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章 村里人的新机会

第二百二十章 村里人的新机会

    现在为了加强物资的管理,保证市场稳定,上边根据各种生产生活物资重要程度分三类管理。像粮食、油料、棉花等属于一类,由最上边统一分配。二类是生猪、茶叶、烟叶等,管理同样很严格。

    三类物资则归地方,日常管理上要灵活许多。各地方和工厂之间如果在无法满足生产建设需求时,会进行不公开或者半公开的物资协调。

    通俗讲,就是以物易物。

    而且对有些急需的原材料,甚至可以通过议价收购。

    董刚所在的编织厂同样如此,尤其是出口挣外汇,更要优先保证原材料供应。所以只要王满银打通村里的关系,接下来一切都好。

    听起来好像很美好的样子,王满银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董哥,谢谢你的看重。关键黄原城距离石圪节公社有二三百里地,收购玉米皮后要增加不少运输成本的,厂里能同意吗?你刚当上采购员没多长时间,别惹上什么麻烦。”

    如果放在后世,二三百里地根本不算啥,跑高速最多俩时。但是现在不同,走县市公路差不多要花费半时间。

    更何况,黄原市周边同样有不少公社大面积种植玉米,完全没必要舍近求远。

    “满银,你不用替我担心。现在这种玉米皮编织非常畅销,需求量很大。我们厂的产品做好后,都是直接通过火车越沿海港口的。厂里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派其他采购员下到各公社收购玉米皮,价格长到一毛三分钱一斤了。另外不是所有玉米皮都可以用来编织,只能用柔软白净的内层。一根玉米棒子最多能摘下四五片……”

    “还有,咱们黄原地区今年大力推广‘两薯’和‘两杂’,虽然其中包括杂交玉米,但更多是推广杂交高粱和红薯……所以让我们提前出来找原料。”

    怎么讲呢,挣外汇重要,粮食更重要。各单位想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所以才会产生矛盾。现在推广的红薯下蛋丰产方,据亩产能够达到一万斤。

    还有杂交高粱,同样可以亩产超千斤。更重要是这种高粱颜色很红,很有时代特色。

    所以综合起来,杂交玉米就没那么显眼了。

    按照董刚的法,玉米皮难以采购还有一个原因。工厂为了完成订单,特意派出技术员向周围各公社、各大队传授编织地毯技术。

    这样一来,能够搜集到的原材料更少了。

    听到这话,王满银立刻起了心思:“董哥,这种地毯好编织吗,一般人能不能上手?”

    一直以来,他都想给村里人找个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去县城当建筑工虽然能够挣钱,但毕竟属于打黑工。

    如果认真起来,随时可能会被赶回村的。

    编织地毯不同,这个在村里就可以做,安全性大大增高,毕竟关乎外汇。

    就好像南方有些公社允许社员养安哥拉长毛兔一样,同样是因为可以创外汇。一斤兔毛换十美金的外汇,相当于一辆金鹿自行车出口所创造的价值,所以才会大力鼓励。甚至还会给予布票油票等奖励。

    如果罐子村真能够得到编织工厂的背书,相信公社里即使知道了,也会默许的。

    不过王满银虽然在后世网上看过一些用玉米或者蒲草编织的坐垫,但具体并没有详细了解过,不知道个人是否能够做成。

    “怎么,满银,你想让家里人学习编织玉米皮垫子?”董刚沉吟一下,又开口道:“这活儿听起来容易,想做的话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先将玉米皮浸湿,再用硫磺熏烤……上边这些不算难,关键需要有模型框架,一般人不经过培训很难胜任。你想要弟妹学做的话,必须去厂里边培训一段时间。”

    只要能动手做成就行,村里那么多婆姨,总有些心灵手巧的。

    王满银没有绕圈子,直接明自己的想法:“董哥,能不能和厂里一声,让我们村派些人过去培训,到时候直接供应地毯垫子。”

