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穿越指南在线阅读 - 0354【观政二】

0354【观政二】

    北宋穿越指南初来贵宝地0354【观政二】唐德宗狼狈逃到汉中,改元兴元,取振兴社稷之意。

    于是,汉中就变成了兴元府。

    张根一路至此,发现汉中并未遭到什么破坏,反而有种非常诡异的安定状态。

    此刻进城,街上百姓也喜气洋洋,没有过去两年那种愁苦。

    张根知道是什么原因,城市居民需要交的苛捐杂税,全部计算下来已经直接减半。

    不是朱国祥收得低,而是宋徽宗收得太重!

    沈有容掀开车帘观望,对严大婆说:“mama,这便是兴元府,果真繁华热闹得很。”

    “是热闹。”严大婆笑得合不拢嘴。

    她们两个现在不是婆媳,而是义母女的关系,白祺也成了朱国祥的养子兼继子。

    朱家父子起兵之初,严大婆吓得神魂不定,过些日子也就渐渐适应,现在甚至有些享受这种身份。

    她也不能帮着做事突然开始信佛,每天早晚念经祈福,祈求菩萨保佑朱铭一直打胜仗。

    马车挺大,文小妹、安娘、张锦屏、郑元仪也在车中。

    文小妹和张锦屏都心情复杂,只有安娘与郑元仪最纯粹,有的时候,眼界越宽、想法越多就越烦恼。

    利州路转运司衙门依旧阔气,现在成了朱国祥的府邸,佣人数量明显减少。

    女眷们被安排到后宅,严大婆、张锦屏、郑元仪合住一院。

    “这里比大明村好多了。”严大婆笑道。

    郑元仪搀扶着老太太:“我陪老夫人逛逛。”

    “好,好!”严大婆乐得合不拢嘴。

    张锦屏在父母面前从容淡定,私底下却是忧心忡忡,总梦见朱铭穿着盔甲一身是血,然后她满头大汗着从梦中惊醒。

    陪同沈有容去拜见朱国祥,张锦屏问候结束,就忍不住打听:“大人,可有大郎的消息?”

    朱国祥说:“前两天接到战报,大郎已攻克三泉县。”

    “无事便好,”张锦屏拿出两封信说,“这是儿媳与元仪妹子的家书,烦请大人随同公文寄与大郎。”

    “好。”朱国祥点头。

    又闲聊两句,张锦屏起身告退。

    朱国祥说:“汉中官员的家眷,你与有容可多多联络,请那些女眷去秋游也可。你出身大族,见多识广,平时须多帮衬有容。”

    “是,儿媳告退!”张锦屏屈身行礼离开。

    屋里只剩夫妻二人,沈有容瞬间变了脸色,带着责怪的语气质问:“都说好让祺儿做文职,你怎让他带兵打仗了?”

    沈有容很少生气的,万事都顺着丈夫,今日还是结婚以来第一次发火。

    朱国祥只能安抚:“他有自己的想法,劝也劝不住,多多历练也好。”

    沈有容不怎么会吵架,便坐在那里生闷气,不给丈夫好脸色看。

    朱国祥说:“我已经写信,让大郎尽量照顾,军中文职而已,没有什么危险的。”

    听得此言,沈有容的怒火稍息,但还是闷着不说话。

    朱国祥感觉浑身别扭,又安慰几句,便借口处理公务溜了。

    张根与众士子被召见,等到了大堂,才发现人数挺多。

    有利州路的官员徐敷言、柳瑊、刘会元、符行中等人,也有兴元府和利州的本地士子。

    “见过朱相公!”

    集体行礼的是各路士子,秉承着对朱国祥的敬意而已。

    其他当官的,却没给什么好脸。

    朱国祥鞠躬作揖:“在下才疏学浅,不善理政治民。虽说是请诸位来观政,其实害怕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希望得到诸位君子的斧正。”

    “不敢当,我等败军之人,哪找得出元璋公的错漏?”徐敷言没好气道。

    朱国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请不吝赐教。”

    张根一路上都在想,见面肯定臭骂一通,质问朱国祥为啥谋反。此刻真正见到,却没有说话的欲望,木已成舟,问再多都是白费力气。

    左思右想,张根只问了一句:“观政三月真能离开?”

    朱国祥微笑道:“到时候悉听尊便。”

    “好。”张根决定混三个月就跑。

    朱国祥道:“这一个月来,已发布的政令悉数誊抄,诸君可以先熟悉一下,再决定自己要观政的衙门。今日讨论改制议题,还望诸君畅所欲言。”

    一个属官拿出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字。

    取消利州路,连同金州一起并入兴元府,再改兴元府为汉中府。

    众人觉得多此一举,不过是改路为府,从之前的州府平级,变成州是府的下级而已。

    朱国祥突然来一句:“若占领川峡四路,则设四川行省。行省设三司主官,分管民、军、刑。各位以为如何?”

