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春秋我为王在线阅读 - 《小说里对陈氏代齐的贬低和抹黑》

《小说里对陈氏代齐的贬低和抹黑》

    PS:本章免费

    事情是这样的,很久以前,以及最近,有不少可能姓田的读者认为七月在小说里抹黑贬低齐国陈氏,在书评区里发出了如下质疑:“主角没有利压天下的才情霸气,就只能贬低对手来强衬托主角伟大了,陈氏作为代齐的家族有那么不堪吗?”

    最后楼主还大骂下面的评论:“书中还没故意贬陈吗?你是小学水平吗?这都看不出来!不是说一定要按历史事实来写,但至少也需要历史逻辑吧!”

    唉话说到这份上七月也无奈,面对下面不少热心读者“小说嘛那么认真干嘛”的好心评论,仿佛七月胡编乱造抹黑陈氏就这么被坐实了。无奈之下,只好抽空梳理下陈氏代齐的历史事实,捋一捋小说里陈氏每一步举动都是有迹可循的历史逻辑了。

    ……

    陈氏之先出自陈完,早期的历史就不加赘述了,因为那时候的陈氏在齐国是小家小户,无足轻重,事情要从陈完的四世孙,一位叫陈无宇的大夫说起……

    当时齐国爆发了崔庆之乱,崔杼和庆封两人相继专权,迫于庆氏强大,陈无宇也”投靠“了他,实际上,无宇更多是反庆势力的暗谍。

    在齐景公、栾、高、晏婴、鲍氏、陈氏等联合驱逐庆封的政变里,《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的记载是这样的,为了便于理解,就直接上翻译了:

    冬季,十月,庆封在莱地打猎,陈无宇跟从。十七日,陈文子派人召唤陈无宇回去,陈无宇请求说:“无宇的母亲病了,请求回去。”庆封占卜,把卦像给陈无宇看,陈无宇说:“这是死的卦像。”捧着龟甲而哭泣,于是就让他回去了。庆嗣听到这件事,说:“祸难将要发生了。”告诉庆封说:“赶快回去,祸难必然发生在秋祭的时候,回去还来得及。”庆封不听,也没有改悔的意思。庆嗣说:“他要逃亡了,能够逃到吴国、楚国就是侥幸。”陈无宇渡过河,就破坏了渡船撤毁了桥梁。

    因为这场政变算是拨乱反正,陈无宇虽对庆封两面三刀,但他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卑鄙,不过公然声称自己的母亲将死要赶回去发丧以求脱身,由此可以看出无宇的性格,那就是机智、聪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此之后,陈氏祖辈相传的谦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狠手辣和两面三刀,也算是一种家族为求生存壮大的进化。

    十多年后的《左传.昭公十年》,陈氏又联合鲍氏发动了同出一辙的政变:

    夏季,有人告诉陈桓子说:“子良、子旗将要进攻陈氏、鲍氏。”同时也告诉了鲍氏。陈桓子把兵器发给部下并且亲自到鲍氏那里,路上遇到子良喝醉了酒而骑马奔驰,就进见鲍文子,鲍文子也已经把兵器发下去了。派人去看子良、子旗两个人,他们都准备喝酒。陈桓子说:“他们将攻打我们的传闻即使不真实,但是他们听说我发下兵器,就一定会追赶我们。趁着他们在喝酒,抢先攻打他们怎么样?”陈氏、鲍氏正在和睦的时候,就攻打栾氏、高氏……栾施、高彊逃亡到鲁国来,陈氏、鲍氏分了他们的家产。

    乘着栾、高两家的跋扈,团结多数人将他们赶下台,事后陈无宇以退为进,获得了高唐地区,为后来的代齐奠定了基础。

    ……

    到了陈无宇的儿子陈乞(田乞)在位时,也就是小说里的时间段,陈氏已经是齐国数一数二的大族了,但仍然不如复兴的国、高。

    不过陈乞自有办法,其手段比起他父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左传.哀公六年》:

    齐国的陈乞伪装出事奉高氏、国氏的样子,每逢上朝,一定和他们同坐一辆车。随从时一定要说到大夫们,说:“他们都很骄傲,将要抛弃您的命令。他们都说:‘高氏、国氏受到国君的宠信,必然要逼迫我们,何不除去他们?’本来想要打您的主意,您要早点考虑对策!考虑了,最好是全部灭亡他们。等待是下策。”到了朝廷上,就说:“他们都是虎狼,见到我在您的旁边,早就要杀死我了,请让我靠到大夫们那边去。”到了大夫们那里,又对大夫们说:“这两位要发动祸乱了!仗着得到国君的宠信而要打您几位的主意,说:‘国家的患难多,这是由贵宠造成的,全部去掉他们然后国君才能安定。’现在已经定下计划了,何不乘他们没有下手而抢在他们前头?等他们发动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大夫们听从了。

