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猛士回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课题牵引科技进步

第三百四十七章 课题牵引科技进步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大木,咱们不讲什么军令状,我相信你们,你们下去以后把问题想细一些,如果有困难就尽快提出来,要把所有的问题解决在出海之前,渭生,你们远洋贸易公司也赶快筹备货物,尽快安排这次出海。”

    罗剑见郑成功极有信心,也不再多说什么,朝郑成功和卢渭交待完了,转头朝郑芝龙问道:

    “郑部长,你们海军装备研究所现在进展如何?”

    “大都督,说实在话,这铁甲舰的研究我也不太懂,只是听他们给我讲过,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钢板之间如何连接尚未解决,他们曾考虑在钢板之间还是用木料连接,我在海上跑得多,说实在话,这样的话铁甲舰还不如木舰经得起风浪。”郑芝龙说道。

    罗剑这才想起真要建造铁甲舰,焊接的技术必须要解决,这事只有找刘为民了,不知道化工厂现在能不能生产出乙炔来。现在只能考虑这种可燃气焊接,电弧焊以现在的技术肯定达不到。

    想到这里,罗剑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到过研究所去看看了,结束了今天的谈话之后,罗剑下午找到刘为民一起到了位于南京国立大学的几个研究所。

    罗剑的到来让宋应星很是兴奋,他也是有半年时间没有见过罗剑了。

    “兴华,我这里脱不开身,也没到你府上去祝贺,你不会怪我这个老头子吧?”宋应星一身白大褂,头发早就剪得短短的,看起来比去年略显老了一些,不过罗剑却没有看到白头发。

    “宋老,你在这里做的事比前去给我祝贺要重要得多呢,我怎么会怪你啊?对了。宋老,你们的内燃机研究有进展没有?”罗剑见宋应星精神十分好,也是非常高兴。

    “进展当然有,不过当初我也是把这东西看得简单了。现在看来这东西还真不简单呢。”宋应星皱了皱眉头说道,不过很快他的眉头又舒展开来。

    “不过,兴华,说实话,通过研究内燃机。咱们的数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都有不小的进步啊,这才是让我最高兴的。”

    看宋应星眯着眼睛的样子,显然他对这段时间理论和技术的进步都是十分满意的。

    “兴华,再给我们一年时间,虽说造不出象你的猛士车一样的内燃机,但能够工作起码没问题,到那个时候,咱们能解决好多问题啊。”

    宋应星见罗剑没有说话,接着说道。

    罗剑并非没有听到宋应星的话,他是想到其他问题了。

    南京政府现在所拥有的基础性技术。归根结底还是四人带来的,这几年来,所有技术都偏向实用性,就象蒸汽机的制造,最初的蒸汽机是宋应星他们概略地造出来的。

    象当初安装在“卫青”号战舰上的蒸汽机功率就不高,后来引进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改进之后,输出功率这才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宋老,我觉得你们不需要一步到位,可先弄出来,根据其性能再慢慢改进。改进的过程当中你们的研究又会向前推进一大步。”罗剑思考了半天,才对宋应星说道。

    “嗯,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模型机很快就能出来。到时候请你再来看看。”

    看来宋应星在思路上还是非常清醒的。

    宋应星陪着罗剑把几个研究所都看了,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的研究所让罗剑觉得这里充满了活力,不过罗剑也在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除了宋应星的研究所正在有针对性地研究内燃机,其他几个研究所的研究给人感觉有点漫无目的,而且理论水平进步也不算大。

    回到宋应星的办公室,罗剑同宋应星、刘为民商量了很久。晚饭随便对付了一下,吃完饭罗剑就把几个研究所的主要人员都召集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国防军的这次北京之战已经结束,满清朝廷已经基本被消灭了,现在剩下的只是一些收尾性的事情了。咱们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与其说是国防军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倒不如说咱们用先进的技术战胜了满清。”

    罗剑的开场白并没有提到科技,让大家有些意外。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胜利的功劳既是国防军战士们的,更是我们在座的科技人员的。举个例子说吧,小刘他们研究所想办法提高了新式zha药的生产能力,我看这个功劳就不亚于消灭了清兵二万军队。”

    罗剑这里说的小刘并非是刘为民,而是指刘翠娥,刘翠娥也知道罗剑说的是她,脸都红了起来,下面坐的一帮年轻人也都感觉十分兴奋。

    “今天我来把几个研究所都看了,总体感觉非常满意,但是我觉得咱们的进步还能够更快一些。咱们解决了全国问题,接下来就要一步一步搞好建设,那么我们研究所在建设中又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几个具体的任务,算是目标也行。”

    罗剑让秘书拿来一张大地图,将地图挂到了背后的墙上。

    “我们的火车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正在往南方修,以后肯定要往北方修,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如果我们从南京修到扬州,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是长江,再往北修,还有黄河。这只是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条河,其他小一点的河流不计其数,是不是遇到大河咱们就不修了?那肯定不行!”

