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后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 红巾军再起

第六十章 红巾军再起

    一口气诛杀了这么多人,朱颐垣的身上,也染了一层血色。

    接下来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过去又谢迁在前面顶着,包括晏子宾那种地方官,甚至会替朱颐垣隐瞒,免得上面知道。

    这也是官吏的秉性,遇到事情,先是捂盖子,只要不在自己手里炸开,就万事大吉,所谓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但事到如今,先后斩杀了两支绿营兵,又砍了好几个将领,还霸占了三县的地盘……无论如何,也没法装糊涂下去,清军的大规模剿杀,很快就会到来。

    虽说清廷刚刚入关不久,一切都很混乱,内部满汉冲突,争权夺利。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个入关成功的政权,清廷的效率远不是大明能比。

    清廷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就比如清廷能派出洪承畴招抚江南,这就是一招绝妙的好棋,如果用在山东,又会怎么样?

    再比如,新泰官绅一齐投靠朱颐垣,那是因为跑马圈地,太不得人心。

    可假如清廷收回了圈地的政策,反而赦免士绅罪过,又会怎么样?

    毕竟相比起清廷,朱颐垣还是太弱小了,人家随便拿出几招,就能让他疲于应付。

    所以朱颐垣要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彻彻底底的整编,不光是兵马,还包括地方,务必要全部动员起来,方方面面,没有任何遗漏。

    结成一张绵密的大网,才能真正抗衡清廷。

    “东山公,在下有个请求。”

    赵士哲忙道:“朱佥事,你有什么要求,只管吩咐,老夫必定全力以赴。”

    朱颐垣道:“我想请东山先生挺身而出,召集三县文士,进行考试,能为官为官,能为师为师,治理地方,教育孩子,宣讲我们的主张……东山公,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帮忙?”

    赵士哲吸了口气,前面他帮朱颐垣不少忙,也给孔家写信,要求降低田租……但他到底没有接受朱颐垣的官职,这就留了回旋余地。

    其实在明清之交,有太多参与义军活动的文人,包括那位水太凉、头皮痒,在失去了清廷的恩宠之后,也积极联络抗清力量,还曾经捐过钱,清廷也没有杀了他。

    但是,如果真的接受了朱颐垣的官职,并且正儿八经站出来做事,那就不同了。像赵士哲这种,有亲族,有门生,好友遍及各地,他可以从贼,但是不能不考虑这些人的安全。

    “朱佥事,老夫矢志抗清,此心不改。但我确实有亲眷在掖县,另外山左大社尚有许多文士,其中不乏抗清志士,我也需要劝说他们,一起来投奔佥事……少不得要告辞些日子,回乡安排,然后我再来追随佥事,把这条老命拼上,也在所不惜。”

    朱颐垣点头,倒是宋继澄,他直接道:“这事交给我吧,让我来。”

    朱颐垣一愣,“万柳先生,您也有家族……”

    没等朱颐垣说完,宋琏轻咳道:“佥事,我们父子已经被逐出族谱,不算宋家人了。”

    朱颐垣一时愕然,宋家乃是大族,最近几代人里面,光是进士就出了五个,举人九个,其余秀才多达几十人。

    放在山东,不敢说第一,那也是名列前茅。

    但越是这种大族,在这个关头,就越是南辕北辙,有人选择积极支持义军,也有人选择随分从时,归降了清廷,当个新朝好官,也有隐居不出,默默终老。

    你说这是大家族的谋划也好,说是人各有志也罢。

    刘皇叔不也没有因为诸葛家老大在东吴,老三在曹魏,就怠慢了诸葛亮。

    “既然如此,那就请万柳先生辛苦一下,安排考试,招募文官,招募教师,办学堂,教育孩子。”

    宋继澄眉头微皱,“佥事,眼下军务紧急,是不是等着安稳一些,再考虑办学的事情?”

