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9月19日,对于德意志帝国而言,是喜忧参半的一天,当天,当冯法金汉上将兴高采烈的接收到西线的第三只装甲师,而这一次,德国装甲师装备的是由德国获得中国技术生产并进行改进的豹i型坦克,柏林参谋部向这位西线指挥官透露,帝国已经获得了先期每月80辆坦克的生产能力……这已经足以弥补前线持续作战带来的坦克损失。 不过,另外的糟糕的消息却是帝国多了个新敌人,葡萄牙显然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做出了抉择,由于美国已经对德国宣战,这也导致了葡萄牙政府最终选择了实力明显强大的协约国集团,虽然葡萄牙的军力,对于德国而言完全无足轻重,但却造成了糟糕的外交压力。 为此,得到威廉二世皇帝的授权后,小毛奇上将与法金汉上将则决定展开新的攻势,目标则直指英、法在多尔多涅河布置的防线,法金汉上将在谨慎考虑后,决定投入手头所有的装甲力量以及近90万经过短暂休整的德国陆军,希望一举奠定整个法国战局的胜利。 一旦突破多尔多涅河防线,整个法国西侧大西洋的港口都将直接受到德国陆军火炮的威胁,这样的话,英国透过大西洋、地中海给予法国的援助将全面受阻,而切断法国东南领土,则直接让德国能够迅速解决地中海沿岸法国领土上的防卫,最终进入地中海,甚至可能截断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高频贸易……这将是多么让人激动的结果! 黎明的阳光跃上东方的天空时。部署在库特拉前线的数门德军火炮率先开火。猛烈轰击利布尔纳正面的法军阵地。炮兵阵地掀起的冲天黑烟,直接遮蔽了东方的天空,而铺天盖地砸下来的炮弹,则将法军阵地的表面工事悉数摧毁。 接到反击命令的法国、英国火炮部队自然不甘落后,立刻向早已标定的对岸德军阵地猛烈开火,双方在这片阵地上对峙了近一个月,几乎每一个可以投入战斗的士兵都被命令为自己挖掘一个足以对抗榴弹炮轰击的坑道,法国人在持续半年的战争中。除了在南特方向取得了屈指可数的小胜外,几乎就是在不断的撤退中度过。 而这一次,担任多尔多涅河防线指挥官的是法国资深陆军将领费迪南福煦上将,这位老资格的法国军人,显然更明白这场战役背后的巨大的危机法兰西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如果不能将德军的攻势阻挡下来,身后的加龙河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法国军队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腾挪的区间! 一旦德国人击破多尔多涅河防线,那就意味着,身后几乎不设防的布尔多等重要城市的陷落。所以,他已经将手头所有的王牌都押上了! 双方持续的重炮射击足足进行了一个上午。随后德国军队开始从利布尔纳、卡斯蒂、圣安德烈德三个方向发起地面进攻,三个方向上都出现了德国的装甲部队和数量惊人的陆军,双方在这段全长80公里战线上的17个重要攻击点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机枪、火炮构成的强大火力网,毫不留情的收割着双方士兵的生命,一具具如同木头般倒下的尸体,将鲜活的生命如同垃圾一般的抛弃,每一发炮弹砸下,都意味着双方的流血,而主导近距离战争的重机枪火力点,更是双方密集交火的关键点。 为应对重机枪对士兵的收割,近一年的交战以来,双方显然都找到了一些必要的办法,很显然,火炮有着远超重机枪的射程和杀伤力,这也成为了战地上一轮新的博弈,英法德部队都在前线进攻部队中配置了小口径的40mm、55mm野战炮,用于对进攻方火力点进行抵近的炮击,以摧毁对方的防御能力。 相比之下,德国方面由于豹系列坦克的入役,率先取得了阵前一线的火炮投射能力,这也迅速转变为德军在前线的推进能力……短短5个小时后,当夜幕降临之时,法金汉上将得到了让他能够满意的战果,德军已经成功突破包括利布尔纳在内的6处法国外围防线,当然,这位深沉的德军统帅显然另有打算。 入夜后,多尔多涅河上游、距离卡斯蒂城60公里外的本圣付瓦河谷,隶属德军第二装甲师的上百辆的德军坦克、装甲车以及燃油补给车正缓缓而行,在深夜的月光下,随行的工兵迅速在浅浅的河谷上游架设了浮桥,并于次日凌晨穿越河谷并登上了河道南面的一处小高地。 