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熬鹰航空业在线阅读 - 第五章:论文答辩(上)

第五章:论文答辩(上)

    “咦这个杨辉怎么又递上了一篇论文,这么高产?”

    “这个杨辉的论文写是很夸张啊,他应该去中南海cao心,我们这专业还真没教给他什么。”一位头发花白的评委会成员愤愤的说到。

    这时一位中年人又说到“哎,林老不能这样说嘛,论文中也没有说什么我们专业不好得嘛,客观的说我还觉得他那句:“推力够强一块砖也能飞上天”有意思得很勒。不过他这上面也说了,先进的气动是优秀飞机的一大要素。还是必须要肯定”。

    “这篇论文相当犀利,对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论述,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在这上面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就已经算很难得了,毕竟还年轻嘛”王导站出来替杨辉说到,不管怎样现在是必须要给杨辉说好话的。

    不过这话要是让杨辉听到不知做何感想,一个心里年龄五十来岁的老头子被人说成毕竟年轻,恐怕得笑哭了。

    “什么文笔犀利,什么年轻难得。这些能够成为他胡说八道的理由,简直是乱弹琴,你们说说这个学生像什么话。”老头又几乎跳起来说到,胡子都气得一翘一翘得。让人看起想笑又笑不出。

    “额,林老消消气,别和年轻人一般见识,组委会是一定会慎重对待这篇论文的。”又有人安慰老头。

    “不管怎么说,这篇论文思想很偏激,通篇大谈制度问题,没有一点理论性的知识。尽是浮夸之风,这是一个搞理工科学术学生的论文吗,实在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啦,尽搞一些乱七八糟得。我怀疑他昨天那篇论文是不是他自己写的。”说完这位林老就头也不回走出了办公室。门被摔的啪啪响。

    剩下得人面面相觑,大家深感无奈。这篇论文实在是有些棘手啊!

    “那大家看这个怎么处理,我们要不要就允许他进入答辩?”中年人向众人投入询问得目光。

    “这个也的确不好处理,要不就让他参加答辩吧”

    “行,我觉得这样做可以,到时候当面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我们都见识一下,有什么可以直接问他。”王导将论文收起来放好。

    “从一个搞理论学者角度来看,他这个论文说得是有些道理,不过并不符合现在国内的情况”王导终于说出了她对论文的评价。

    “嗯!这个评价到挺中肯,到时候在看看吧”

    “为了提高专业性,我把在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吴老也请来了,让吴老也听听,看一下这个论文怎么样,毕竟吴老是真正在搞技术的。”王导向众人说到。

    “这个嘛,也不是不可以,来个专业一些的人士也挺好。”

    这个年代老师们对学生也是够重视和认真的了,这要是放在后世,恐怕直接就免了,自己就是权威,哪里需要别人来指点。

    “哎,这又是一个能惹事的家伙,他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不过我看他怎么收尾”中年老师摇摇头继续审查其他论文。

    “杨辉,我的论文过了,评价很高。”

    拼命三郎的名头后世可不是没有依据的。杨为论文要是不好就真的有问题了,单单就他研究的方向就已经相当有力了,自己的对他可没有任何担心。

    “嗯,我早就准备好了,下午将是一场恶战。我一定坚持我的立场。”杨辉边走边说,眼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下午一点,吴老来到礼堂,淡定的找个单独的位置坐下,他要来听听杨辉这个听过自己几次讲座的学生的答辩。

    “哦,老吴还来了,那也好,他是专业人士,待会儿就听听那个杨辉要怎么说。”一脸不屑的林老头不满的嘟囔着。

    “好了我上去了”

    杨辉坚定的走上台。看着评审会的几人,眼光不经意间停留在一边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上,杨辉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把吴老给引来了,吴老何许人也。

    吴大观,1916年出生,原名吴蔚升,是我国航空工业和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毕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没想到啊!杨辉心中一阵惊讶。不过想想历史上吴老这个时候正在0430厂负责斯贝202国产化。来这里正常,毕竟斯贝现在几乎已经算是下马了。

    不敢浪费时间多想,整理心情进去正题。“大家好,我是空气动力学专业的杨辉,我的论文是《中国航空工业现状与未来》”好家伙一来这个名字就够爆炸性了。要论现状就不说了,一个大学生还要论未来,有些意思了。

    其实中国航空工业师承苏联,由于历史原因,到涡喷14之前主要产品仍然是苏联转让的技术,当然是有一些改进的,不过也都是在苏联基础上改。生产出的产品到八十年代就有些落后了。

    “我第一个要谈的是我国航空工业目前最大的问题。”

    “国内航空产品大多来自苏联援助,但是苏联只给我们成品资料,只让我们按资料制造飞机,对于我们自主研发的问题是绝口不提,很明显苏联人对我们留了一手。”

    说到这里杨辉的动作有些激动,老大哥也不是真的要教中国工业化的精髓。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毛子是要预防的。

    “所以我们到现在航空产品仍然没有突破苏联留下的产品上,只能做小规模修改,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研发期间的全部资料与数据,一改就出问题,因为我们不明白飞机为什么这么设计,特别是发动机更是如此一点小改都要废很大力气,自主研发相当困难。因此我个人认为要对现在还有前途的项目项目深入研究,以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台上有得评委点头,有得摇头,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杨辉见总人没问,准备要继续下去。

    “你说的到是轻松,那你提几点措施看看。你上面说的是事实,现在需要的事可行的方法”中年老师说到。终于杨辉准备继续开口时,有人提出问题了。

    “好,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两点。第一对现有的飞机进行摸底试飞,逐步进行修改,量力而行,小步快跑。不断提高飞机性能;第二点,集中高端技术,高素质人员,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行一项新机的研究,从头走到尾,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总结出适和我国的飞机研发路线。”

    说了两点后世经过无数教训总结出的经验。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发展就必需这样做。

    “你说的第一点,国内就正在开始这么做,至于第二点嘛,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啊!”中年老师一阵感慨,似乎对杨辉的观点比较赞同,又有点有心无力的感觉。

    “是的,资金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所以我才建议,集中资金全力确保一个重点项目的进行。”后世十号工程可就是这样的,不过十号工程头几年也是很困难,中间也几次沉浮,差一点就又被下马,幸好有最上层力量的介入,最后才成功,不过这项目可是拖了十八年才研究成功,等飞机出来人家新飞机又出来了,直接又拉出一个代差。

    “下面我继续说我的论文,除了底蕴不足,资金不足之外。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机构和生产机构难以有效沟通,也是制约航空工业发展的因素,我国光航空发动机厂就有六家之众,产品重复问题,研发力量分散问题困扰发动机工业,相对而言飞机整机工业到相对要好一些。因此我觉得应该合并发动机厂所,留下两到三家,集中精力搞。至于厂所脱节问题,这就应该实现厂所结合。”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发动机问题直到新世纪仍然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么多厂,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又给整出个海军的燃气轮机厂。

    “杨辉同学,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坐在一旁的林老先生终于发话了,拍着桌子,他愤慨的指责到“什么叫科研力量分散,那是为了打仗准备的,集合到一起,苏联人核武器一来直接就没了,分散开来是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你这个八道”

    “那是以前,现在我们也有核武器,也能打到苏联,他们不敢使用,甚至连开战的几率都几乎不可能了,核武器大国开战那是世界毁灭。”杨辉反驳到这个国内还有些市场的论调,等到85年过后,这个论调在国内就没市场了。

    “那你提出的厂所结合是什么意思,你是要复辟特殊时期吗?你这个思想相当危险。”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