    朱颐垣摇头,“不能这么想,办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也是给我们的子弟提供一条往上走的道路,还是让乡亲们明白更多道理,掌握更多本事。既是办学,也是宣扬主张,争取人心。越是局势严峻,就越不能放松。不光是百姓,就连军中都要设立随军课堂,建识字班。读书明理,不再浑浑噩噩,这是建立子弟兵最关键的一条。”

    宋继澄听到这里,似乎明白了朱颐垣的用意,急忙点头,“好,我这就筹备。”

    朱颐垣讲个普通人家的子弟一条上升通道,何尝不是给士绅子弟一条通道,一味压制,人家肯定不会忠心的。这点朱颐垣想得很清楚,如果李自成进京之后,能稍微对那帮混蛋文臣客气点,没准就不会败得那么惨了。

    虽然很混蛋,但谁让这帮人掌握知识,掌握资源呢。

    除了土地上,朱颐垣不会让步,其他方面,都是可以谈的。

    随后朱颐垣就点了蒲槃的名字,“我希望先生能出任商会会长。”

    “商会会长?”蒲槃一惊,“朱公子,这是干什么的?”

    朱颐垣笑道:“就是联络商贾,彼此交流,也是和我们都司沟通,诸如苛捐杂税,谁敢为难商人,我亲自处理。一句话,只要商人恪守规定,在我的治下,就畅通无阻!”

    随后朱颐垣又笑道:“蒲先生,你也看得出来,均田之后,百姓家家都有了点存粮,大家伙需要商货运进来,也需要适当出售写粮食土产……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蒲先生觉得如何?”

    岂止是有利可图,简直肥的流油!

    接下来清廷肯定会封锁朱颐垣,多了一道关隘,普通人做不了生意,唯有手眼通天的人物,才能顺利往来。而且一旦打通商路,就意味着无限财源……

    不过蒲槃也只是激动了一下,随即躬身道:“不论如何,我是忠于咱们山东都司的,是要占鞑子朝廷便宜,断然不会让大家伙吃亏。”

    朱颐垣哈哈大笑,“要的就是先生的仗义!”

    和蒲槃谈完之后,朱颐垣又把目光放在了百姓村民身上,他笑道:“别人都捏在一起,咱们也不能一盘散沙。就像这一次,清军杀进来,我们靠着民兵乡亲,转入地道,藏进山里,损失很小,赢得了大胜,这种经验必须发扬光大。因此我提议由原来的村三老,再扩充开,推选一批能干,热心肠,机敏公正的乡亲,组成农社,平时带着大家伙耕地种田,处理日常事务。到了战时,由农社协调帮忙,尽早转移物资,保护村民。”

    这个提议一出,庞青、王老本、于大友几个老农纷纷点头,“好!好啊!过去那帮士绅豢养打手,动不动就欺负我们,现在老百姓攥成一个拳头,谁欺负我们,就砸碎谁的脑袋!”

    随后朱颐垣又看向了老爹和老娘那里,朱老爹万事不管,虽然听着,已经有点神游天外,倒是老娘,看着儿子侃侃而谈,心中都是骄傲。

    早就知道这小子能成事,果然没看错。

    “那个……娘,我的意思是,女人似乎也该联合起来。”

    老娘吓了一跳,“女人能干什么啊?”

    朱颐垣立刻道:“能顶半边天啊!咱家可一直都是您做主。就算这些日子以来,您带着大家伙,安顿伤员,护送流民,煮粥熬药,缝补衣服,着实做了很多事情。以后兵马征战,民夫调动,村子里剩下的多为妇人,如果还是一盘散沙,不免影响前面作战的将士和民夫,让他们提心吊胆。”

    “所以我的看法是女人也需要联合起来,仿效农社,成立妇女社,保护自己。”

    老娘想了想,含笑点头,“好,这事交给我办。”

    朱颐垣随后又道:“我们的将士也需要整顿,只是一时还没法做出那么多铠甲军衣……我提议所有将士,头裹红巾,民夫臂缠红布,早晚有一天,我们这一抹红色,会彻底击败绿营的绿色,光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