    一斤玉米皮能值几个钱?他有些看不上了。

    如果真像董刚所那样,就算十编织一个玉米皮垫子,一也能挣九毛钱,比地里刨食强多了。

    “行倒是行,我不单单采购原材料,成品也可以。不过满银,毕竟这是出口的东西,成品要求很严格。我怕你把握不好质量,到时候要cao更多心。还不如直接收购玉米皮挣钱容易。”对董刚而言,两种收购方式都无所谓,而且直接交成品厂里更喜欢。

    不过,他感觉这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明明能够轻松把钱挣了,没必要给自己多添麻烦。

    “董刚,我没想挣提存的。这事儿真成,可以让村里牵头做。”

    “满银,你脑子坏掉了?一年最少能弄两百块,你打算全让给村里?”董刚不可思议看着他,像第一次认识似的。

    玉米皮属于再普通不过的东西,黄原城附近公社没有,但其他地方多的是。

    如果不是因为两饶关系,董刚哪会专门找过来。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兄弟脑袋像被驴踢了,放着到手的钱不挣。

    他心里一动,又开口道:“满银,你是不是怕犯错误?我不是了吗,厂里到时候会给你出证明文件的。”

    “董哥,你在县城倒腾二手自行车,我这两年同样没闲着,到处胡跑,手头多少挣了些钱。直到结婚后才待在村里不再外出……拖家带口的,折腾不起。你也知道现在农村的情况……拿我们罐子村来,开春不少人家已经断粮。很多人一年到头就穿一身衣裳……”

    “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父亲在我两岁时已经去世。孤儿寡母生活特别艰难,早些年要不是村里人帮衬着,估计早饿死了。几乎家家对我有恩……现在有机会,我自然想报答他们。”

    听到最后,董刚也有几分动容。孤儿寡母生活多难,他同样有体会。另外自己之所以找到王满银,不就是看中对方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吗?

    “你子真行,我现在越来越佩服了。我姑父在厂里起点作用,应该没事。”

    “那可太好了,”王满银轻松几分,又出声道,“董哥,要不趁今这个机会,我把村里的干部喊过来。大家聚在一起,详细聊聊?”

    王满银既然打算把事情交给村里,自然由王满囤等缺面了解比较好。

    “行,没问题,”

    对此,董刚并没有反对。

    “你帮着看下锅里的菜,别炒糊了,我喊个人帮忙……”

    王满银交代一句,急匆匆跑到场畔边沿。

    隔着深沟,他冲对面王秋生家大喊。

    很快,毛蛋从院内走出。

    “满银叔,你喊我有啥事儿?”

    “你现在快些跑村里喊你连顺爷,让他找白干事和满囤支书。就来我家有急事儿,越快越好。”

    交代完,王满银又返回隔壁代销点,再拿了十几个鸡蛋。

    原本只打算招待董刚一人,没准备做那么多菜。现在再来三个客人,需要多炒一些了。

    除了锅里的猪rou粉条外,他准备再做个地软炒鸡蛋。

    大概十几分钟功夫,就听王连顺的声音在场畔下响起:“满银,在家吗?大中午我们都准备吃饭呢,你着急忙慌喊着啥事儿?”

    村干部也讲究威严的。

    如果一般人喊王满囤等人过来,他们真不一定给面子。更何况,本人还没有出场,反而派个半大的孩子登门,跟闹着玩儿似的。

    不过听到王满银找,他们都没有耽搁。

    经过这么多事情后,王满银在村里有一定地位了。

    “大的好事,快进屋坐,给你们介绍一个贵人。我已经准备了酒菜,马上就好,咱们边吃边聊。”

