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在线阅读 - 第一三七章 被人惦记

第一三七章 被人惦记

    听的这番话,邓廷桢才意识到自己将国债行想的太简单了,没有元奇银行这等垄断一地一省之钱行的庞然大物,朝廷国债根本就行不下去,一盘散沙的票号钱庄根本无法承揽国债的行。

    伍秉鉴却是嫌易知足说的不够直接明白,沉声道:“知足的意思是承揽国债的行,非元奇银行不可?能否详细说说。”

    易知足瞥了邓廷桢一眼,朝廷对元奇银行争议极大,足见朝廷有不少人对行国债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他们对国债不太了解而已,这个争议关系到元奇银行的生死,须得说全面一点。

    梳理了下思绪,他才开口道:“行国债,无损朝廷威仪,无碍朝廷颜面,自圣祖世宗以来,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继而又摊丁入地,朝廷岁入几成定数,遭遇特殊情形,或兴兵或赈灾或大型工程建设,必然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此等情形之下,不变相加赋,不嫁祸于民,而是行国债,这是体恤民生,爱惜百姓之举,不仅无损朝廷威仪,无碍朝廷颜面,反而更能凝聚民心。

    行国债,实则是利国利民之举,朝廷能通过国债的行缓解财政压力,百姓能通过购买国债获得不菲的利息,即便是升斗小民亦能从中获益,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购买了国债的百姓与朝廷休戚相关,会更为拥戴朝廷。”

    听到这里,邓廷桢捻着长须微微颌,这小子不简单,有体恤民生,爱惜百姓,利国利民这三条,不仅打消了朝廷对行国债的顾虑,还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行国债,益处良多,但却必须借助一定的渠道才能行。”易知足稍稍顿了顿,接着道:“简单点说,就是必须借助资金实力雄厚,拥有众多分号,具有良好的金融信用,不会轻易倒闭的钱庄银号来行。

    因为百姓购买国债债券先不是考虑朝廷有没有信用,而是要先考虑销售国债债券的钱庄有没有信用,会不会在国债债券到期之前倒闭。

    譬如说,广州西关一商贾在西关泰昌钱庄买了一百元的三年期国债债券,三年还没到期,泰昌钱庄倒闭了,他手头的一百元国债债券到哪里去兑现?不可能去找地方官府,去其他钱庄?非是本店销售的债券,钱庄一般不会给他兑现,就算会兑现,也必然是打折,别说获得利息,还有亏本的可能。”

    经他如此一说,邓廷桢登时明白的不能再明白,换句话说,老百姓买国债,不是相信朝廷,而是相信钱庄,数以百万计的国债行,唯有元奇这等实力雄厚,信誉卓著,不容易倒闭关门的大钱庄才能帮助朝廷行国债。

    顿了顿,易知足接着道:“大清票号钱庄多如牛毛,但大多本钱不过一万至数万,本钱上十万的已是鲜见,本小就经不起波折,抗不住风险,容易倒闭,而百姓购买国债,是图安全,图稳定的收益,自然没人愿意冒风险去一般的票号钱庄购买国债。

    元奇银行则不然,垄断广东一省钱行的元奇,分行遍及广东各府县乡镇,有着完善的销售渠道,雄厚的资金,良好的金融信用,也不可能轻易倒闭,百姓对元奇放心,才敢放心的从元奇购买国债债券。

    再则,行国债,行渠道的好坏直接关乎行规模的大小,元奇承揽国债行,可以将国债直接下到乡镇一级,这是其他票号钱庄所不能比的,虽不敢说承揽国债行,非元奇不可,但大规模行国债,还真只有元奇有能力承揽。”

    “如此一说,本督心里也就有底了。”邓廷桢含笑道:“不知西洋各国是否也行国债?”

    易知足点头道:“西洋大小诸国,没有不行国债的,不论是爆战争还是生灾荒,都会行国债,不过,西洋各国的国债利息低,年息只在6%左右,与大清贸易往来最频繁密切的英国的国债利息更低,只在4%左右。”

    “年息只有4%左右?”邓廷桢大为惊讶的道:为何如此低?”

    “因为英国有着完善的金融体系。”易知足直言不讳的道:“元奇银行就是仿效英国的金融体系,旨在不断降低大清的存贷利息。”

    邓廷桢点了点头,道:“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王鼎王部堂来信,有意招你入京,知足可愿前去京师?”

    王鼎是谁?易知足根本不知道,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他是知道的,抓着大清钱袋子的天子近臣,得他赏识,做官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易知足根本就没想做大清的官儿,弄个虚衔,在地方混混他无所谓,去京师做官,他压根就没想过。

    很显然,这位王尚书对元奇银行是极有好感的,眼下京师对元奇争议颇多,就算不去也不能得罪人,稍一迟疑,易知足便道:“王大人厚爱,在下感激不尽,不过眼下元奇银行正是扩张的关键时刻,在下岂敢抽身?再则,在下窃以为,在广州打理好元奇,比去京师,更有益于朝廷。”

    见他依旧不动心,邓廷桢捻着长须道:“王部堂三朝老臣,端方正直,素为当今倚重,在户部十年,谙熟经济,能得其赏识,平步青云可期,况且,户部更适宜你一展胸中抱负,知足不妨三思。”

    这是诚心诚意的邀请了,易知足微微欠身道:“非是小子不识好歹,一则小子年少,性情狷狂,二则元奇如今尚只略具雏形,小子希望能历练几年,待的元奇完全巩固下来之后,再做考虑。”

    “年纪轻轻,不为功名所动,实是难得。”邓廷桢含笑道:“也罢,就让你多历练几年。”

    “谢大人体谅。”易知足赶紧躬身道谢。

    “回去写篇《国债论》呈上来。”邓廷桢吩咐道:“明日午时前送来,皇上、王部堂都等着呢。”

    “谨尊大人钧令。”易知足连忙拱手道,心里却是暗暗叫苦,不过,事关元奇的生死,他也不敢不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