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在线阅读 - 第818章 太子摄政

第818章 太子摄政

    东宫。

    显德殿。

    李世民曾在此殿举行登基大典,即位后在此殿听政数年,直到李渊搬出太极宫,

    今日,皇太子承乾在显德殿正式监国摄政。

    太子特召武怀玉觐见。

    “大唐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上柱国、加镇军大将军兼右卫大将军,崇贤殿学士兼修国史,赐贞观元从功臣号,实封一千三百户,岭南道观察黜置大使兼经略使、都团练使、安南都护、晋国公上殿”

    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

    武怀玉紫袍玉带金鱼,戴三梁进德冠上殿。

    殿上,

    皇太子承乾今天衣着也很隆重,远游三梁冠,帽饰金,附蝉,帽冠还装饰九只玉珠,施珠翠、黑介,发带装饰组缨翠羽,用犀牛角质的导,身穿朱红里衬绛纱袍,内衬白纱衬袍,

    领、袖端、衣襟、领缘皆用素黑色,

    还有方心曲领、白假带,

    身上还佩有革带、佩玉、玉剑、绶带。

    因为还未加冠,梳的是单童髻,

    坐在殿上的承乾,与平日大不一样,充满威仪,

    皇太子前面,是皇帝钦点的五位留守辅政大臣,

    左仆射魏国公房玄龄、右仆射代国公李靖,侍中巨鹿郡公魏征、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以及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谏议大夫、高唐县公马周。

    这五位大佬之下,

    官员分成两班,基本上留守朝臣一班,东宫官一班。

    “给老师赐坐。”

    承乾今天很不一样,说话都有些不同了,但对武怀玉的尊敬却没有变,他一进来太子就让免礼、赐坐。

    皇帝已经去岐州九成宫,临走前承乾还再次请求能让武怀玉留下辅佐他监国,但皇帝却说一切已经安排好了,武怀玉去岭南,为大唐镇守南疆。

    这是既定安排,不会更改。

    今天他监国第一天,也是武怀玉来陛辞的日子,

    虽然不舍,承乾也没办法挽留。

    老师在长安,承乾便觉得很有底气,遇事不决也不会慌乱,找老师便是,老师不在,有事都找不到人商量。

    武怀玉上殿陛辞,承乾当百官面还是表露不舍。

    朝会结束后,

    怀玉跟五位留守大臣喝茶,

    长孙无忌最是高兴,他也没料到自己能成为留守辅政大臣,虽然仍还仅是以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之衔,但这毕竟成了皇帝不在京时候的辅政元老。

    “怀玉啊,还得感激你在陛下和太子面前举荐我,”长孙无忌以茶代酒谢过。

    “长孙公可是国舅爷,太子的亲娘舅,殿下奉旨留守监国,你这个亲娘舅当然得帮扶。”怀玉笑着道。

    这次承乾监国,也不知道时间是多久,但很明显这是皇帝对太子的一个考验,必须得表现好了,长孙无忌可是太子亲娘舅,又坐了这么久冷板凳,武怀玉推举他留守辅佐,他绝对会用心卖力的。

    留守五大臣里,当然还是以房玄龄为主,他本就是皇帝第一心腹,总理庶务的,

    至于李靖,这是军方大佬,有他在,武将没人敢乱来。

    至于侍中魏征,这人皇帝面子有时都不买账,忠直无私,让他盯着朝堂,盯着其余几位大臣,甚至盯着太子很合适。

    马周是五大臣里资历最低的,也是唯一没做过宰相的,但他也是皇帝心腹,本就兼职东宫官。

    喝着茶,武怀玉也不客气的提出了些请求。

    “岭南全面推行两税法,我希望朝廷能够同意在岭南正式实行财税三分法,一分上供国库,一分留使,一分留州,

    每年两次,分春秋两季划分。”

    房玄龄抚须,“岭南将全面推行两税,那么税赋三分也是必然,不过此前试行的地方财税三分,都只是地税和户税这两正税,其余的盐茶酒糖专卖,以及矿课,还有市舶关税、以及和买、官营等收益是不在其内,

    晋国公如何打算?”