冯法兰克少将亲自爬上高地顶部,兴奋的发现了自己要攻击的法国目标扼守河谷浅滩的法国小镇瑞亚克,凌晨5点发起对瑞亚克小镇的进攻,完全是毫无悬念的一场攻击,这里驻扎了一支500人的英国陆军部队,仅仅拥有4门60mm迫击炮,这种火力,对于装甲部队而言,几乎毫无用处。 至于500名英军,战争打响后,面对黑暗中上百门的60mm坦克主炮和密集的重机枪火力,英军上尉营长立刻选择了撒腿就跑,这样的战斗根本就是毫无意义,而占领河谷的消息,立刻被送到了法金汉上将的指挥部。 这位亲手实行“施里芬计划”的德国将军,显然再一次成功施展了侧翼迂回的战术,而这一次,他则是毫不犹豫的单独使用了装甲部队,不过,在第二装甲师身后,作为进行决战的主力,还有鲁登道夫中将亲自率领的第三集团军4个军、近25万的强大兵力。 这一战术,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法金汉上将甚至在强大的攻势展开之时,却被迫削弱兵力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正面战场攻击力量,法国人在不断的战败,但在法国的身后,却站着这时代拥有绝对工业、军事能力的美国和英国,他作出的是一场战术上的豪赌……必须以决定性的胜利来解决法国问题。 为了作出这一战术安排,冯法金汉上将也已经是抽调了手头几乎所有的机动力量,法国人在英国、美国的资助下,几乎抽调了多尔多涅以西所有能够参战的军事力量,并且在过去两个月内武装了至少20万新兵,这也让正面战场上的德军压力大增。 而此刻柏林的参谋部,小毛奇上将也焦急的等待着来自前线的消息,德国已经在西线连续取得了巴黎、勒芒、波瓦迪尔、克莱蒙非朗等四大战役的胜利,光是被俘法军就超过40万,但是,在英国、美国的强烈介入下,法国人竟然能一次次的组织起新的防线,这让德国参谋部迅速迫使法国投降的战术,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胜利虽然带给了西线德国军团极高的士气,但事实上,持续半年的交战,即便是最精锐、最守纪律的德国陆军,已经陷入了新的困局,大兵团作战带来的兵员轮换的巨大任务,几乎压垮了高效的德国参谋部,毛奇上将自然明白投入新兵员的重要性,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威廉二世要求增加战时预备队,并不断将新组建的军团投入到前线,但是事实上他已然感到,德意志帝国已经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战争泥潭。 东线的德军,虽然在组织和训练上远超正面的俄罗斯帝国军团,但时,在军力上,却遭到了拥有6个集团军的俄罗斯帝国压制性的攻击,在粉碎了俄罗斯帝国的试探性进攻后,俄国人则将眼光投向更容易攻击的奥匈和保加利亚方向,这有迫使东线德军必须做出应对。 德国方面除了要求奥匈帝国立刻大规模增加前线兵员外,也不得不向匈牙利派遣预备队,防止这个重要的盟友被俄国人压垮,但是,整个国际局势却已经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葡萄牙这种墙头草作出加入协约国决定后,这势必会影响到更多墙头草国家的选择。 一夜未睡的小毛奇上将终于等到了让他愉快的消息,在突破本圣付瓦河谷后,鲁登道夫中将没有辜负帝国的期望,在一夜之间已经占领了最靠近河谷的3个战术要点,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第三集团军预计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全部渡过多尔多涅河上游,只要这个支点被巩固之后,整个法军的方向将遭到毁灭性的前后夹击,但是……英法联军,显然不会甘心就此崩溃! 就在毛奇上将仔细研究西线战况之时,侍卫官敲响了门,“报告将军,外交大臣施莱尔爵士和中国大使正在外面!” 中国……这名词立刻吸引了毛奇上将的注意力,远东舰队在印度洋的活动得到了来自中国的帮助,尤其是法属交趾支那的战争,这都让德意志帝国拥有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巨大机会,而且很直接的缓解了欧战中对手从殖民地增兵的计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