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在线阅读 - 《八卦筮法源流考》(三)

《八卦筮法源流考》(三)

    ——八卦筮法江湖术揭示与批判

    上卷:先秦八卦取象筮法

    第三章:《春秋左传》一书记载以《周易》筮之的筮例的实质内容

    第一讲:解读《左传》记载的“以《周易》筮之”的第一筮例的起筮方法与解筮方法

    第一节

    在《春秋左传》一书里确确实实记载着以《周易》筮之的筮例,从筮例所表述已知,史巫以《周易》筮之所用《周易》文本内容格式不同于今本《周易》外,其内容文辞则与今本《周易》是一样的。

    已知历史上《周易》文本的不同,正是笔者通过对《周易》文本考证,原创《周易》一书出现后是被不断篡改的过程(见笔者另著《周易》哲学解读)。

    前面第一章里已举例《春秋左传》一书记载的筮例,也因《春秋左传》一书里最早所反映《周易》一书,不否认正是以卜筮(算卦)的面目出现。所以我们先看春秋史巫如何用《周易》来卜筮的?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左传》里所记述的“以《周易》筮之”的第一筮例,是如何用《周易》卜筮的?在卜筮上它与《周易》有多大的关系。即不能表面来看待以《周易》筮之,就认为《周易》自始至终就是算卦书,那就大错特错了。

    《左传》一书是记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书里记载有春秋时期诸侯公们用《周易》筮卜人事吉凶的一些筮例。而被现在人称为天下第一卦的是出现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里的记载:“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

    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独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上。故曰,其在于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我们先用现代的话把这段话译出来,便于理解:“陈厉公是蔡国女人所生,所以蔡国人杀了五父而立他为君。生了敬仲,在敬仲年幼的时候,有一个成周的太史带着《周易》去见陈厉公。陈厉公让他卜筮,卜得的是《观》里的以《否》为繇题里的繇辞。周太史说:这就叫做‘出聘观光,利于作君王的上宾’。这个人恐怕要代替陈而亨有国家了吧?但不在这里,而在别国,不在这个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孙。光,是从另外地方照耀而来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风起于天而行于土上,这就是山。所以说,‘出聘观光,利于作君王的上宾’。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另外进奉束帛玉辟,天上地下美好的东西都齐备了。所以说,‘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还有等着观看,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后代吧?风行走最后落在土地上,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别国吧?如果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姜是太岳的后代。山岳高大可以与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一样大,陈国衰亡,这个氏族就要昌盛吧?果然,陈国第一次被楚国灭亡,陈恒子就开始在齐国兴盛起来。后来陈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时,陈成子就取得了齐国的政权。”

    这是《左传》一书里记载的一次卜筮事例,为了便于对筮例中出现的说法的理解,我们把今本《周易·观》卦内容附下看一看。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窥观,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进退。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我们今天所见、所用的今本《周易》,是把《周易》内容称六十四卦,如《观》卦内容是有称卦符号、卦名、卦辞、爻辞所组成。而《左传》记载用《周易》卜筮筮出的一卦后,称“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我们从这称法来看,今本《周易》却有《观》卦,并且《观》卦里第四爻辞也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两者文字内容是一字不差。但《左传》记载的用《周易》卜筮的第一筮例中所言的“《观》之《否》曰”的“否”,而今本《周易·观》卦里并无此字。周太史也正是用筮出《观》之《否》里那句话,跟着说出的“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这番“雷语”的。可从何说出《观》之《否》曰这说法呢?若用今本《周易》算卦,为何不是说“《观》之六四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呢?这正是历史《周易》文本不同所致,而帝制至今天凡把这《观》之《否》称法,解释为变卦筮法,认为《否》是变出的另一卦,这种解释无疑是错误的,是不知《周易》在历史上被篡改过文本格式所形成的称法。经笔者对《周易》文本考证,《左传》一书记载的以《周易》卜筮的文本内容格式不同于今本《周易》,笔者命名为春秋《周易》文本,这是春秋史巫为了算卦上的适用,已把原创《周易》篡改成繇题式格式(我们称谓春秋《周易》文本)。我们再把春秋《周易》文本里《观》内容格式附下,就能看明白《左传》里说的“《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来历了。

