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在线阅读 - 第654章 百媪

第654章 百媪

    武家圆堡前,

    刚收过的麦地整成平地,摆上了许多方圆长凳,

    武怀玉引着许多老人过来,却是特意为今日寿宴准备的一百名六十岁的老妇人,做陪武柳氏。

    百媪宴。

    都是来自三原县十里八乡的老妇人,都是今年六十岁,武家请她们来赴宴,每人准备了一套过寿的新衣,还有绸缎被面、寿面、寿桃、糕点和酒,另外还有六十文喜钱,车接车送。

    武柳氏看到儿子精心准备的这场面,高兴的合不拢嘴,而那些请来的老媪,也都是纷纷向武柳氏说着赞美之词,夸赞她有福气,生的好儿子女儿,人丁兴旺,

    这一刻,武柳氏真正感觉人生到达巅峰。

    开席,

    儿孙们纷纷上前拜寿,然后是武氏家族的一众族亲,甚至老武还特意找了武柳氏河东娘家的一些远房亲戚来,这些柳姓族人跟武柳氏本来关系挺远的,可能樊上武家这门亲,当然是非常乐意的,

    上来恭敬的跪拜,有喊阿姊的,有喊姑母的,有喊姑祖母的,武柳氏想起以往家贫,父母早亡,兄弟姐妹们也早没了,如今还能有柳家人来贺寿,也不由的落泪。

    “二郎啊,这些都是娘的家里人,你以后可得帮衬一二。”

    “儿记下了。”

    其实武家这几年发达了,便总有武家柳家甚至如老武妾侍王家的远亲来打秋千,老武人还是比较厚道的,管他是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既然找上门来了,能帮就帮,能安排就安排,

    不少远亲也都是直接在武家这里做事,待遇也还可以。

    如柳家这些远亲,就有些已经在武家做事,或有些帮忙打理武家在河东的庄子,其它就算没给武家做事,老武每次也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

    宴席开始,武家的八大碗很漂亮,都是硬菜。

    老媪们给武柳氏敬酒,这百媪有些是士族豪强地主家的,但多数是普通农家百姓,她们端着酒杯对武柳氏是千恩万谢。

    不仅是感谢送她们的寿礼喜钱,以及吃这寿宴,也还谢武怀玉今年在三原试点,搞的新税法。

    基本上所有百姓都受益新法。

    既得圣旨,免除以前积欠税赋,而且以后纳税也不用摊保,再则无地的编为客户,无需纳租调,有地的也都是根据丁口、田亩数按实际情况征收,有所减免,大家今年的税一下子少了许多。

    一位满头白发,腰都快弯到地上的妇人,看着好像七老八十,但今年也确实才刚六十,她牙都几乎没了,对武柳氏感激万分,说她一家有三儿三女,两个大女儿嫁了,两个大儿子也娶了妻,但小儿小女还没成家,

    一家子现在十二口人,有四个成年男丁,可还是武德初年分到了四十亩地,二十亩永业二十亩口分,后来再也没分到新地。

    现在一家十二口,主要还是靠佃种地主家的地,兼做些其它活计,一年到头辛苦无比,可有四丁的租调,四个男人每年还要各服免费的二十天劳役,一人两石租,四人就是八石租,还有四匹绢,十二两绵。

    租地收成大半要给地主交租,

    加上衙门各种附加、火耗,其它杂项摊派,以及地主家的一些其它的收取,一家人辛苦一年,到头来也剩不下几个。

    以前没有祥瑞粮食时,他们长期都是稀饭搭野菜,经常还得借粮,借了还不起,就只得卖地,四十亩地,陆续卖掉了二十亩。

    而今年夏收后,三原县试行新法,

    老媪家只剩下二十亩地,虽有四丁,但按新法,一丁才五亩,都不入等,可以免征租调,

    这一下子就免交八石粟、四匹绢,十二两绵,仅按亩征收四斗义仓粮而已,免了租调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如火耗、仓窖费、脚钱、缚束钱等也不用交了,那个本来也能占到正税两成甚至更多。

    老媪家还是主户,可几乎跟客户一样没什么税赋负担,

    仅那八石粟四匹绢十二两绵,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那都相当于一大笔财富了,那八石粟可以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撑过去了。

    四匹绢能卖八百钱,能大大改善家族生活。

    这些事情以前想都不想敢,可今年三原县已经试行新法,里正村长已经通知他们家不用再交租调和附加的几样税费,

    老媪是真感激武家,里正也说这是武相公奏请圣人,才在三原县试行的新法,咱们都是托武相公的福。

    老媪被接来参加寿宴,他们家人还特意拿出了一匹绢来做寿礼。

    这是真心诚意的感谢。

    武柳氏听的很自豪,但没有收这匹绢,她以前也种桑养蚕织绢,很清楚这匹绢有多不容易,天天采摘桑叶,一天喂几次蚕,辛苦结茧,然后还要缫丝,再织成绢,

    “圣人在朝,群贤辅佐,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咱们这些老妇人得好好活着,再多活些年,好好享福。”武柳氏拉着老媪道。

    “阿郎,长安宫里天使到!”石头过来向怀玉禀报。

    武柳氏大寿,长安的李世民和长孙氏都特意派了使者来赏赐。

    听说圣人派使者来赏赐贺寿,让寿宴上的众人也越发惊动,

    武怀玉带着武柳氏等一起迎接圣旨,

    皇帝赐武柳氏镶金兽首玛瑙杯一只,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一只,长孙皇后赏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一只,云头形金钗一只,金梳背、金臂钏各两只,还有素面金盆一个,素面银盆一个。