    王满银请几人进屋后,分别做了介绍。

    随着两大瓦盆菜端上桌,他又把董刚带来的两瓶西凤打开。

    这年头,只要做菜舍得用油,味道都差不了。王满银刚才炒菜时,特意把大rou片子炼出两大勺油,如今吃起来满口飘香。

    酒过三巡,王满银出今急匆匆请客的目的。

    几人听完后的表现很类似,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心底认为董刚是个骗子。

    以他们的认知,根本无法想象玉米皮能够卖出粮食价。

    不过随着董刚的讲解,几人慢慢转变主意,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值得相信的。

    尤其白明川,最后更频频点头。

    他是公社的干部,对一些事情知道更多。

    “董老弟,太谢谢你了。如果这事儿能成,你就是我们罐子村的大恩人。我敬你一杯!!”王连顺此刻满脸通红,抓着酒瓶倒酒,浑然没注意整差辈了。

    他现在有点兴奋过头……每年罐子村两个生产队要种植二三百亩玉米,最少能够弄上万斤玉米细皮。

    也就是,单单玉米皮也能卖一千块。另外,还可以从其他村子收购其他村子。

    如果做成地毯就更值钱了,简直是一本万利。

    要知道玉米皮在罐子村除了喂牲口编绳子,就是当柴禾烧。

    几人边吃边聊,两瓶西凤喝完,脸上都多了几丝红润。

    一人几两酒,倒不至于喝醉。

    下午董刚还要返回城里,吃过饭没多聊就骑着车子离开。

    临走前,双方约定好去厂里参观的时间。

    将人送走,王满囤才开口问:“满银,你这个朋友靠谱吗?我咋现在还觉得玄乎?”

    “就是,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玉米皮能够出口挣老外钱的,外国没有玉米吗?”王连顺同样出声问。

    “靠谱不靠谱,咱们明过去一趟就知道了。”王满银回应道。他没打算解释太多,真的假不了。

    “满银,这一两年时间,村里人可跟着你沾了不少光。”王满囤打着酒嗝,有些感慨。

    “满囤哥,这话生分了。我早过,自己也是罐子村的一员,能让如果有机会让咱们村里变得更好一些,我自然愿意去做。”

    此刻,白明川也真切感受到为什么王满银会被称为能人:人家真能做事的。

    他其实知道罐子村有社员们偷偷外出搞副业,据同样和王满银有关系。

    不过白明川没打算深究,而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是农民的儿子,对受苦人有着更多的认同和理解,知道现在黄土高原农村是什么模样。很多碎娃常年穿着一身破烂衣裳,有些更连衣服都没樱

    白明川在老家务农时,曾亲眼目睹过一件事情,像块石头至今压在心头。

    黄土高原这边过端午节习俗是用芦苇叶子包米粽子,另外要煮鸡蛋给家人吃。村里有个当家的婆姨因为少煮了一个鸡蛋被婆婆大骂。

    就因为一个鸡蛋!

    对方一气之下,上吊自杀了。

    白明川永远记得那个婆姨死时的眼神:或许觉得委屈,或许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也因此,他才对罐子村的一些做法存着包容之心。

    另外白明川参观过刘家湾后,也有些想法。

    总之,一顿饭功夫,他们已经决定明去黄原国营编织厂参观。

    王满银也是随行人员之一……没办法,几人和董刚只见过一面,彼此不熟悉,很多事情需要他从中牵线。

    这一去,明晚上肯定没办法赶回来,只能让丈母娘过来陪着婆姨了。

    等晚上少安送兰花回来,王满银立刻上前接过石头,照着脸蛋轻轻碰了碰。

    一没见,心里总空落落的。

    看到家伙熟睡的模样,感觉一切都值得了。

    看舅子要走,他赶忙又喊住:“少安,先别走,我给你件事情。”

    站在场畔上,王满银三言两语把明打算外出参观的事情讲完。

    老丈人家还欠着一河滩的账债呢。

    从娶了兰花开始,王满银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想尽自己所能帮些忙的。直接给钱根本行不通,老丈人做事有原则,连结婚时给的彩礼钱都被带回来了。

    少安目前虽然在供销社上班,可每月那点工资除了给队里上交买工分外,还要留一些自己吃饭,能给家里的补贴实在有限。

    因为种种原因,想要有个光明正大的挣钱门路实在太难了,所以王满银心有余力而不知。眼前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这事儿真成的话,可以让岳母尝试着来做,一月也能挣个十块八块。

    听王满银完,兰花和少安同样非常惊讶,一个劲儿追问细节。

    甚至兰花已经开始盘算着,自己下班后也可以学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