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灵异小说 - 谜案追凶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五回 莲花之谜二十五

第二十五回 莲花之谜二十五

    熬到可以“大开坊”了,就等于这个人终于熬出了头。他离进入内阁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这一步非常难走,有太多的人就是跨不过去所以终此一生都是只能是一个郁郁寡欢的翰林院学士而已。所谓的“大开坊”就是成为大学者的意思,只有“大开坊”后的官员才有资格出任某一位皇子或者是小皇帝的老师。能够担任皇子或者小皇帝的老师,不光是学问好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他们一边担任皇子或者小皇帝的老师教导学生,一边将会出任六部衙门重要职务,例如某一部门的侍郎,但是不会是一把手的尚书。因为他们从政经验不够,不能担任部门的一把手。只要跟对了主子,只要有出色的表现,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这个官员就可以在部门内部成长。几年后就是这个部门的一把手尚书了,成为了尚书才有资格出任外地的巡抚或者总督。在外面历练几年后,回来就是进内阁的大人物了。将来主子上台的话,这个人就是新一届内阁的主要组成人员甚至于是内阁首辅了。但是跟错了主子,或者自己实力不够的话,就会从六部衙门下来,重新回翰林院工作。退回翰林院的人,将是没有前途的人,不是自己主动请辞,就只有在翰林院等死了。

    高拱和殷士瞻两个人都一样,都熬到了“大开坊”。所以他们都是不容易的,也可以说是幸运的。只不过他们明显也是不幸运的,因为他们不但遇上了对方,而且都一样得罪了严嵩这个不应该得罪的人。高拱是大比榜眼进的翰林院,殷士瞻刚好是高拱进翰林院后下一届的大比榜眼。所以高拱和殷士瞻算是前后脚的前辈后学,进翰林院后机遇和流程都一样。因为严嵩主政,他对于这些后辈的内阁人才也十分重视,早就在暗中注意他们了。殷士瞻为人直爽而且嫉恶如仇,严嵩得知殷士瞻曾经是杨廷和弟子严如的弟子后,就知道这个殷士瞻不能用了。虽然严如和严嵩一样都姓严,但是他们不但不认识而且不是一路人。严如是杨廷和的弟子,杨廷和居士嘉靖皇帝登基时的内阁首辅。当初虽然是杨廷和建议请嘉靖皇帝来当皇帝的,算是嘉靖皇帝的大恩人。但是嘉靖皇帝来了之后,杨廷和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和嘉靖皇帝对着干。要不是因为嘉靖皇帝忌惮杨廷和在朝中的势力的话,嘉靖皇帝早就把这个杨廷和赶下了内阁首辅的宝座。为了牵制杨廷和,为了对付这个明着暗着和嘉靖皇帝作对的杨廷和,嘉靖皇帝才选择了严嵩。也就是说严嵩之所以可以上来,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杨廷和。严嵩虽然背后有嘉靖皇帝支持,但是依然处处被杨廷和欺负。严嵩后来连同大太监吕芳和锦衣卫陆指挥使一起抗衡杨廷和,终于把杨廷和赶下了内阁首辅宝座。从此严嵩和杨廷和成为了死敌,杨廷和的弟子们到处诽谤说严嵩的坏话。这个殷士瞻的老师严如也是其中一个,就在殷士瞻中进士的前一年,已经成为内阁首辅的严嵩找机会杀了严如。也就是说严嵩是殷士瞻的敌人,也是殷士瞻的仇人,这一层关系在导致殷士瞻在严嵩主政的情况下想出头真的很难。相比之下高拱和严嵩没有太多的直接恩怨,但是高拱当时年轻气盛说了一些不利于严嵩的言论,也被严嵩当做不能用的一类人处理了。

