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她反问,“难道我不够可爱吗?情人眼里出西施。苏幕遮你难道不觉得我比西施要好看千万倍?” 苏幕遮竟然露出反胃的表情,还多加了一个字,“滚。” “都说过了我有时候还是有些可爱的。”她不满地说道,完全无视苏幕遮的不高兴。 “有时候啊有时候,这说明你大部分时候都很可恨。你是自我感觉有多好?”苏幕遮的反应和夏天预计的差不多。 “职业病嘛。我理解。完全理解。”夏天拍拍苏幕遮的肩膀,深表同情。 “……”苏幕遮黑化。 说到底还是喜欢这样的女生啊。 可是最初喜欢的人终究没有走到最后,最后喜欢的人竟然也不会是最初喜欢的人。 命运一直在不停地洗牌。 再看SQ大人的短篇小说,苏晴深还是会觉得有些压抑。 这是个漂亮的女孩子,但是她有剧毒。 苏晴深觉得无望并不是SQ大人该有的姿态。只要一想起SQ大人可能不开心,苏晴深整个人就更加不好。他一直引导着她走向更好的未来,但是现在她的敏锐直觉告诉她,SQ大人似乎过得不太开心,至少不似从前那般平和。 “提起薇冷,听得最多的就是蔷薇仙子。大家都叫她蔷薇仙子。薇冷每次就平静的笑笑,其实我就是一卖花的。 之前忘了说,我其实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养花,而且我只喜欢蔷薇花。因为常去蔷薇阁,所以和薇冷已经十分熟络,她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怎么说话,是很明显的主顾的关系。后来,后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大概是我每个星期都会去一次店里,所以已经完全超越了脸熟的状态。 那次结账,薇冷说:“你还真是喜欢花呢。” 我纠正道:“我只喜欢蔷薇花。” 薇冷看着我愣了好一会儿,然后笑着说:“真是个专一的孩子。” 本来我想反驳她的话,可是寻思了半天,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笑,然后拿着花回去了。 我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只喜欢一种花就是专一么?我记得夏天说,这是无知的表现。虽然我也不能够接受单喜欢一种花就成了无知了。 但是,我真的很开心,我会这么喜欢蔷薇花。原因吗?没有啊。就是第一次见到就觉得很喜欢很喜欢。 喜欢一样东西有时候不需要什么理由,如果你觉得需要说服自己,那就任何理由都可以。反正你横竖都是喜欢。 比蔷薇花更加珍贵的是我和薇冷成为了知心朋友。在这个年代还说什么知心朋友有点老土,因为基本上大家都用朋友概括了这种关系。 薇冷,20岁,“蔷薇阁”店主。 蔷薇阁是洛城里的一个小店,专营蔷薇花。说营其实也不算吧,毕竟不靠它为生。薇冷开这个店子只是兴趣使然。她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花,尤爱蔷薇。第一次见到这花是在十岁那年夏天,她误闯了一个园子。白色的房子,长长的木篱笆,篱笆上就是锦簇的粉色蔷薇花。薇冷就那样愣愣的看着它们出了神,她甚至觉得这些花儿其实是掉落人间的繁花天使,它们会说话,会笑,会伤心,她们这么用力的开放只是为了等某一个人出现吧。十岁的薇冷还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她觉得它和玫瑰很像,但是潜意识里就很排斥她是玫瑰这个可能。她觉得她应该有个更加凛冽的名称。玫瑰,太过无力和温柔。而这花开起来自然形成一种气场,它仿佛在告诉人们,我就是要开,开得张扬而鲜艳,谁也无法阻止。 篱笆墙开了一扇小门,薇冷忍不住进来了。她径直走向开得像火一样的鲜花面前,她摸着它的花瓣,轻轻地对它说,你真美丽。我想你一定是天使。可是看到你这么漂亮,我竟然有些难过。这是为什么呢。她低下头闻了一下它们,便转身跑掉了。 屋里有个穿白色衬衣的少年将这一幕望在眼里。他的的指间夹着一支SEVENSTARS,应该是刚点着,他就把它摁灭扔在烟灰缸。 薇冷在高中的时候学了三个月的油画,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薇冷最喜欢那个叫保罗·塞尚的法国男人。虽然他长得并不赏心悦目,但是他的画却使人震惊不已。她喜欢他说的“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薇冷觉得这需要莫大的积淀,是一种高超的境界。“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生活亦不过如此吧。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年时候。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稍有变故也许就是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薇冷十三岁的时候,爸妈开始频繁的吵架。她的爸爸是一个典型的赌鬼,视牌如命。mama是美术学院毕业的艺术生。她生的很美丽,五官秀气,人很清瘦。而爸爸则很显老,大概是因为太瘦的缘故,本身他确实长得太过抽象。薇冷上小学的时候一老听到邻居说这孩子生的像他妈。徐若嫁给薇翔宇还真是糟蹋了。然后就是各种叹息。 洁癖。 薇冷起身去了厨房,把手臂放在龙头下冲洗干净,白净的手臂上留下一条10㎝长的红色伤口,在客厅找到医药箱,擦上双氧水,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看着自己的一系列举动,薇冷不自觉地笑了笑。明明只是小伤口就这样紧张处理了。那么下次呢,还会有下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