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三帝传在线阅读 - 以退为进,凤终还朝四十一

以退为进,凤终还朝四十一

    王德又劝道:

    “说起来,她也是难免的心急——主上呀,您可想了,她为何受主上您的宠幸,她自己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再无半点糊涂。

    那皇后倒还罢了,毕竟早不抱什么指望。可她不同呀!她一直以来能够倚仗的,并非自家那点儿名虽高贵实则早已式微的权位,而是主上您的恩宠呀!

    若是此刻武姑娘一回宫,那本主儿来了,她这……”

    王德不再说,看着李治面色微微有些缓和,才轻轻道:

    “其实主上您也明白,这萧淑妃求的,不过就是个宠爱,然后便是奢望着自己儿子能够承继天子之位——

    只要您放出话儿去,让她们都明白,武姑娘是不会登上后位的,那对她而言,其实武姑娘的存在,可是一大佑助呀!

    毕竟有一个不能生育的武姑娘在,那对萧淑妃而言,或者会失了些恩宠,可是这雍王殿下将来的一生,却是有了最强的保障。

    她不会不明白这一点的。”

    李治这才缓了口气,咬着牙道:

    “朕当然知道……只是朕恨她竟然现在妄自动手……罢了,事已至此,说起来朕也是有不是之处。

    你便将此事办妥罢!”

    王德默默点头,这才转身去三安侍(瑞安、德安、明安)之中扫了一眼,最终犹豫一下,还是看向了跟自己最久的明安。

    明安会意,立时便一路小跑奔上来,由着王德附在耳边说了几句,这才点头,向着李治一礼,这才告退出去。

    李治看着他出去,长出了口气,脸色一整道:

    “说起来,李绩那边儿也是许久不见回话儿了。如何?

    前方战事,可还吃紧?”

    王德笑道:

    “主上安心,英国公何等人物?自然是守得妥妥当当。不过前些日子他倒是也传了密信回来,说只怕弃宗弄赞,是好不了了。”

    李治一怔,皱眉道:

    “不是前些日子还好好儿的么?一样的照常上请礼奏疏的。怎么突然就不好了?”

    王德叹了口气,摇头道:

    “论起来也是天意,前些日子他本是好好儿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旧病又发,说倒便倒下了。

    英国公初也是不信,只当他那边儿有什么状态,这才传出了的假消息。于是还特特地去亲见了一番,这才敢回报来。

    据英国公传回来的信儿说,只怕至多不过是两三个月的事了。”

    李治便叹道:

    “说起来,这弃宗弄赞也是朕的一大助力。如今他一逝,只怕后继者,未必能为我大唐之用啊!”

    王德点头道:

    “正是如此呀!所以英国公特特地传了密奏疏本来,请主上一阅。”

    一边说,一边将疏本奉与李治。

    李治抬手接了奏疏,快速地浏览一遍之后,便皱眉不起。

    德安见状,上前一步轻轻问道:

    “主上,可是要召几位大人入宫相询?”

    李治摇了摇头道:

    “无论是召了谁来,都是前功尽弃——好容易才让这些老臣们信朕不过是个黄毛小儿,若是让他们知道朕与李绩之间有交葛,难免会惹得事大。

    唉……若是媚娘在便好了。她看人见事一向见地极深,父皇也是常赞的。有她在,朕总是能自在些。”

    李治闷了几句之后,想了一想才无奈道:

    “德安,你去传朕的旨,小心着点儿,把江夏王召来罢……记得,借口就说是朕因着李绩近日行军之势,有些不明,是以请他入宫请教。

    明白么?”

    “是!”

    ……

    午后。

    江夏王李道宗,便进了宫,面见李治。

    “王叔快快请起。”

    李治坐于玉阶之后,眼见着他欲行大礼,便急忙着其平身,又唤了瑞安去扶起他,又着德安去替他摆了桌椅,这才愧笑道:

    “王叔身子一向不安,可是侄儿却不得不三番五次来烦请王叔,是侄儿的不是。”

    一壁说着,便见王德已然引了明安上前去,奉了茶点。

    李道宗先谢过李治隆恩,又闻李治称呼自己,竟避尊讳,如此礼下,不由感激道:

    “主上哪里话来!论起来君臣有别,尊卑有数。主上能够如此礼遇老臣,实在是老臣之幸啊!”

    李治含笑,又与李道宗絮繁了几句,便说起近日来,李绩的行军之势上:

    “近些日子,英国公行军,朕是越发看不透了。

    初时他曾言及,道突厥若击,则必得三年五载方破其军,可收其可汗……怎么眼下这就摆出了一副要进攻此间的态势了?”

    李道宗含笑道:

    “主上却是漏了一句话儿,当时英国公说的,却是突厥若击,我大唐若无知其根源族性之将者,则必得三年五载方破其军,可收其可汗啊!”

    李治这才笑道:

    “原来英国公是得了良才了——却不知是谁?”

    李道宗笑道:

    “臣久在朝中不闻边事,是以也不是很明晰英国公之心。

    不过从眼下看来,只怕却是去年奉了先帝遗命,为先锋出征**的右骁卫郎将高侃高大人。”

    李治一怔,想了良久才道:

    “高侃……高侃……朕似是见过他几面,只是因他平时几乎总是不言,又不喜出众,是以竟是不多熟知。

    怎么,此人了得么?”

    李道宗却笑道:

    “臣不知此人如何,但英国公识人之明,先帝也是大加赞誉的,想必是不会错。”

    李治想了想,却宽心道:

    “不错,王叔这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

    去年选派征突厥的先锋人马时,舅舅还因为这先锋之位与英国公争了起来。当时英国公一力承担,道这个高将军是个俭素自处的好将帅,更难得是忠果有谋……

    能让英国公也这么夸上一句,可见他为人果决有谋,却是不假。

    既然如此,那便传朕旨意:

    着赐右骁卫郎将高侃永昌坊良宅一座,官奴男女各半百之数,杂色锦帛各百段,大钱千贯。

    另有英国公李绩识人善任,同赏,至于王叔,一力进谏,其功可居,当得永兴坊良宅一所。”

    李道宗闻旨,先起身代自己、李绩、高侃同谢李治隆恩,这才坐下。

    李治看他坐下,又关心问道:

    “说起来,王叔旧日里眼曾有疾,却不知现下如何?”

    李道宗闻言,伸手去抚了一抚当年还为任城王时,险些被那个莽撞的尉迟敬德打瞎的眼睛,淡淡一笑道:

    “好了许多了。虽然偶然还会有些疼痛,可是鄂国公也是个有心的,每年逢到天气寒冷,便着人送了温补调理的汤药来给臣安疾。”

    李治却摇头无奈道:

    “父皇在世时,便常常称尉迟将军是个莽货,还曾再三提及此生最悔之事,便是当年竟然让他打伤了王叔的眼睛。

    不过眼下看来,他也不是不知悔改。却不知此刻若提引他再起披甲(就是重新任命武职),却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