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南陈帝业在线阅读 - 汉隋西域人口考据

汉隋西域人口考据

    在进入正题前,插播一条倭国人口考据。

    日本最早可考的人口数据是在725年,彼时全日本有人口451万(不包含本州岛东北和北海道的虾夷人)。

    作者按照0.6%的年人口增长率回溯,在本书的569年,本书中的倭国当有210万人口,其中倭王强控制区域的人口当在60万以上。

    显然,隋书中倭国人口十万户的记载的确十分不靠谱,编写者是将外国的实力大大低估了。

    不过考虑到主管隋炀帝时期外交的裴矩等人,需要迎合杨广征伐域外的心理,史官们把外国的实力写弱一点似乎也有其道理。

    基于此,作者在考据本书时间段(570年)西域人口时,会对西域各国实力进行乐观估计。

    上一次关于西域人口的详细统计还是在西汉,其所计大略是公元初年汉新之交的数据,在《汉书·西域传》可查。

    具体的表格我会放在评论区和书友圈。

    现在只说结论,在公元10年左右,今日的南疆共有29国(其中两个汉军屯垦区),人口28.07万,胜兵6.17万。

    所谓胜兵,即是有多少人口可以征召为兵的意思。

    南疆绿洲国整体的胜兵率是22%

    北疆(含乌孙驻牧的外西北),有13国,人口64.76万,胜兵19.47万,胜兵率30%

    当然这里面乌孙一国便占了人口63万,其他12国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即使是游牧政体,其军事动员率当在总人口30%以内。

    这样由周书、北齐书等所载的突厥“控弦四十万”,当可推测在本书时间段,其游牧人口上限当在120-150万,而实际应该不及此数。

    补充一则信息,外蒙古在清末人口尚只有30余万,故对漠北人口不应过于高估。

    另据隋书所载,在从今日乌鲁木齐到里海、黑海沿岸游牧的西突厥铁勒人一共胜兵12万。

    即使以料敌从宽的角度考虑,在本书时段的北疆区域(含外西北),人口亦绝不会超过40万。

    这样便可以得到一种较为可靠的推论,在570年,以阿尔泰山为界的突厥汗国,其东部人口大略在90万,其西部人口大略在50万(不含西域臣属)。

    说完了北面,在汉代西域诸国数据上结合隋书、新旧唐书的记载修订之后,作者也得到了570年南疆各国的人口数据。

    现列如下:

    伊吾,人口-0.2万,胜兵-400。

    高昌,人口-3.5万,胜兵-7000。

    吐谷浑西域辖地,人口-1.6万,胜兵-2000。

    于阗,人口-4万,胜兵-4000。

    朱俱波,人口-1.5万,胜兵-1500。

    葛盘陀,人口-0.9万,胜兵-1000。

    疏勒,人口-2万,胜兵-2000。

    龟兹,人口-8万,胜兵-8000。

    焉耆,人口-2万,胜兵-2000。

    以上,西域南疆在570年,存9国(伊吾为突厥领地),人口共计23.7万,胜兵27900。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从前秦的势力退出西域之后,西域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人口应当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损失,本估计采用了较为乐观的估计。

    至于胜兵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隋书、唐书见载的胜兵很少,作者对人口进行了高估。

    另外,这一时期佛教在西域十分兴盛,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龟兹国有僧众五千。

    若按照当时周齐僧众占人口10%的比例,本文的8万还是对龟兹人口进行了高估。

    但是在唐太宗时代,龟兹还发生过被唐军斩获万计的情况,对其人口,或许仍然应当以乐观估计。

    总之,如果悲观估计,570年的南疆人口将低于20万。

    当然,本书今后还是将持本文中23.7万的观点,作为未来推演的基础。

    相信通过本文,各位能对历史上唐初在西域经略的反复有更深的感悟。

    西域人口稀少,绿洲狭小,本土食物产出有限,而在西域用兵的后勤损耗却极大,这便是6、7世纪经略西域最大的内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