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流落大明:从炮灰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踢到铁板

第七十四章 踢到铁板

    胡县令客客气气的把张旭和马青请入府衙,随即命人准备茶水点心。刚刚喝了两口茶,马青便拿出一张公文讲道:

    “胡大人,我们将军奉命来永丰县屯田,这是吏部发的文书,请大人过目。”

    胡县令接过公文看了看,立刻笑着拍起马屁:

    “有二位将军在本县屯田,想必日后再没有匪患之忧。”

    “胡大人,我们来你这不是说风凉话的,按照朝廷的制度,还得有劳你提供军饷和田地。”张旭打断胡县令的话,抢着说。

    他最讨厌这种只善于说空话的官员,毕竟自己此刻在办理公事。

    “这个?下官实在有些为难,二位将军也看到了,本县地处偏远,既没有多少税赋,也没什么官田,恐怕难以维持二位将军的日常用度。”

    果然不出张旭所料,这些说空话的家伙,办不了正事。

    “胡大人不必担心,我们将军麾下只有十几名兵将,要不了多少田地,也花不了太多军饷。”马青笑着安抚道。

    “十几个人?这倒是不成问题。”胡县令笑着说,转了转眼珠讲道:

    “本县虽然拿不出官田,税赋还是足够的,不如将军留在城中把守四门,军中一切花销都由本县承担。”

    “屁话,本将军是奉旨来屯田的,不是给你看门的。”张旭抢白道。

    胡县令虽然是势利小人,不过这货倒是好脾气,照旧满脸赔笑说:

    “本县实在没有良田给将军耕种,总不能去占用民田吧?”

    “本将军不要良田,你把城东四十里的平阳山划给本将军驻扎就够了。”

    “平阳山是城中王大户的私产,本县也无能为力。”

    “胡县令倒是勤于政事,连王大户的私产都记得如此清楚?”张旭挖苦道。

    “城东所有的山,都已经被王大户买下。”

    “是吗?看来本将军还得去看看这位王大户,也好从虎口里拔几颗牙出来。”张旭不屑的说。

    “下官劝将军还是不要去招惹王大。”

    “为什么?”

    “吏部尚书王简,是本县王大户的同族叔父,得罪不起的。”胡县令悠悠的说。

    张旭听到这话,不禁微微皱起眉头,他心里清楚,在六部之中,当属吏部的权利最大,虽然兵部手握军权,但是官员任命都由吏部说的算。

    胡县令见张旭半天没有回应,继续说起风凉话:

    “别说咱们永丰县,就是隔壁几个县的官田,也都在王大户手上,将军来屯田,是选错了地方。”

    “胡大人,本将军就是看中了你永丰县,就算没有官田我们也不走了。”张旭硬气的说,随即起身迈步出门,上马离开。

    回去的路上,他突然想起,清早时答应过,要给那位张辅老人解决水田的事。

    此刻想来的确是遇到了麻烦,别说在永丰县,就算回到京城,王家也绝对称得上是权贵。

    “将军,依末将看还是算了,不如咱们换个地方?私开银矿本来有违大明律法,因为此事招惹王家实在不值。”马青劝道。

    “本将军对这个银矿势在必得。”张旭毫不气馁的说。

    以前他没少读过穿越小说,按照穿越的套路,在别人的书里,要么有系统,要么有机缘。

    结果轮到自己来这个世界,生生死死跑了好几轮,啥都没遇上,为此在做梦的时候,张旭可没少骂了本书作者。

    如今好容易遇到一座银山,张旭认定,只是作者给他留下为数不多的机会,别说对手是个权贵,就算是阎王,他也得去争一争。

    马青听到张旭的话,无奈的摇摇头说:

    “莫非将军觉得,可以从王家手里要出平阳山?”

    “硬来肯定不行,绕个弯说不定可以。”张旭回答,一边走一边沉思。

    离开县城以后,张旭并没有回平阳山,而是去了山下的张家湾。

    江南初春季节,虽然夜风有些冷,不过地面上是不会冻冰的,一年四季都在种庄稼。

    此时已经是农忙季节,张家湾的年轻人都已经去地里务农,只有花白胡子的老者,背靠南墙晒着太阳唠家常。

    张旭经过询问,最终找到了村东头张辅老人的住宅。

    一座干净整齐的小院,青砖瓦房,虽然谈不上富足,却也算得上殷实人家。见张旭进门,可把老者给乐坏了,匆匆迎出来笑着说:

    “张将军,小人还以为您跟我开玩笑呢?没成想真的上门来了。”

    “张老,我是您的晚辈,千万不可自称小人。”张旭笑着说。

    “好,都依将军。”

    “老人家,晚辈是来给您赔礼的,实在对不住,您的事没能办成。”

    张辅脸上显出几分失落之态,犹豫片刻点点头说:

    “让将军费心了,老朽也知道,张大户家里有根基,招惹不起。”

    “老人家说的没错,倘若张家在州府有根基,我直接就可以处理,没想到他叔叔是朝廷的重臣。”

    “是了,是了。”

    “当然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张旭突然又说出这么一句。

    “什么办法?”张辅眼睛一亮追问道。

    “您是张家湾的族长,那三百里良田的地契是不是在您手上?”张旭问。

    “没错,地契的确在我手上。”张辅老人回答。

    “如果您信得过我,就把地契给我,让村子里每家每户出个壮丁给我做工,按田里收入的两倍发银子。”

    “当真?”张辅一副难以置信的口气问。

    “咱们来算一下,每亩地可以产多少稻米?”

    “一石半。”

    “每亩地一石半,三百亩地可以产四百五十石,每年种两季稻米加起来是九百石。市面的米价,一两银子能卖多少?”

    “八钱银子一石米”

    “九百石米,可以卖七百二十两银子,我每天拿出四两银子的工钱,给村民们平分,张家湾一年到头可以拿到一千四百两银子。”

    尽管银子的诱惑很大,但是长在庄户人家的张辅,照旧有所疑虑,始终不肯点头。

    “老人家,我也姓张,所以才想给张家湾的百姓找一条出路,如果您信不过我,我可以去找周围其他村子的族长。”

    “将军,您当真姓张?”

    张旭从怀里拿出牙牌,指着上面的字迹说:

    “这几个字您应该都认识吧?信武将军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