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这事儿得找行家】
“行吧。”莫余敷衍地说道,他并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略有些失望,不过马上他又找到了新的可疑线索:“那么,如果我想学遗物回收和修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去哪里呢?” 摊主毫不客气地连番批评道: “年轻人还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见识才是最重要的,不当上几年拾荒者,连入门都做不到。” “再说了,这个风险并不低,并不能多赚多少钱,只适合我这种上了些年纪的人。” “你年纪轻轻四肢健全,老老实实拾荒才是正道。” “……” 摊主的这份健谈,把莫余整不会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连连点头,装作听了的样子。 想了想,他伸手到后面背包里,掏出那本书籍。 他拎着这本塑封书,在面前晃了晃,打断摊主的喋喋不休: “请帮我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呃……”摊主被吸引了注意力,瞬间忘记了自己正在说什么,他让莫余将书放在台面上,然后轻轻拿起来反正看了看。 沉思良久,他才将其放回台面上,说道:“这个我不好估价,也不好收。你要是想卖这个,得找更懂行的,他们能大概知道上面这些字写的是啥。”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别管里头是啥内容,这本书品相这么好,说不定也有喜欢收藏遗物的人会喜欢,他们说不定出更大的价钱。” 莫余当然不是为了来赚钱的,哪怕拾荒看起来超有意思,他目前也依然还没忘记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自己是来调查和写报告的。 所以他毫无迟疑,立刻问道: “多谢指点,那请问我该去哪里寻找懂行还会收这本书的人呢?附近有没有?” 摊主得意的一笑: “当然有,要是没有我怎么会向你说这些?咱们这儿可是拾荒者人数数得着的地方,如果这里找不到,别处只会更难找。” “所以在哪儿?请帮忙指个路。”莫余赶紧说道。 摊主微微仰了下头,指着一个方向说道: “年轻人不要着急嘛,你就往那个方向走,看门口种着不少菜的那家,敲门进去有个老婆婆,她可是这个方面的资深专家。” “过去记得恭敬点儿,先敲门,用敬称。毕竟人家有学问,年纪也不小,资历还深。” 莫余看了看摊主指的方向,结合他说的内容,立刻意识到摊主指的是谁: “您是说特蕾莎婆婆?” “诶?你认识她,那就更好办了。” “对了大叔,认识下,我叫莫余,该怎么称呼您?”对方头发已经有一些花白,但稍微叫年轻些总归没错。 “我叫詹宁,祝你接下来顺利吧,这里很久没有见到你这么健谈的年轻新人了。” 告别了摊主,莫余并未着急去寻找特蕾莎婆婆。 天色已晚,他先回了自己的小窝,将碎金属碎玻璃还有各种标准零件等分好类收好,然后才将那本书拿出来,轻轻撕掉外面的封皮。 既然不准备卖给附庸风雅的收藏家们,这层塑封也就不必要了。 “苔藓,帮我扫描这本书,解读下里面说的什么。” “好的。” 莫余将书轻轻弯起,手指轻动,在眼前将整本书哗地一下快速翻过。 然后苔藓完成了扫描与解读。 语言破译结果同步到了宇航服上,于是莫余也能看懂这本书了,他大致翻了翻,是本人与社会方面的故事短篇合集,类似一堆小鸡汤文。 天色已晚,这时候去拜访也不太好。 莫余干脆走出门,在流星划过的夜空下生火,将食物煮上,然后回屋翻看这本书打发时间。 里面的小故事都写得还不错,虽然能看出来是编的痕迹,但是叙事的手法很流畅,也清晰地贴合每一篇的主题。 但并没有收录进观察报告的价值。 “对了苔藓。”莫余忽然想起来什么:“把今天在墙上看到的那副涂鸦调出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 “好的。”马上涂鸦的照片便出现在眼前。 莫余看了看,发现里面那行字的意思,是“烤rou真好吃”。
估计把这幅涂鸦画在屋里走廊墙上的原因,是再也无法探究的了。 ………… 天色刚亮,莫余就走到特蕾莎婆婆家门口,轻轻敲门。 “请问特蕾莎婆婆在家么?” 然后他退了两步,站在门口等待。 门前小路两旁的蔬菜,比前几天看起来精神了不少,还沾着昨晚的一点露水,很是青翠。 吱呀一声,屋门打开,特蕾莎婆婆站在门口,看了看外面,见是那天买金属薄板的年轻人,说道: “是你呀,年轻人,你叫莫驴是吧?来找我有什么事?” “啊,特蕾莎婆婆是这样,我拾荒时候得到一本书,摆摊的詹宁大叔不敢收,他推荐我到您这儿来看看。另外,我叫莫余。”他赶紧纠正了下对方的发音。 “噢抱歉,人老了总是记不太住东西。”特蕾莎婆婆说道,然后叫莫余进屋:“进来说吧,让我看看你找到的那本书。” 莫余走进去,里面很宽敞,还有长长的厚木桌。 他按照主人示意,在桌边的木头凳子上坐下,然后打量了下周围。 屋子里有几幅架子贴墙装着,一半上面是各式各样的书籍,另一些则摆着各种遗物,有看起来就充满神秘气息的部件,有不知名的小物件、小机器,以及许多盒子的零件。 除此之外,还有种类丰富的工具,用钉子挂在墙上,还有桌子上用支架摆着武器,看起来就武德充沛。 墙壁上有一副照片,用镜框镶嵌着。 里面有一家人,女士明显是年轻时候的特蕾莎婆婆,还有一位高大的男子和两个小孩。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照片可真是罕见物事。 特蕾莎婆婆端了一小杯温水,放在莫余面前招待,她看莫余盯着墙上的照片,说道:“这叫照片,是用当年我们寻找到并修好的一件遗物拍的,效果十分惊艳,可惜配套的耗材很快用光了,只好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