就万事大吉了,可是老百姓要活下去,要给他们的子女留下活路。宦官干政不解决的话,大明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

    第二,官员勾结地方大地主和商人盘剥和欺压老百姓。老百姓本来生活就不好,这些年的赋税已经加了又加,比开国初年的时候几乎重了近一倍。可是这些蛀虫们依然不想放过可怜的老百姓,他们觉得还可以再厉害点。官府加重赋税,逼着老百姓交税,甚至于逼着老百姓用白银结算。当时铜贱银贵,也就是说铜钱比白银值钱。当时官方定价一千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可下面的官府一般按一两白银兑换八百文铜钱这么做。但是市场真正的比率是多少呢?二千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而且价格会随着季节波动更大。因为官府对老百姓不开放白银兑换业务,又强制规定老百姓用白银交税,老百姓只好去黑市兑换白银。所谓的黑市后台就是当地的大商户和官府,官府用八百铜钱换一两白银的价格兑换出库房里的储备白银,再以一两白银兑换二千铜钱的价格兑换出去给老百姓。等老百姓用白银上缴税收后,再把白银拿出去兑换铜钱,周而复始到收齐所有的赋税。再用老百姓上交不起所有的税收为理由,暗中用极少的钱购买一些没人要的物资充实官方库房或者直接上缴朝廷。就这样喂饱了官员和商人,这才有了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老百姓交不起税收,兑换不起这个白银,只好卖地卖房,以至于卖儿卖女。这时候大地主们出来了,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这些可怜的老百姓手里买下土地和孩子。土地渐渐掌握再这些大地主手上,老百姓的女儿们不是成为这些官员和大地主、商人们的玩物或者丫鬟,就是被无情地卖到青楼妓|院。也怪不得明朝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妓|女,怪不得民间好看的女孩子这么少了。这么做直接导致老百姓仇视官府和地主,一旦遇上灾难和挑唆的话,极有可能集体爆发。

    第三,就是贪污。官员们好像得了一种病,一种不可治愈的病。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些官员从小就读书,早早的就有了自己的梦想。几乎每一个官员启蒙的时候,他们的启蒙老师都会在第一课这么教导他们。“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成为人上人,成为不再是贱民的人。”“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能做官、做大官。”“做了官才会有前途,到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所谓的启蒙老师也就是私塾先生,大多数都是一些不得志的书生,他们中不了进士,当不成官员,所以很向往做官的生涯。他们认为孩子们不懂,所以肆无忌惮地把他们的心里话说了出来,没想到成为了影响孩子们一生的至理名言。这些启蒙老师出于自身原因也好,出于对朝廷的不满也好,反正不会第一天给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上课,就说什么家国天下啊,什么要忠君爱国啊,要报效国家等等的话。武将更简单了,他们学武最初的目的是不再被人欺负,学好本事后可以欺负别人。

    后来才有了“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思想,也就是说用自己的本事换取地位和金钱,为皇帝家卖命。也就说不管是书生还是练武的,他们报效国家之前绝大多数都是抱着用本事换取美好未来的想法,并不是想当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那些官二代,官三代等等的官宦后人更是早就没有了做人的良心。在大明当时几乎无官不贪,就连秦泰也很无奈。

    大明开国之初,洪武帝朱元璋就把官员们的俸禄定的很低,他觉得做官的有钱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当时是按照一个官员本人和一家人最基本的需求指定的俸禄。经过了一百多年,物价上涨了近一倍,当然谁都不够用了。再说了官员们总有一些亲戚要来投靠,总要养活一些下人或者手下,这些钱当然不够用了。按秦泰来说好了,六品官员一年俸禄是六十八两白银,再加上三十两白银一年的监察经费,一年不过九十八两银子。秦泰要生活,还要负担老酒鬼师爷、展小小、“马三刀”等人的工资和生活费。虽然还有一些办案经费可以报销和申请,可是也绝对不够用。还好官府私下还有一笔钱,所谓的“炭敬”、“冰敬”。本来像秦泰这种低级官员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可是秦泰是刑部的破案高手,外加掌握着监察的权力,再加上张居正的帮忙,所以这笔数量不小,又只供应给中高级官员的灰色收入,秦泰也有一份。不过秦泰分的很清楚,这笔钱只用在手下身上,他自己绝对不用一分钱,而且每笔收入都一一入账,花的时候也记得明明白白。

    贪污已经成为了大明最大的一个内部问题。官员们想尽一切办法贪污,能拿的就拿,能贪的就贪,不能拿的也要想办法拿,不能贪的也要想办法贪。为了能够孝敬好长官,为了能过坐稳自己的地位,为了将来自己有机会可以得到更多,这些官员就会盘剥自己的手下和治下商人,甚至于明的暗的索贿。而这些盘剥最后只能落在老百姓头上,各种项目的税收和费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就算衙门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有多少税收项目。反正一年两次的春秋税收,还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老百姓最难过的时候。

    大户人家影响不大,中户人家唉声叹气,小户人家哭天喊地,佃户们更是妻离子散。几乎每一年各地都会有逼死人,全家集体自尽的事情出现。秦泰曾经知道一户人家,十年前他们一家人一共九口人。两位老人家,夫妻两个,还有三儿两女。家中有两亩田地,属于不错的中等人家。可是才三年时间而已,两位老人家都没有了。爷爷是生病死的,因为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爷爷坚决不看病吃药活活病死了。奶奶在得知儿子为了给爷爷看病,为了办丧事,已经卖了家中唯一的田地之后,奶奶一头撞死了。奶奶生儿子的气是有的,更是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

    爷爷奶奶的丧事办完了,卖田地的前夜花的差不多了。第四年为了交税,这户人家把自己唯一的财产房子也给卖了。第五年一家人投靠一户大户人家,成为了这户大户的雇农,分到了一间废旧仓库改成的破房子。第六年为了交租子和税收,只好卖了才十二岁的大女儿。第七年由于三个儿子不愿意再把小女儿卖了,所以那一年一家人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过年。

    刚过正月家中最小的儿子就饿死了。第七年秋天,为了剩下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可以活命,妻子把自己给卖了,换来的钱刚好够交税和租子,剩下的只能坚持到第二年春天。没想到这一年家中的二儿子由于太嘴馋,下河摸鱼受了风寒,父亲又不会照顾孩子,命是保住了,可是二儿子成了一个什么都不记得的傻子。

    第八年春,才九岁大的小女儿瞒着大家把自己给卖了,天真的孩子以为有了钱可以给二哥治病,可以让父亲和哥哥吃上rou。其实这点钱不但治不好二儿子的病,而更不能改变家中的命运,因为这点钱交租子都不够。第八年秋天,为了上交税收和租子,父亲只好把自己的大儿子也卖了。第九年春天地主以父亲一个人又要照顾傻子儿子又要种地忙不过来为理由,收回了房子和田地。父亲只好背着傻子儿子离开了,后来曾经卖身给一个地主。当秦泰最后一次看见这个父亲的时候,父亲身边的傻子已经没有了,据说是被地主家的儿子作弄死了。父亲瘦的只剩下了一把骨头,被地主丢弃在一个角落里,任由这个父亲自生自灭。秦泰给了他一块饼,父亲已经没力气吃了,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