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在线阅读 - 第42章 铺子里要雇个工人!

第42章 铺子里要雇个工人!

    皇帝驾崩的消息在五营镇传开后不久,又传来了一个消息。为了给老皇帝办葬礼,朝廷向全天下的百姓加征银税。

    意思是皇帝家办白事,所有老百姓都得强制随份子。加征的税收是按户籍收的,全国户籍份为五等,像宋应奎家就是四等户,需要交一两银钱的摊派。

    奶奶的腿、穿越到大郑王朝,福利一点没享受上,税没少缴,还干了半年多的苦力,感觉是纯纯的让人当韭菜割。

    好在在乡里开个铁匠铺倒是不用缴税,也就买的铁料比较贵。如果铺子搬到五营镇街道上,就免不了给官府缴税,同时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摊派会随之而来!

    家里缴了皇家保白事的份子钱后,就再没啥大事,按部就班的进行春耕。今年的宋家的春耕与往年差不多,变化也就是将从郭家要来的土豆种子种了四亩多。另外就是把磨豆腐剩下的豆腐渣沤肥之后当肥料上在了地里。

    穿越前在肥料厂干过的人宋应奎知道豆渣的肥料价值,这玩意可不能浪费。本来、他计划是要抽时间将家里的山地平整一下,修成梯田,这样耕种起来方便。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只能暂时搁浅,等秋收后再说。

    春耕不像秋收那样耗费人力,一般情况下爷爷和老爹带着二弟就能搞定,偶尔宋应奎和三叔关了铺子帮一两天忙。

    因为春耕需要农具,最近这些日子铺子里的活其实挺忙的。一般的小件活,倒是不占人手。关键是最近这段时间到铺子里定做架子车的人家,有些多!短短二十天时间,就收了做近三十辆架子车的活。

    按铺子目前的人手,估计要做两三个月才能把交的这些车给做成。也不知道怎么了,架子车这玩意在五营镇,感觉很有市场的样子,没怎么推广,就给铁匠铺子带来了不少单子,一辆车的要价在两三百文之间,仅目前的这些订单,做完了的话,就能收七八两银子。抛去用铁料的支出,还能剩五两银子,说实话、对一个刚刚开起来的小作坊来说,盈利算是挺可观的了!

    “三爹、铺子里活压的比较多,靠着咱们做,用的时间太长。我准备要再雇个人,给你说一声。”虽然这个铺子宋营奎一个人的就能说了算,但三叔毕竟是长辈,有些话提前沟通一下为好。

    “雇人?咱们慢点干,一样能干完,把钱给别人有啥好的?”三叔对雇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想着把这些钱全落到自家口袋里更好。

    “话不能这么说,雇了人,咱干活的速度就快了,接的单子也就更多了,实际算下来,要比纯粹咱两个人干挣的更多。”

    “是吗?哪就按你说的办。我感觉,咱这架子车的活,确实是越干越多。这么好用的车,远的不说,起码咱五营镇的人家,一家就得做一辆。只靠咱两个,啥时候能做完?”经宋应奎一开解,三叔很容易就想通了这事。主要是他对架子车的市场,很看好,觉得家家户户都需要这种车。

    架子车的市场真的很好吗?宋应奎不这么觉得。五营镇是山区,架子车确实很适合。但问题是这玩意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是个木匠就能做。现在订单量大,也就是大家还认宋应奎是第一个做出这玩意的人。时间一长,首发效应就不明显了!

    往后铺子要想长久的发展,还得想办法搞出不容易被仿制的主打产品,单靠做架子车这种一招鲜的活,是不能吃一辈子的。

    沿川峡口开的这个铺子,在宋应奎看来应该被定义为作坊而不是铺面。一个没有产品,只靠来料加工维持的作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坊。

    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想到什么有市场的产品出来!要不弄个新式的犁出来?好的农具是刚需,打市场更容易。而宋应奎的记忆里,正好有一种和现在流行的犁大不一样的样式。目前流行的犁,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的划地犁,宋应奎想搞的是一种能翻地的犁,后世的农村有人称其为步犁,好像是从前苏联传过来的。

    步犁能翻地,犁地的深度要比传统划地犁深,这样更容易养地,应该是很适合西北边地秋天的时候翻地保熵。

    “焕义、你最近活多不?我找你有个事说一下,我家在峡口的铺子里要雇个人,想来想去,我觉得你合适。话得说明白不是雇人手,就雇工。一天五个时辰的活,一个月还有四天不上工缓的时候。工价按月走,一个月五百文钱,过年的时候,有十六天的年假!要是铺子里今年情况好些,我还会发奖金!”雇工的人选宋应奎想来想去,觉得丁焕义最合适。所以晚上回家的时候,专门绕到他家在门口堵了丁焕义,把事说了出来。

    “一月的工钱是五百文,还能在屋里缓四天?管不管饭?”丁焕义听了待遇后,首先问的是管不管饭。要是不管饭,五百文钱的工钱,就不划算了。

    “管饭、一天中午和晚上管两顿,跟着我们一块吃。晚上下工后,你想干什么干什么,我铺子里一天只上五个时辰的工。要是晚上加班干活,还有加班费!”

    “那成哪!你看我啥时候到你铺子里去干活?”听到能管饭,丁焕义痛快的应了下来。

    “啥时候上工都行,从你来的那一天算起,干够一个月就发工钱。对了、这事你怕是得和你大商量一下,他能不能同意还不好说。”以丁焕义的手艺,雇短工五百文算少的,但雇长工的话,待遇算是很可以了。宋应奎最担心的是他爹丁得贵不同意,老头至今还在到处传宋家的闲话。

    “我爹那边你不管,他就是不同意,我也要到你的铺子里去干活。跟着他干,连个手艺都学不会。我还是觉得跟着你干活,长手艺快。”丁焕义去年上半年跟着宋应奎在木匠营干过近半年活,那段时间他感觉手艺长的最快。回来之后,他就对自家老爹得水平有了怀疑,同样是木匠,怎么跟着老爹干活,水平反倒是提不上去?莫不是老爹的能力有问题!自家大哥跟着老爹已经干了好几年活,水平现在居然和自己差不多,看来得跟个水平更高的干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