    皇帝还有一副亲自书写的寿字赐下。

    当使者当众把这一件件皇帝皇后赏赐的宝物拿出展示,下面响起无数惊叹之声,

    许多人可从没见过这等好东西,这些金银器物都制作的非常精美,皇家作坊御制,这些东西一般人见都见不到,更别说没资格拥有。

    皇帝皇后的赏赐刚谢恩收下,

    太子又派使者来贺寿赏赐。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鎏金小簇花纹银盖碗,玉如意、扶南犀杖等,还有副太子亲笔写的百寿图。

    每一件都是皇家精品,极为精美,同样价值珍贵。

    皇帝皇后太子的赏赐贺寿,让武家的这场寿宴达到高潮,所有人都在感叹武相公的得宠。

    武家堡这边的寿宴结束后,

    可龙桥还是有许多人正在不断赶来,这流水铡面席都吃了一个多时辰,还没结束,人不断一点没减少,反而更多了。

    武家不得不抽调更多奴仆加紧和面揉面擀面铡面,那边一排大锅也是一直大火燃烧着,烧水煮面炒臊子,一锅煮好,立马装桶,然后挑到路上去招待来客。

    “不管今天来多少人,也不管大家来的多晚,只要来了,就得保证大家能吃上rou臊子面,还得吃饱,面不够再做,臊子不够再炒,rou不够就赶紧杀猪,总之,来者是客,都要招待好。”

    阿义笑道,“现在来了都不止万人了,这今天估计得有几万人,这场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那都是咱们武家名声好,要不谁特意几十里地跑来就为吃碗面。”

    赵义心想,还真有许多人就是为一碗rou臊子面特意跑来的,何况,今天还有喜钱来。

    来的人太多,原计划本来还要撒些干果蜜饯撒些铜钱的,可看这样子,武怀玉也只得临时取消,实在是人太多,他担心争抢干果铜钱发生踩踏。

    “这样,大家走的时候,每人发一碗小米,再加一个铜钱,就当是咱们取消撒果子撒钱的补偿。”

    “阿郎,咱又不欠大家的,这一人一碗小米一个铜钱,几万人那也很多啊。”

    “几万人那也才几百石粟,几十贯铜钱而已,今天咱家喜庆热闹事,大家辛苦来送福,咱也大方点。”

    “阿郎大方,我这就去安排。”

    县令赵仁本和录事赵泽今天是忙的不可开交,直到天黑,这乌泱泱的人群也才终于开始渐渐散去,但仍还有许多人没走。

    “幸好武相豪爽大方,要不然今天这几万人聚集,稍有准备不足,就易发生sao乱啊,今天我可是一直提心吊胆呢。”赵录事抹着汗道。

    赵仁本也很累,“还是武相早有预料,准备充足啊,武相不愧是统领千军万马,灭梁师都,擒颉利汗的,咱们手忙脚乱提心吊胆,可武相却是早就安排的妥妥当当。”

    “明府,咱们三原县试行新法,武相带头执行,百姓们可都是赞不绝口啊,你看今天来的这些百姓,都在说好呢。”

    “百姓当然交口称赞,一丁田不满百亩的,这次租调都是大减,甚至地极少直接免除租调,而那些无地的更是编入客户,都不用纳租调,义仓粮都不用纳,你说谁不高兴?”

    “明府,只是按此新法,那咱们县今年的税赋可就大大减收了,就算朝廷今年有特旨不需缴纳那么多,可咱们县里怎么办?附加等也大大减少,我们的公廨钱、公食钱,官吏杂用钱,还有那些编外的胥役等这钱从哪来?”

    赵仁本也清楚这个,这次新法试行,其实还是有点猛的。上来就先是免除无地者的租调,再减免地不满百亩者的租调,而对超过百亩者的地主等,暂时仍没变,仍是按一丁两石租两丈绢三两绵来征。

    这样搞,今年三原县的税赋收不到多少,好在有朝廷特旨不用管这些。

    武家带头主动按田亩缴,是按一亩两升缴的,这个税率其实低了,他跟武怀玉讨论过,觉得上田应当起码亩税六升,中田四到五升,下田二三升这样才较为合理。

    不过今年并不强制要求一丁超百亩以上者按亩交租调,可以扔只按丁交,但武怀玉做了表率带了头,今年如李家等,肯定也会主动缴的,当然不交也没关系。

    再比如三原县有几千户元从禁军,这些人基本上是小地主或自耕农,一家起码有百亩地,武怀玉有交待,今年暂时不管这些元从禁军家。

    “赵录事啊,你看今日百姓态度,人心正好,咱们要加紧点出点成绩来,不能辜负了武相公的一番好心栽培,”

    “请明府放心,咱们县衙上下最近都在拼命忙这事,户籍田亩都已经重新摸底的差不多了,”

    “很好,户等、田等,这些籍册都要赶紧造好,到时朝廷还会派人下来核查的,记住,千万不要弄虚作假,这次试行新法,我们三原县可是受到朝廷上下的份外关注,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

    出了事,不仅对不起武相公的信任,更会被严厉惩处,跟所有人都再三申明,别为了点贿赂钱财,就把自己前途不顾,”

    赵录事心头一震,“小的明白,一定仔细警告大家。”

    石守信过来,“赵明府、赵录事,我家阿郎说今日辛苦两位了,请两位过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