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末当军阀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节 交货

第一百七十节 交货

    离开福山后,战船张满帆,在好容易来的一股顺风疾驰。

    此时江面变得开阔,快要到了长江口了。

    杨潮沿途不断的用眉笔描画着,将一路的标志性地形记录下来,作为将来行船的依据,可惜杨潮虽然学习的建筑,懂得画建筑图,画三视图,却不太懂得画地图,只是粗略的画出可能的航线图,其的距离等都是根据船速预估的。

    傍晚一座巨大的沙洲就出现在视野。

    向导告诉杨潮,这沙洲是崇明沙所和崇明县城所在,沙所是一座千户所,当年防备倭寇的时候,沙兵立下过大功。

    过了沙所后,是一南一北两座并行在江的沙洲,北边的叫做三沙,南边的叫做长沙。

    此时太阳已经落在身后的江面上,画出一片片金黄色的鳞片,好似龙鳞,江似长龙。

    不过杨潮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前行,直到三沙、长沙两座沙洲东南方一座沙洲。

    这座沙洲叫做南沙,是长江入江口最后一座大沙洲了,南沙洲南边还有做无人的小沙洲。

    南沙还西北边上游几座沙洲一起,大概就是后世的崇明岛了,只是后世的崇明岛已经连成一片,此时还都是**的沙洲。

    南沙洲上面有个小村,人不多,都是渔民,没有驻兵。

    但是西南边江岸上,就有宝三、吴淞和刘河堡所三个驻兵的所城。

    向导登上沙洲,渔民们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看来不是第一次来了。

    渔民帮忙将杨潮的战船停在他们简陋的码头边上,但是战船还是不幸的搁浅在了沙滩上。

    杨潮拒绝了渔民邀请他们上岸的打算,所有人都留在船上。只有向导大咧咧的跑去了村里喝酒。

    当天晚上,向导带回来一个陌生人。

    此时短小精悍,五月天海风还很凉。可是他竟然敞着怀。

    他晚上上船点了货,就匆匆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才再出现。

    白天见到此人,杨潮才发现,这是一个身材不高,对比后世也就是一米五多一些,皮肤极为黝黑,有点福建、广东人的特点,但是行动矫健,灵活的就像一只猫一样。杨潮暗自比较,如果放到自己军,绝对是一员精兵。

    此人对杨潮等人身上穿着的铁甲多看了几眼,眼神有些怪异,不知道是鄙视穿铁甲太小题大做,还是感慨杨潮这群人不好惹。

    但是此人大咧咧的上了杨潮的船,并且指挥一群渔民,用小渔船将杨潮的大船拖入了江。

    接着跟向导一起,让船往南边行驶。

    二里地外,就有一座无人的沙洲。远远的就能看到一根高高的桅杆。

    走近了才看到是一艘三桅大帆船,无论是外形还是吃水看起来都远胜杨潮的战船。

    杨潮的战船在这大船面前,就好像小孩在大人面前一样。

    而且大船问问的坐在江面。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杨潮的船靠上去,根本就到不了船的半腰。

    杨潮估摸着这艘船恐怕能拉至少八千担货,换成成后世的吨位就是一千多吨,比自己的战船足足大了五倍还多。

    “这就是海船!”

    杨潮心想到,放在江可真大,可是放在海上,就小的跟芝麻一般。

    后世动辄数万十万吨的超级大船,放在海上也非常的不起眼。莫名其妙的面对这艘海船,杨潮竟然对大海有了一种敬畏。还有一种想要征服的豪情,突然想自己也打造一艘大海船去海上搏击风浪。

    “哎。当家的,卸货吧。”

    船上的短小汉这时候对杨潮道,说的是官话,但是不是南京的官话更不是北京的官话,听不出是哪里的话。

    官话其实就是一种书面语言,国人几年前历朝历代语言变迁,可是字在秦始皇统一字后,几乎就不在有大的变动,因此出现了一种以统一的字为核心发展出来的语言,这就是官话。

    但是因为各地语言都不一样,又无法像信息大范围流通的后世一样进行普及某一地方言为官话,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官话,有苏州官话,南京官话等等。

    各式各样的官话,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因为有相同的字为基础,因此大致都能够听懂。

    杨潮自然听懂了短小汉的话,知道此人语气有些慵懒,没有把杨潮当回事。

    何向导此时向杨潮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杨潮也不在乎,知道这些吃水上饭的人,目无王法,根本就不把任何人当回事。

    杨潮觉得对方似乎还是很识相的,没有贸然让他们的人上船接货。

    “赵康,带人去卸货!”

    杨潮让赵康带了十个人去卸货,但是却悄悄嘱咐李五小心戒备。

    对方的大海船居高临下,让杨潮产生有一种危机感,如果对方居高临下发动攻击,己方的劣势很明显。

    但是当赵康带人将货物一件一件搬上来,船上的人则用索具吊上去,期间一种很平稳,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而船上的短小汉则清点货物。

    生丝一百担。

    茶一百担。

    瓷器三百担。

    另外有纱绢锦等织品。

    各样书籍三百担。

    宣纸一百担。

    另外还有砚台、墨、笔等房用具。

    其生丝是最值钱的,在湖州一带五十两银一担,卖到日本能有五百两银,王潇这次办的急,每担付出了十两的高价,而卖给下家则是一百两,净赚四十两。

    而且也只收到了一百担的生丝,价值一万两。

    茶、瓷器等物,其实日本也有,但是日本人在步入现代之前,都非常崇尚华风物,有钱人热衷于消费国的物产,因此国的茶、瓷器,乃至房四宝在日本都很有市场。

    至于书籍这种东西,分量大,占的空间也大,可是价值却并不高,可是日本人就是常年进口国书籍,而且这是作为一种任务的,如果穿上不带上一些书籍,国商船可能会受到日本人的刁难。

    这是日本人非常向往华化,但是古代运输不便,因此日本人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得到来自国的书籍,开始时候不敢得罪国商人,因此只是借用偶尔随船的书籍,誊抄之后,在还回去,慢慢的就开始没收,后来甚至逼迫商人必须带书。

    这些书未必是贸易品,可能就是送给日本管理贸易的官员的,或者是送给某个大名的礼物。

    南京又是大名的印刷心,因此下家就让王潇准备了大批书籍。

    很快货全部都送上了大船,点货的汉在一张会票上盖上他的印章,交给何家向导,这就算是结账了,海商是何家的故交关系,他们通过何家来周转资金。

    一船货几万两银,现银交货实在不便,要是没有何经纪这样的间商,确实很不方便。

    最后那精悍汉,抓住船上的绳索,嗷嗷叫着就爬上了大船,活像一只猴。

    何家向导摇了摇头对杨潮道:“杨大人,我们起锚吧!”

    杨潮对老张点点头。

    老张让人起锚,又带人拿着撑杆,撑住大海船防止碰撞,将大船撑开了好几丈外,这才升半帆,等船漂离海船几十丈后,才升起主帆,杨帆返航。

    终于交货完了,杨潮心一块石头落地。

    没想到这次交货如此顺利,一切准备都没用上,虽说遇到意外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现在太平静,也让杨潮有一种小小的遗憾,好像自己隐隐还期待发生什么意外一样。

    但收获也是有的,这条路趟开了,上连南京这个大明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下连通向东西二洋的海商,以后杨潮就可以敞开吃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