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AI教父在线阅读 - 第102章 论文被引

第102章 论文被引

    想要跟着孟繁岐创业是王恺自己的想法,可孟繁岐仍旧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是李彦弘专门派到自己身边来学习这部分代码的,直接拐走了有些惭愧。

    于是第二天仍旧是来了白度,将白度目前针对图片识别车牌号的方法优化了一版,以做弥补。

    说来惭愧,他在国内这段时间都在闭门造车,急于突破技术,累积自己在各个方向的技术威望,没有考虑过创业,也没有提前做创业相关的准备。

    临时想创业的话,显得有些仓促,明年初估计要在招聘面试上花费不少功夫了。

    首先就是身边没有技术人员可用,没有提前去物色,熟悉同学都还在读本科,不堪大用。

    这点虽然早期问题不大,孟繁岐可以一力产出成果,但要做公司,还是少不了资深程序员的。

    毕竟前后端App那边的东西,孟繁岐大都只是略懂一二,最多算入门水平。

    前世的那些同事有几个相熟的,且不说他们大多也还在读书,就这样贸然找过去也太离谱了,自己认识对方,对方却完全不认识自己。

    倒是有几个前世的上级前辈,有些水平和格局,此时也只是刚刚踏入职场的打工仔,可以招募一下。

    眼下唯有王恺的确可用,科班出身,有大厂经历,有一批同样履历的同学能拉过来,和自己交接了不少次,也算是熟悉。

    “你要想好了,现在阶段跟我创业,工资可以给你们多发点,但最后能不能做起来,我也不能保证。”孟繁岐丑话说在前面:“而且过几个月我去美国之后,除了技术方面可以负责,剩下的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哪儿能让你再cao心那么多!”王恺当场表态,别的那都不叫事。平时打工为什么没动力,一句话,公司不是自己的,就拿那点死工资,肯定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钱给得少,整天又唠唠叨叨,这点钱,我很难帮你办事啊。

    可如今有了希望拿股份就不一样了,早期公司初步成型,只做纯软件部分的话,能够支撑将孟繁岐的AI算法做成产品给出去,那还是要不了十个人的。

    只要产品做出来,分到一两笔股份,这就算是财富自由的起点了。

    自己上班的那小几十万工资,税后到手三十出头,除去每日用度,一年能存下二十五万最多了。

    二十五干到六十五,将将攒够一千万。

    创业公司奋斗,最怕的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满手期权变废纸。

    这個最大的风险,在王恺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不值得怀疑。

    以孟繁岐目前展现出来的技术水平,想上市肯定可以一路做下去。

    光是靠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本身,公司直接出去卖到大几千万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如果能有几个完整的项目,估值上很容易再进一位数。

    倘若真的插手政府项目,为海关,政府机构,交通站点内配备了这些技术,那就是王恺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了。

    人脸识别项目是王恺心心念念的事情,在孟繁岐眼中,却是无足轻重,险些忘记的事情。

    “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等谷歌这次推荐和广告算法更新之后,我得仔细规划记录一下了。”

    此刻的孟繁岐正在更新自己谷歌学术的档案信息,此时距离他在西尼公开一大批论文时间不久,但距离公开生成式对抗算法的论文却已经有一些时间了。

    他想看一看,自己这只蝴蝶,到底有没有引动什么很大的变化。

    而最为方便的办法,就是看看到底有哪些论文引用了自己,看看有没有什么比较显著的研究成果。

    更新了自己谷歌学术的档案之后,孟繁岐不由得惊讶,这才没几天自己已经有了二十多个论文引用数量了。

    再仔细分辨一番,其实这二十多个引用量,竟然只来自于四五篇论文。

    由于孟繁岐这一次的公布对整个范式的革命太过彻底,代码也开源,导致现在任何一个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可能开局就要引用他好多篇文章。

    残差,优化器,训练方法,数据增强,这四大金刚几乎谁也躲不开。

    深度学习界每多一篇文章,孟繁岐的被引用次数几乎就会多四倍,并且这个倍数以后还会继续扩大。

    截止2023年,人类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者,总被引用次数将将百万之数。

    而AI领域的文章数量,从12年的2万余篇每年,很快飞速增长到了21年的约13.5万篇每年。

    照这趋势下去,不用四五年时间,孟繁岐就会以25-26之年龄,成为历史上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人。

    并在之后的岁月当中,狠狠地继续成倍增长。

    “截止到我重生前,残差网络的原作者kaiming被引用次数已经超过四十万。”孟繁岐稍稍回忆了一下,自己现在发表并计划发表的知名AI技术数倍于kaiming。

    等到23年突破三百万都不是没有可能。

    学术论文写的都赶上网络小说了,被引用数就相当于订阅,文章的实际被阅读次数还要数十倍于此。

    能将学术论文写到这个热度,想来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而这些已经公布的文章当中,孟繁岐所留的谷歌邮箱,早已被各路邮件挤爆。

    孟繁岐点进去的时候,电脑直接卡了个半死,过了半分多钟才缓过来。

    收件箱中,请教问题的,杂志社约稿的,求未公开部分代码的,还有同事打招呼的,什么都有。

    这些邮件当中,英文居多,但也有一部分是中文写就,应该是清楚他的国籍。

    扫了一圈,其中一封来自于尚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孟繁岐检索了一番,该中心是创立已经百年的市级三甲医院,拥有诸多类型的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尤其擅长肝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孟繁岐查阅了一下该医院的详细情况,推断他们手头应当有许多疾病不同仪器的成像结果。

    阅读完邮件之后,孟繁岐明白了对方的来意,自己之前更新的带残差的U-Net分割办法,大幅度地提升了图像分割的技术水平和分割效果

    尤其在比较细粒度的物体分割上,有了十分显著的飞跃。

    而分割类型的任务,在医疗影像的应用上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医疗图像之中,通常都是各个科室初步诊断之后,去拍摄产生。

    分类的和检测的意义不是很大,更进一步的内容分析是主要需求。

    比如细致地将病灶区域分离出来,再比如协助诊断病变程度,这样会更易于医护人员诊断,节约大量时间。

    “尚海的三甲医院动作真快啊,这就已经注意到我了。”孟繁岐知道U网络对医疗方面的重大影响,但他以为这会是年后的任务。

    却没想到前天就已经有人找上门来。

    孟繁岐端正了一下态度,感觉风雨欲来,政府和医院这两座庞然大物似乎都近在咫尺。

    这次创业,似乎得认真一点了。

    不说人脸这个规模很大的政府项目需求,单是医疗AI这一点,做好了都足够上市了。

    孟繁岐仔细思忖了一下,觉得这两个方向最好还是分成两个公司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