    《观》: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益: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家人:窥观,利女贞。

    ()渐:观我生,进退。

    ()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剥:观我生,君子无咎。

    ()比:观其生,君子无咎。”

    上面内容里前括号是代表一个六联体符号,即后称的卦符号。春秋《周易》文本,本是史巫对原创《周易》文章内容格式的一次篡改,即春秋《周易》文本并不是原创《周易》的内容格式。春秋《周易》文本,是被史巫篡改成用于卜筮的内容格式。如史巫筮出《观》的第四繇辞,就是“《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说法来历。关于《周易》文本在历史上不断被篡改的过程,不是此处详说的内容,笔者另著《周易》哲学解读里有详细的考证论述。我们这里所应知道《左传》记载的以《周易》卜筮并不是今本《周易》,而是用春秋《周易》文本。

    由《左传》里记载的第一筮例中的说法,“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我们已知这是用春秋《周易》文本卜筮的说法。可周太史在进一步的解卦中,所说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利用宾于王’”。这里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无论今本《周易·观》卦里,还是春秋《周易》文本里《观》内容,都是看不到有坤、巽、乾之字,也是看不到有土、风、天文字的。那么,周太史说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正是《周易》一书出现之后,通过《周易》一书里所用文章排序的那套符号和《周易》一书里六十四篇文章名称,而衍生出的“八卦筮法”里的八卦取象东西,这就是春秋史巫卜筮时,在解筮中则运用的是八卦取象方法。

    那么,什么是“八卦”呢?“八卦”其内容最早是出于算卦上,即《左传》一书里所记载的卜筮筮例中。现在清华大学所藏战国中晚期的竹简上,已有八卦符号方位图;也有八卦符号、名称配天干,配地支。而“八卦”这一名词则出现的比较晚。在八卦卜筮上,八卦不但有名称,而且又有符号。

    八卦符号与名称则是:“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当然这种符号写法,在汉朝以前的写法是不同的,即不是这种写法)。

    而八卦取象则是将八卦里每个卦附上物象,以便于卜筮之用。如《左传》里记载的筮例中,八卦里最基本的取象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左传》记载的卜筮例中,已能看到八卦人物和动物取象。如“乾为父、坤为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你知道了这些内容,就能理解《左传》里所记载的筮例中的说法了。

    有了八卦与取象,史巫用八卦取象卜筮附会、联想人事吉凶,就认为被“神启”出的说法依据了。

    而这八卦符号是来自于《周易》一书里所用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组合上的“三联体”符号,并赋予上物象演变成以类比卜筮上的人事吉凶。

    而这八卦筮法上的八个卦名称,本是《周易》一书里的八篇文章名。《周易》六十四篇里的八篇文章名,又是《周易》成书后,后人从文章里首字抽出来名命的。因《周易》文章里首字(或前两字)是与文章内容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原创《周易》里《乾》文却有一个符号,是个六联体(、即这种两个符号上下排列一起),而算卦上的八卦里《乾》卦符号则是个三联体,即。

    在算卦上,“八卦”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与内容。

    由此八卦符号成为帝制时期乃至今天“易学”上说不清,道不完的神秘学说,而卜筮(算卦)上八卦符号却不断的演义成为人们窥视人生命运吉凶“天机”的不二法宝。

    卜筮上衍生的八卦取象以类比筮问人事的吉凶,以及后来衍生出的八卦纳甲算命,与《周易》内容无关,故不能把八卦筮术与《周易》混为一谈。

    本身从《周易》一书里根本看不到八卦之说,《周易》里既不见八卦符号,也没有八卦取象之说。《周易》一书里也只有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作为六十四篇文章的题目之用。八个以“三联体”组合的符号,是《周易》一书后衍生的卜筮学说。