    夏季,六月二十三日,陈乞、鲍牧和大夫们率领甲士进入公宫。高张听到了,和国夏坐车到齐侯那里去。在庄街作战,被打败。国内的人们追赶他们,国夏逃亡到莒国,就和高张、晏圉、弦施一起逃亡前来。

    假意亲近,口蜜腹剑,行挑拨离间之术,曾干涉晋国六卿之乱,打下半个河北的国夏救这么被阴了……

    同年冬季,陈乞又对自己的盟友鲍氏玩了一出偷梁换柱,过河拆桥。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乞派人到鲁国,迎回阳生。阳生回到齐国,藏在田乞家中。田乞邀请大夫们说:“田常的母亲有祭祀后留下的酒食,请各位赏光来聚会饮酒。“大夫们都来田氏家饮酒。田乞把阳生装在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饮宴中,田乞打开口袋,放出阳生,他说:“这才是齐国的国君呀。“大夫们都俯身拜见。即将订盟拥立阳生,田乞编谎话说:“我是与鲍牧合谋一起拥立阳生的。“鲍牧怒冲冲地说:“大夫们忘记景公的遗命了吗?“大夫们想反悔,阳生就叩头说:“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鲍牧恐怕灾祸落到自己身上,就重新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怎么不可以呢!“终于在田乞家中立阳生为国君,这就是悼公。于是派人把晏孺子迁到骀,并且杀死了孺子荼。悼公即位后,田乞任宰相,独揽齐国政权。

    如此一来,陈氏便成了齐国卿族之首,有趣的是,当时齐悼公对陈氏极为信赖,“君大访于陈子,而图其小可也。”意思就是大事陈氏做主,小事他自己拿主意……

    果不其然,两年后,齐国就发生了几件大事。

    其一是鲍牧被齐悼公所杀,随即鲍息又弑杀了齐悼公,因为当时国内大权仍在陈乞手中(百度词条田乞卒年有误,百度说他前485年就死了,死于鲍牧和齐悼公之前,其实在悼公、鲍牧已死的艾陵之战前484年,陈乞还在筹谋一个大计划),所以这件事要是没陈氏的挑拨离间在里面,是无法想象的,或许是考虑到鲍氏的竞争,或许是考虑到齐悼公阳生这个人不太好控制,总之齐国弑君,给吴国有了北上讨伐的理由。

    面对气势汹汹的夫差,陈氏父子没有忧虑,反而挺高兴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有这样一段叙述:

    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经过挑选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

    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人家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是什么用心?”

    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有反对你的呀。现在,你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你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你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攻劳都不在其中,这样,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这是您对上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象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

    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

    陈氏在国内的忧患是什么呢?那便是齐悼公时期,齐国公族力量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悼公让被驱逐的国、高再次归来,他们靠着树大根深重新在朝堂里有了一席之地,或许这就是陈氏父子要借鲍氏之手除去悼公的原因。

    现在,他们又要借吴军之手彻底铲除国、高了!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

    为了在郊外作战的缘故,鲁哀公会合吴王进攻齐国。五月,攻下博地。二十五日到达嬴地,中军跟随吴王,胥门率领上军,王子姑曹率领下军,展如率领右军,齐国的国书率领中军,高无邳率领上军,宗楼率领下军。陈僖子对他的弟弟陈书说:“你要是战死,我一定能够得志。”

    他希望陈书能为家族牺牲,带着国、高两个愣头青与吴国人死磕,这样陈氏独大之志就能实现。结果果然如陈乞希望的一样,齐国的公室力量在这场仗里全军覆没:

    五月二十七日,两军在艾陵作战。展如打败高无邳,国书打败胥门巢。吴王率领的部队救助胥门巢,大败齐军,俘虏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辆,甲士的脑袋三千个,用来献给哀公。

    艾陵之战后陈乞片叶不沾身,顺利与吴国议和,随即便死去,其子陈恒(田常)继位,这时候齐国的国君是齐简公,齐简公不甘于做一介傀儡,扶持党羽,很快就被陈恒弑杀。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常杀了简公以后,害怕各国诸侯联合诛杀自己,就把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韩氏、魏氏、赵氏订约,南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臣,建立功德,施行赏赐,亲近百姓,因此齐国重又安定。