    因为得罪了严嵩,所以高拱和殷士瞻到了“大开坊”依然是没有资格进入重要部门工作。高拱还好一点,他刚刚“大开坊”不久,国子监祭酒就退休了,高拱顺利出任国子监祭酒的职务。严嵩很清楚这一点,与其让高拱出任六部衙门其中的某一部门的副职,还不如让高拱担任这个没有多少油水的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这个职务说起来很奇怪,要是这个国子监祭酒和内阁关系好的话,这个国子监祭酒就会很吃香。因为他推荐的学子就有可能直接被录用成为官员,省去了一些学生科考的麻烦。要是国子监祭酒和内阁关系不好的话,内阁会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学子们和其他的考生一样,只有通过了科考才能当官。这时候的国子监祭酒就不值钱了,没有人求他办事,也没有人看得起他。能进国子监的都是有门路的人,父母不是朝廷的勋贵后人,就是朝廷中有地位的大臣子孙。这种人好说起来很客气,不好说话的时候根本不给国子监祭酒面子。高拱自从当上了这个没有地位的国子监祭酒后,没有少受夹板气。比起不高兴的高拱,殷士瞻更是觉得自己委屈。都已经熬到了“大开坊”了,他还是一个翰林院的大学士,就连去国子监当掌事的资格也没有。他们两个人因为得罪了严嵩,严嵩当然不会让他们接近有可能当皇帝的景王千岁,所以他们被安排到了裕王府给裕王当老师。其实等于把他们的前途给毁了,让他们一辈子没有了机会。

    高拱对于出任裕王老师的好事情比较低调,因为他觉得成为裕王老师也不错。当时裕王已经成年自己有了王府,刚好裕王的师傅一个走了一个病了,高拱等于是裕王唯一的老师。这时候的裕王是最寂寞的时候,高拱的出现等于帮助了裕王。裕王把高拱当做自己父亲一样依靠和尊重,所以高拱觉得物超所值。殷士瞻却有点不高兴了,因为他比高拱晚来几年,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裕王不但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王爷,更是一个没有野心又多病的皇子。裕王没有前途,在裕王身边更加没有前途。裕王有好几个老师,特别是高拱的存在,让殷士瞻觉得自己留下也是多余的。再说裕王身边有两个一点也不比殷士瞻差的侍读张居正和谭纶。论经验殷士瞻不如高拱,论地位殷士瞻也不如高拱,论聪明和对裕王的忠诚,殷士瞻也不如张居正和谭纶。所以殷士瞻和裕王不亲近,来讲学也是马马虎虎的。

    殷士瞻和高拱第一次的冲突在裕王府,这一次较量就已经决定了两个人不对付。殷士瞻兼裕王好说话,就在讲学之余唠叨自己的待遇和地位问题。裕王问了之后才知道翰林院的主事严嵩控制着,不会放权给不是严嵩的人。殷士瞻要有所进步的话,只有去国子监当二把手的掌事。殷士瞻的学问和经验已经够了的,只要国子监祭酒高拱同意就可以了。严嵩也不会因为这个不起眼的掌事彻底和裕王翻脸。殷士瞻以为说动了裕王,就可以出任国子监掌事了。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不是严嵩和严嵩的人,而是国子监祭酒高拱。高拱不但是国子监祭酒,更是裕王府的老师代表,是殷士瞻的直接领导。高拱觉得殷士瞻这时候去国子监不好,他和殷士瞻都是裕王身边的人,要是都在国子监的话,会引起外人的不满。严嵩早已经想对付裕王了,高拱就是严嵩的目标之一,高拱也好裕王也好不能给严嵩有机会出手。再说了嘉靖皇帝本来就不喜欢裕王这个儿子,要是被嘉靖皇帝知道裕王想通过高拱和殷士瞻控制国子监的话,极有可能对裕王不利。高拱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愿意把唯一的地盘让出来和殷士瞻一起分享。殷士瞻虽然和裕王关系不错,但是高拱和裕王关系更好,最后裕王没有再多说,殷士瞻进国子监的打算落空了。殷士瞻开始记恨上高拱,觉得是高拱妨碍了他的进步。

    当裕王势力打败景王势力后,殷士瞻再一次回到了裕王身边。这时候高拱又一次用一种非常不满的眼神望着殷士瞻,让大家知道高拱对殷士瞻的不满。殷士瞻在裕王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裕王,现在裕王有了机会就要回来分成果,大家也觉得这个殷士瞻有点无耻。这时候的殷士瞻已经变了,不再是过去那个嫉恶如仇的山|东大汉了。要不是严嵩已经不行了的话,殷士瞻极有可能转过去投靠严嵩也说不定。高拱不但人前人后说他看不起殷士瞻,而且在裕王面前说了不少殷士瞻的坏话。只可惜裕王是一个念旧的人,看在殷士瞻曾经是他的老师的面子上不愿意追究殷士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