    总之,从《左传》这第一筮例中透出了叁个信息。一,在春秋时期,《周易》在成周太史的手里是被当作筮卜之书,已是篡改后以《周易》一书里名称作繇题的文本,即春秋《周易》文本。第二,虽是把《周易》一书用于占筮,可从断筮(当时还不称“卦”)上看,是从占筮出六十四卦画符号的某一“六联体”符号的上下“三联体”符号(后来被称之为的“八卦”符号)取象,以及“繇题”名称所用的卦符号的取象来“推演”人事吉凶的。这说明已把《周易》一书的符号,名称衍生出卦符号并派生出了八种取象的八卦筮法内容,并且把《周易》一书的内容改变成占辞运用了。第三,这个时期把《周易》变成筮书之用,还没有附会上阴阳,五行生克内容。只是八种取象,即天、地、风、火、水、泽、雷、山。并将这八种物象分配到三画一组(即“三联体”符号)的那八个符号(即八个“三联体”符号,后称的“八卦”符号)里。即所谓的“八经卦”,而重叠出六十四别卦的“八卦”筮术。(虽然《左传》里记载的春秋前期筮例并没有出现“卦”还“八卦”说法,这时虽无八卦之名称,却有八卦之实用。为便于叙述这些筮例,也免得叙述上的混乱,以下对《左传》里的筮例以“卦”说之)若占出某一卦,就看那一卦画符号的内外所属“八卦”里的卦象来比类、联想、附会所要问的吉凶结果来。这第一筮例

    说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正是八卦取象的来历。

    从这一筮例所出现的内容说法,我们看与《周易》一书有关或无关的都有哪些,有关联的内容。

    其一,“六十四画符号”《周易》一书里确实有,但已知不是《周易》里始创,这套符号目前考古上所发现,已在商代晚期就出现了,并从考古上发现出现在《周易》成书(《周易》成书于西周后期)之前的不同器物上属那套符号里的某些符号,并不是用于卜筮工具。把《周易》一书里所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那套符号,演变成八卦筮法工具,则是《周易》成书之后的衍生品。《周易》一书中所使用“六十四画符号”时,六十四画符号并不是筮术上的专用符号。即《周易》成书时里还没有把六十四画符号演变成筮术专用卦符号工具。

    其二,筮出的“《观》之《否》”这种称法里的这两个名称,本是《周易》繇式文本里繇题称法。但此处称法,已不是所谓的两卦名称,即不是现在人们所认为“变卦“称法。《否》是《观》里的“繇题”名称,这是“春秋《周易》文本”的结构所称法。而被八卦筮术所篡用。

    其三,筮例中的那句话“观国之光,利于宾于王”,这确实是出自《周易》原创一书,《周易·观》篇文章内容,有此句内容,但不是占辞,而是《观》篇内容里论述政治道理的组成部分。这三项内容算是与《周易》一书有关联的。

    那么我们再看这第一筮例,在解卦时运用的内容与《周易》不相关联的东西。

    其一,断卦时出现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山”这些内容不是《周易》一书《观》里的内容。

    其二,断卦时所说的“土”、“风”、“天”、“山”这些内容是来自于“八卦”取象,“八卦”是从“六十四画符号”与《周易》一书六十四名称中衍生出的筮术语,与《周易》一书内容不相干。

    其三,更主要的是起筮(卦)方法,不与《周易》有关。所以“八卦”筮卜中的起卦与断卦的两个重要环节都是与《周易》不相干的事。

    因八卦卜筮上最重要的环节,是起卦,即如何起出一卦来。故八卦卜筮上离不开一套工具,而这套工具正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一套符号而衍生成卜筮工具。《周易》一书所用这套符号,是作为六十四篇文章排序而已。而在八卦卜筮上,则把一套本是记事符号工具,演变成算卦工具,把一套符号,演变成卦符号,称六十四卦,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有了算卦的一套符号工具,又有八卦取象,史巫通过神启仪式,通过认为能通神的蓍草,推演出一卦,就认为可以窥视天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