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

    第246章时代变了

    在孔庙抄出刺客来了,孔家人也就算是到头了。

    毕竟就算刺杀皇帝和孔家没有关系,事是在你孔家出的,人是在你孔庙里搜出来的,你孔家也脱不了干系。

    仁慈一点的皇帝可能还能留一条性命,阖府上下吃个挂落,衰败个两三代之后可能这事也就过去了。

    后世子孙只要争气一点,皇帝那边也忘了这茬了,就能够把家业再兴旺起来。

    这一点其实不难,毕竟孔家的招牌还是值钱的,皇帝就算不待见孔家人,也还是要把这块招牌供奉起来的。

    只是这一次朱棣显然是奔着把孔家这帮世世修降表的恶心人的玩意彻底解决掉的,所以即便不砍头,他们这个衍圣公也依旧算是当到头了。

    毕竟,在大明还有一支比他们更具备继承衍圣公头衔的法理性的孔家人存在,衢州南孔一脉无论是家风还是声誉都要比北孔好太多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朱瞻要炮制出这么一出,甚至干脆把刺客扔进孔庙里来的原因。

    为的就是能够名正言顺的废掉北孔的衍圣公之位,然后把这个头衔扔给南孔。

    至于说南孔继不继承?这不是说笑吗?当年南孔不继承,说什么不愿两宗相争,那是蒙元势大,后来是北宗做大之后南宗已经失去了争的能力。

    这种时候南宗去争,无论争不争得赢,最终结果都是把孔家圣人后裔的脸面放到地上踩。

    所以南孔才干脆大度的表示咱么不争了,衍圣公让给北宗,南宗也以后不做官,只诗书传家,供奉南宗祖坟了。

    但是现在,朝廷已经废了北宗,你南宗不继承衍圣公的爵位,那咱们大明以后就没有衍圣公,也没有孔家人什么事了。

    而且朝廷还不用背锅,北孔卷入了刺杀皇帝的事件,只是废除爵位已经算是宽容,南孔继位是情理、法理都说得过去的事情,你南孔自己不继承,朝廷难道还要把衍圣公的爵位再还给北孔不成?

    显然朱棣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宁可空着也不给北孔。

    更何况朱瞻尤其釜底抽薪的加了一条,北孔一脉卷入刺杀皇帝的事件,已不配祭祀孔子,所以祭祀孔子的事情由朝廷暂时接管,每年从礼部派遣德高望重的朝廷官员和宗亲一起主持祭祀。

    对于孔家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多年一直坐稳衍圣公的位子,其一当然是孔圣遗泽,天下儒门士林还认孔子当至圣先师,他们孔家就可以享有崇高的地位。

    这其二,自然就是对孔子的祭祀权。

    别看这好像没有什么,在古代这祭祀祖先的权利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祭祀的还是孔子这么个历朝历代都尊奉的圣人,这祭祀孔子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视为正统大义的。

    而且别觉得你盖个孔庙,立一尊塑像自己祭祀就能替代,天下人根本不认,所有人都只承认曲阜孔庙是天下儒门正朔,尼山是儒门圣地。

    莫说是其他地方,就算是南孔立的孔庙,里面埋了自南宋至今的历代南孔子弟,也一样取代不了曲阜孔庙的地位。

    说的再不好听一点,这个天下只要儒家思想还在传播,人们还尊重孔子的历史地位,这世上祭祀孔子的正朔就只能在曲阜孔庙,别的地方都不正宗,也不好使。

    所以就算是朱棣和朱瞻谋划了这么大的黑锅扣到了北孔头上,也只能是把他们家的衍圣公爵位给废了,不敢说把孔家彻底废了。

    毕竟真要废了孔家的话儒门和士林是肯定不答应的,衍圣公那个位置,无论如何都要摆一个孔家人在那里当牌位吃香火的。

    本来北宗老老实实的当这个牌位,那朱瞻也不至于说对他们做什么,但奈何孔家过于自视甚高,甚至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这无论如何都是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朱瞻之后还打算改革现在的科举制度,这就更要打掉孔家的所谓权威,让儒门和士林更加服从皇权,而不是认为文人士大夫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甚至是所谓的“共天下”。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原本的意思是共同治理,但是很显然某些人把它理解成了共同拥有。

    要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皇帝家天下,这个话是可以理解,也说得通的,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很明显某些认为自己可以和皇帝共同拥有天下的人,他们认为的拥有可不是责任,而是权利,是他们可以分享皇权,而不是他们要和皇帝一起背负国家兴亡的责任。

    国家兴亡?做得好是你皇帝虚心纳谏任贤用能,都是我们这些贤臣辅佐的功劳!做的不好那是你这个昏君闭耳塞听宠信jian佞,我等贤臣自然要另择贤主辅佐。

    至于这个贤主是不是披发左衽的胡虏又有什么关系?当年蒙元统治天下的时候,孔圣人的后裔不也去给元廷当礼部尚书了吗?

    这种观点有多么的荒谬,以及对整个国家的伤害有多大,后世但凡有一点道德和见识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

    这也正是孔氏一族作为儒家精神领袖世世修降表所带来的恶果!

    现在朱瞻要做的就是从斩断北孔开始,扭转这种思想对儒家的影响,从而根除他们对整个大明的影响。

    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养士三百年得来的却只是一群腐儒头皮痒、水太凉,未免太过悲凉。

    所以之前朱瞻和朱棣商讨的就是要如何去改变这一局面,避免后世大明文官凌驾于皇权之上,甚至肆意cao控皇位更替,闹出大明皇帝易溶于水的笑话来。

    大明的文人都是好说话的,看起来一个个都有文人风骨,动不动士林非议、天下躁动,但你要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他也还是会乖乖听话的。

    明朝之所以文人闹得这么离谱,很大程度上还是老朱当年对这些文人太好了,以至于让他们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他们还能重回宋朝那种东华门唱名才是真男儿,儒家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的时代。

    可惜,朱瞻要告诉他们的是,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