    张根顿时有了精神,这是多出一级行政单位。

    原为:中央—路—府州军监—县。

    现为:中央—省—府—州县。

    这是父子俩商量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把明代那taonong过来,地方行政更加细化和垂直。

    事实上,明代还有一级隐形单位,即:道!

    隶属于布政司的是分守道,隶属于按察司的是分巡道。还有专管打仗的兵备道,专管考试的提学道,专管军队整肃的清军道等等。一个道,往往管理多个州府。

    陈东问道:“也即是说,今后的府与路相当,而朝廷只管行省?”

    朱国祥点头:“若无四川行省,则川峡四路一盘散沙,轻易就被义军所攻取。”

    这句话,听得张根极为赞同。

    川峡四路说是一个整体,其实都在各自为政。

    黄概以成都府路转运使的身份,兼任四川制置发运使。真正打仗的时候,他实际只能调动成都府路兵马,其余三路可以不听他的命令,须得朝廷临时派来经略安抚使之类。

    而且,经略安抚使若无开府大权,也很难实际管理麾下各路。

    大宋那种做法,方便朝廷收税,方便直管地方。代价是全国一盘散沙,官员各自为政,遇到打仗就一塌糊涂。

    朱国祥又说:“大宋官制太过复杂,今后只以差遣为准。官与职,皆改为虚衔,用来赐予荣誉。”

    柳瑊忍不住问:“俸禄怎么拿?”

    朱国祥说:“官、职、差遣,不管虚衔与实职,哪个品级高,就按哪个领取俸禄,不可能再一官两俸、一官三俸。”

    这是在消减俸禄开支,大宋的官员待遇确实离谱。

    朱国祥又说:“低级官员和吏员,俸禄较之大宋有所提升。至于料钱、职贴、添支、职田之类,全部合并为职贴,相应予以降低。”

    宋代高级官员的收入,实在是太过分了。

    就拿宰相来说,仅料钱一项就300贯,这纯粹是伙食补贴,禄米还要另算的。

    而与高级官员相比,低级官员和胥吏,工资低得连自己都养不活。

    朱国祥的改革,就是大减高级官员俸禄,稍减中级官员俸禄增加低级官员和胥吏的俸禄。

    不准再养无薪胥吏,根据地区情况,确定胥吏的名额。

    实在人手不够的,就招募临时工,临时工也有工资,但必须获得更上一级衙门批准。

    官吏系统没变,沿用宋代制度。

    胥吏分为多个等级,现在升品官很快,等今后地盘大了搞科举,想升品官就比较难了,而且顶多升到正七品。除非政绩卓著惊动皇帝,给一个同进士出身,如此才能升到七品以上。

    同时,胥吏有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并且高级吏员有任期——宋代州府高级胥吏也有任期,但基本不会严格执行,而且县级吏员没有任期。

    朱国祥再让属官写出具体官职。

    州府级别的幕官体系,得到大幅度的精简,而且明晰各自职责不再像宋朝那样层层制约却职权模糊。

    张根看了之后仔细思索,这种官制具有明显优势,踢皮球的机会减少,互相甩锅的机会减少,真正想做事的官员可以更强势。

    朱国祥没有彻底取消官员罚钱买罪的优待,但是,因贪赃枉法而判处的罪行,别说死罪不能免,就连普通处罚都不能花钱减轻。

    即,加大打击贪腐的力度,不让官员有任何侥幸。

    刘会元盯着改革之后的制度看了又看,心想朱氏父子若是得天下,今后做官可得小心翼翼。贪污是真会杀头的,不贪污就算做到宰相,收入也远远不如大宋朝廷。

    当然,小官变得更滋润了。

    今天就只讲这些制度改革,朱国祥让他们给出建议,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话。

    散去之后,张根才与几人见礼,并且讨论改制利弊。

    徐敷言说:“朱贼暂时未设科举,士子不足之下,吏员晋升会很快。又给出吏员磨勘制度,提高吏员的俸禄,恐怕胥吏会清廉许多,一个个为了升官也会积极做事。如此就解决大宋朝廷的一大顽疾,胥吏不再一味的捞取油水。”

    柳瑊则说:“精简官职,明晰权责,改革俸禄,冗官和冗费两大顽疾也解决了。朝廷是万万做不来的,哪个宰相敢这么变法,恐怕一年也做不下去。”

    符行中叹息:“我总算明白,朱成功为何说不破不立了。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好过在传世佳作上涂涂改改。”

    这位符家后人,有点想从贼了。

    不仅仅是为民,更是想做点事,以及另外一点私心:押注新朝!

    官位越高,背景越深,就越明白大宋朝廷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