    田常对齐平公说:“施行恩德是人们所希望的,由您来施行;惩罚是人们所厌恶的,请让臣去执行。“这样做了五年,齐国的政权都归田常把持了。于是田常把鲍氏、晏氏、监止和公族中较强盛的全部诛杀了,并分割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邪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比齐平公享有的邻地还要大。

    如此一来,齐国陈氏独大,陈(田)氏代齐的基础已经打下了,接下来只缺一个名分。

    当然,这也少不了陈氏百年如一日地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笼络民心,跟残暴苛刻的姜齐公室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陈氏翦除其他贵族,以士和庶民立国,所以是战国时期最重士的,这一点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总结起来,还是晏婴的评价到位:“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於民,民爱之。”

    所以小说里,七月也尽量还原了陈氏祖孙三代人的不择手段,口腹蜜剑,两面三刀,过河拆桥,借刀杀人……他们没多高的道德,在公与私面前,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私。比如小说里的汶水之战,基本上是复制了艾陵之战的因果,也是作为陈氏提前借赵氏之刀灭国、高。当然在有些读者看来,陈氏应该在战争中英勇无畏,为国捐躯才能显得祖先崇高,否则就算“抹黑、贬低”。

    但是这跟陈氏家族一贯的性格,和历史事实完全不符啊……

    所以七月摸着良心说话,绝对没有抹黑、贬低古人的意思,但我看过的史料这么说,我难道还能像给自己祖先写家史一样,加以美化不成?

    若非要这么说,小说开头就把赵氏孤儿的忠贞烈女赵姬还原成历史上勾引小叔子上床,灭了夫家的罪魁祸首,也算是”贬低、抹黑“赵氏了。

    甚至,七月已经很努力给陈氏开反向金手指了,本来游说诸侯是子贡的活。在小说里,陈恒为了家族兴衰,不惜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以连横抗赵,引夫差北上,真的是在用尽全力为家族生存谋出路,我都不由会佩服他的毅力、能耐和韧性,怎么能说成是抹黑贬低呢。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只花了个把小时,不由感慨天涯煮酒体例那种天马行空的历史文学真是轻松啊,比写小说轻松多了,一天能弄出好几万字的样子,照抄史料就行了,想起当年还有天涯作者轻蔑地说写网文的一天几千,这么多字,肯定都是些没质量的烂货云云……

    至于春秋晚期齐国军队的战五渣问题,下次有时间再写吧,总之呢,想要说的是,当看到与自己理解相冲突的东西时,不要先想着”他错了!“”作者是傻逼“,先想想”是不是我错了“,毕竟这本小说里每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对话、经历,基本都是有据可查的,而且别忘了,主角叫赵无恤,不叫陈恒啊!反派龙套存在感这么高,你还想咋地……

    结束前来看一则陈恒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趣事吧,《田敬仲完世家》:田常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姬妾达一百多人,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入后宫,不加禁止。到田常去世的时候,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

    七十多个儿子,好厉害,没错,这还是个绿帽晚期综合征患者,真的,为了家族壮大,陈恒也是撇下脸面拼了,这一点小说稍后的情节也会有涉及,希望到时候不要有人又喷我。

    另外悄悄透露一句,这本书还有两三个月的篇幅,下本小说已在计划中,写的是战国,田齐。主角就是这陈恒七十个便宜儿子其中一个……的曾孙重孙辈吧。到时候我会可劲吹嘘一番田齐文治武功的,希望到时候别又有其他诸侯的”直系子孙“说我”抹黑、贬低“其祖先了。

    顺便,这本书被不少人说成是”跪舔孔老二“”这厮是个儒吹“,恩,七月喜欢就事论事,就史论史,总是被人误解呢,那下本就好好黑一波战国儒家吧,因为跟孔儒不同,战国除了孟、荀两派外的其余各家,衣冠楚楚,节cao掉尽,的确有许多值得黑的地方,一想到下本书书评区里会涌现出诸如:”黑儒黑的太过分了“”这厮是个儒黑“”不想看了,弃“,七月就感到很有趣。

    对了,有看到这篇的,记得去追书书评区里,复制给那位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盗版读者看一下,因为很遗憾,盗版是不盗公共章节的,七月为了他写了两章篇幅,相当于倒贴好几百块钱,真是亏大发了……

    以上,真.更新在下午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