    武怀玉长镇岭南,手里现在有足够的人事权和监察权甚至是兵权,还包括了财权,

    之前租庸调税制时,岭南还没能真正掌握,岭南地方州县上缴土贡,不过就是象征意义,朝廷没能真正的在岭南征税,

    甚至仅是对广交桂等少数城池控制。

    但这两年,朝廷经略岭南,又是出兵征讨,又是驻军,又是派官吏南下,甚至是移民,以及建市舶开海关等等,

    岭南在慢慢由朝廷实控,一切都要走上正轨。

    现在推行两税,也是武怀玉接下来在岭南的工作重点,必须征上来税赋,不过这税赋征上来后,如何分,也是关键。

    朝廷肯定想多拿,

    但武怀玉在地方,也需要财税,不管是驻军、养兵,还是征讨叛乱,以及养岭南的官吏,甚至建立学校、屯田、开商等等,都需要很多钱。

    这些不能指望朝廷中央拨款,

    武怀玉得自己在岭南弄钱,

    编户齐民,征收户税,清量田地、开垦粮田,征收地税。

    甚至盐茶酒糖的专卖税,矿产的矿课,乃至采珠的珠税,以及关税、工商税等等,

    都要正规起来,同时也要充实财政,

    武怀玉之前跟皇帝也达成了初步的意见,就是两税的正税是三分,一分上供国库,一分是划到武怀玉这个观察使手里,还有一分则留州县开支,

    当然这仅是正税,

    至于其它的工商税、专卖税、甚至关税、矿课等,李世民没说,房玄龄希望这些税都上供国库。

    武怀玉不愿意,

    正税才多少啊,尤其是岭南这种地方,

    大头还得是其它的杂项,不管是工商税还是关税还是专卖,又或者是矿课,以及各种和买,以及官营所得,那些其实是很大一笔。

    没钱在岭南想发展很难,

    养兵要钱,打仗要钱,养官养吏也要钱,

    更别说什么筑城、修堡,修驿站商路这些,

    “我看所有税赋,不管是两税正税,还是工商杂税,又或专卖、矿课、关税等等,全部三分,一分上供,一分留使,一分留州,这样也方便统一。”

    房玄龄却不答应。

    如果以后都这样三分,那所有税赋,朝廷中央只能拿到三分之一,地方却拿了三分之二,以后朝廷还怎么办事。

    “正税的三分之二可以留给地方,但工商杂税专卖等这些,我看地方上就不要再分了,朝廷用钱的地方更多。”房玄龄不让步。

    于是乎,

    武怀玉这位岭南封疆大吏,跟监国太子的五位留守大臣在那讨价还价。

    讨论许久,都不愿意让步。

    最后只好又请出太子承乾来主持,

    承乾听完武怀玉的解释后,“孤觉得老师说的也挺有道理,岭南以前只有零星土贡,朝廷在岭南基本上得不到税赋收入,少数所得,也仍用于岭南了。

    现在老师在岭南经略镇守,已经承诺岭南的这六万八的戍兵,两万四的府兵,还有那些州兵、县乡兵等,都不需要朝廷负担军费等开支,

    且岭南六府九十六州的官吏,俸禄开支等也皆由岭南地方自负,老师这承诺可是极难得啊,

    就这样,两税仍能上供三分之一,朝廷还有何不知足的呢。”

    承乾很有魄力的道,“依孤来看,就答应老师的,不管是两税正税还是工商杂税,又或是其它的什么专卖、关税、矿课等,全都按两税一样三分,朝廷只拿那一分上供的,”

    “殿下,这样不免本末倒置啊,哪有地方拿了三分之二,朝廷才得三分之一的。”房玄龄苦笑。

    太子道,“岭南情况毕竟特殊嘛,那边现在还在打仗,再说,以前朝廷可从岭南得不到几文税赋,现在晋国公镇守岭南,按他的计划,今后那三分之一也能得到不少呢,且会越来越多,”

    承乾这么偏向武怀玉,房玄龄也不好反驳,毕竟以前朝廷确实从岭南那拿不到几文钱。

    魏征这时也加入讨价还价,他提出来,“工商杂项,可以三分。但盐茶糖酒这些的专卖,应当朝廷和岭南各一半,

    至于说市舶关税,以及和买,还有官府作坊的营收,这些应当都归朝廷有司。”

    武怀玉也没过分争抢,

    “关税所得归朝廷,但官衙作坊的营收,包括和买收益,应当先按正常纳税,纳税这部份,跟工商税一样,还是三分,上供一分。

    官作坊、和买的税后收益,可以完全归少府等朝廷有司。”

    大家讨价还价,

    最后达成协议,武怀玉要求全都白纸黑字写下来,最后由监国太子拟文盖印下发,最后是上报九成宫的皇帝,由皇帝那里下一道正式的诏令。

    这个事情就不怕再有反复了。

    武怀玉态度很认真,

    这可是事关财权,岭南以后要想发展,处处都离不开钱,不能指望朝廷能够拨款,只能依靠地方,所以这财税如何分配,就很重要了。

    等武怀玉拿到了由马周亲自草写,五位大臣连署,皇太子签名盖印的那份公文,笑的很满意。

    别看岭南地处蛮荒,但在武怀玉眼里那可是一方热土,遍地流金淌银,搞钱的机会很多,不仅私人能大把弄钱,其实公家官府也能弄到很多钱。

    除了收税外,还有官营啊。

    这官营不仅仅有少府等下属的手工作坊等,岭南自己一样可以组建自己的官营作坊、矿山,甚至是海商船队等,

    有钱就可以给岭南官兵加强装备,提高待遇,也可以给官吏们增加福利,也能从中原招纳更多移民过去安置。

    他不能指望朝廷给钱,但只要能给政策,能让岭南放开了去干,干了这钱能够留下来,也足够了。

    房玄龄看着武怀玉拿着那公文笑的那么灿烂,有些无奈的捋须道,“我觉得朝廷答应的太痛快太轻松了,朝廷亏了,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