    众人眼光都看着地图,心里都明白罗剑话的意思,也在脑子想像着南北变通途是什么样的情景。

    “可能大家都想到了,这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在长江上设计建造一座大桥。可能有人会说,修路建桥这是工匠的事,关我们研究所什么事?如果只在一条小河上修一座石桥,可能不关大家的事,但要在长江修一座桥可就太关你们的事了。宋老,你来说说?”

    罗剑笑着同宋应星招呼道。

    “你们这些小子都听着,大都督说的这个桥可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第一。火车能从上面过。第二,船只还能从桥下走。第三,桥上除了能走行人,象大都督他们那样的猛士车也能从上面走。”

    宋应星的话让大家开始沉思起来。看来在长江修一座桥并非易事。

    罗剑给大家提出这么一个课题是有考虑的,长江、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虽然养育滋润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但也将南北的交通阻隔了开来,以后的经济想要持续发展。解决这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长江上修建大桥所涉及的学科之多,技术应用之广泛,一旦设计建造成功,不仅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作用,也必将推进科学技术向前提高一大步,这就是罗剑和宋应星、刘为民商量的用课题来牵引科技进步。

    继续提出几个课题之后,罗剑就离开了研究所,从明天开始,刘为民将和宋应星他们就将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如何分组,如何统合力量。有些课题还可以继续细化,可以将他们交到南京国立大学,让在校的大学生们一起研究。

    虽说南京政府财政窘迫,罗剑这些天都在为此发愁,但柳兰这段时间却是赚得盆满钵满,她的自行车厂经过一段时间试卖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走上南京街头,罗剑在坐着马车上下班的时候,不时就有一辆自行车从马车旁边驶过。

    “柳兰,你赚那么多的钱干嘛?咱们十辈子都花不完了。”罗剑有些为柳兰拼命赚钱感到不解。

    “兴华。你呀,你觉得钱多了?我觉得还差得远呢。你忘了咱们要建大学的事了?我都想好了,咱们在南京建一所大学,名字就叫‘剑兰大学’。在北京建一所大学,名字就叫‘兰剑大学’。”柳兰笑着说道。

    “‘剑兰’、‘兰剑’?我说柳兰,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俗气啊?”罗剑笑得差点把饭都喷了。

    “不准笑!就这么定了,这个谁也不能给我做主!”柳兰蛮横地说道。

    老太太在旁边一边看着小两口拌嘴,一边给小罗霆喂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姥姥喂了。”柳兰冲儿子说道。

    “姥姥。我自己能吃,不用你喂了。”罗霆奶声奶气地说道。小罗霆今年已经一岁半了,这孩子说话早,早在半年前就能喊爸爸mama,跟老太太关系最好,祖孙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兴华,我觉得闺女起的名字好,等过了几百年,谁还记得罗剑和柳兰啊,但只要这学堂还在,那些学生娃进了学堂就会说,这是我闺女建的学堂呢。”老太太笑眯眯地说道。

    “大都督、夫人,小的也觉得这名字起得好。”站在旁边的张成也跟上来凑趣说道。

    罗剑和柳兰一直要求张成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吃饭,但张成打死都不肯,罗剑和柳兰无奈之下,也只能随他。

    “张成,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不是什么小的,你要自己看重自己,没有人会瞧不起你!”柳兰十分不满地看了一眼张成。

    说说笑笑吃过了晚饭,老太太带着罗霆去背诗词去了,罗剑和柳兰来到后花园纳凉。

    “兴华,这段日子我总是心神不定,那个该死的智能软件没出现吧?你是不是要回去了?”柳兰挽着罗剑的胳膊,悠悠说道。

    “要回去也是一起回去,你就不回去了?”罗剑这段时间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见柳兰提起来,随口说道。

    “我就知道你还想回去,霆儿在这儿出生,他是属于这儿的,他不能走,我也不能走,再说我们把霆儿带走了,让老太太还活不活?”柳兰痛苦地说道。

    柳兰提起的话题太过沉重,罗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沉默着。

    “兴华,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霆儿太寂寞了。”柳兰把脸贴在罗剑的胳膊上,轻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