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五章 芯片的核心是人

第七十五章 芯片的核心是人

    第75章芯片的核心是人

    周主任果然没有让陈兵等太久,仅仅一周之后,他就组织了四机部、计划部门、特区等相关的人员,就英豪园区的项目,开了一次协调会。

    这种会,周主任肯定不会上来就定基调,而是让与会的人,先表述下自己的意见。

    四机部、特区都是在极力推进这个科技园区项目,发言的内容不用过多的表述。

    计划部门也从来没过反对这个项目,只是对这个项目提出了附加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进行合资,而且由中方控股。

    这种态度,其实并不算出格。这个时候的外资企业,如果目标市场放在内地,被要求合资控股是常态,最典型的例子包括了可口可乐在首都的合资厂,桑塔纳汽车在沪海的合资厂。这个就叫以市场换技术。

    除了这个比较常规的理由之外,计划部门还提出了两点要求控股英豪项目的特殊原因。

    第一个,就是芯片厂的特殊性,芯片是内地极为重视的先进科技领域,如此重要的领域,内地一向是由国资掌握的,采用内资控股的形式,其实已经算是开了特例。

    第二个,就是很多霓虹家电厂商,都对内地庞大的市场非常觊觎,东芝、索尼、松下、三洋,很多厂商都提出两内地设厂、然后再内地销售的计划,现在也都卡在中方要求合资的条款上,才没有落地。

    对待外商,需要公平公正,否则容易被外商病诟,影响对外招商引资的大局。

    等到各方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周主任才开口:“英豪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过去一年多,与内地的合作很愉快,也为内地做了很大的贡献。英豪公司的股东是爱国商人,虽然也是外资,但却是需要大力进行团结的外资。

    正因为芯片产业的重要性,才需要加速引进这些先进的技术,不能因为控股的要求,把主动愿意落户到内地的芯片推出去。

    至于电视项目,英豪公司也表示了,不会主动寻求在内地销售,完全可以按照出口创汇型企业的政策,允许其在特区设立独资公司。

    如果内地需要购买英豪的显像管、电视机等产品,完全可以走进口采购的审批流程,只不过到底是用外汇结算,还是用人民币结算,你们可以再去与英豪公司洽谈。”

    周主任挂的一直是顾问办公室的头衔,表面上并没有明确的职权,但周主任在公开场合表述的意见,从来不是他的个人顾问意见。

    与会的人都明白,周主任的这番讲话,是在给这个事情定调子了,是要求对英豪的项目彻底开放绿灯。

    至于电视机、显像管产品,英豪不主动寻求内销,内地采购走进口审批流程,就显露了政策的灵活性了。

    特区生产,人民币进行采购结算,却走进口审批流程,这不过是在堵霓虹家电厂商的口。

    不过如此cao作,英豪公司销售电视机产品获得的资金,却不能兑换外币,汇出国外,只能留在内地进行再投资。这个也确实是一般的外商不愿意答应的条件。

    英豪公司这次的项目申请,能够获得周主任的支持,最核心的原因,其实就是内地对芯片技术的迫切性,电视机项目则更多是受到了芯片项目的带动。

    而陈兵作为英豪公司的大股东,同时又是根红苗正的内地人,身份确实比较特殊,家人亲属都在内地生活,可信任的程度,也远高于那些真正的外资商人。只不过,这个原因,永远不会摆在台上。

    有了这次协调会,英豪项目的获批,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后续的不过是要走些流程而已,而且这些流程也肯定会被积极办理,高效执校

    特区3000亩土地,其实早就选好霖址,甚至很多三通一平的工作,已经在提前进行了。首都项目审批的事情一定下来,特区那面马上就开始全面的工作推进。

    特区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从头开始,平整土地,建设厂房,通水通电,都需要一个建设周期。何况,芯片厂的厂房建设,有诸多的无尘室等特殊要求,兴建的难度更高。

    现在的内地,还不是基建狂魔,即使英豪资金充裕,愿意砸钱加速建设速度,建设承包商愿意加班加点,这些项目真正投产,也要到下一年了。

    项目审批通过,陈兵在首都也没再多留,与周主任、王守武等人又深入交流了一番之后,就返回了香江。

    特区的园区需要周期,但香江的硬盘工厂筹备,就要简单的多。

    这个硬盘工厂,实质上还是一个组装厂,硬盘所需的磁盘片、微电机等核心部件,都要依赖进口。

    这也使得硬盘工厂的难度大大降低,香江在电子组装行业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徐风这一年多来,一直驻扎在特区,管理几个合资厂生产,这次也被调回了香江,主持硬盘厂的筹建工作。

    这个硬盘厂,并没有另选场地,建设新的工厂,而是直接把原本徐氏电子的几个厂房进行改建。

    这种改建,周期就能够缩短许多,按照计划,到了四季度,这个硬盘工厂,就可以开始正式的生产。

    到簇步,几个灯塔国的技术引进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陈兵在香江只做了短暂停留,处理了一些重要的公务,就与李世豪一起,再次飞往灯塔。此时,赵平也已结束了霓虹之行,先一步到达疗塔。

    这次三个英豪股东,再次齐聚灯塔,公开的行程是与RcA、迈拓签订正式的协议,但实际上,与RcA、迈拓的签约事宜,其实只是走一个流程,在陈兵飞赴灯塔之前,相关的协议细节,已经全部谈好了。

    而且,RcA是在卖家当、迈拓是在向微机硬盘市场进行试探,都没有要把这种签约,搞成很大规模仪式的意愿。这也与陈兵一贯闷声发财的思路不谋而合。

    合同签约的细节不用多表,走完这个礼节性的流程,陈兵马上就把精力转向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陈兵这次从灯塔国引入的诸多项目,最重视的自然是芯片项目。从RcA引进的这条生产线,已经比较老旧,只是为英豪公司打下一个基础而已。

    要想真的在芯片领域有所作为,英豪公司就必须快速的推出自己的产品,但芯片行业的专业性太强了,陈兵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技术能力并不够,必须要去挖专业的人才来统领这块业务。

    芯片产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双密集产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技术研发。而相对于资金还比较容易筹措,做芯片更难的,其实是技术与人才的积累。

    英豪公司在芯片产业砸钱的决心还是很充足的,现在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能够统领这个芯片业务的专业人才。

    其实,华人在灯塔国半导体领域的人才真的不少,只是这些华人专家,此时还都分散在各个灯塔国芯片厂商打工罢了。

    这批华人专家中,后人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以张仲谋为代表的tI系。

    tI全称叫德州仪器公司,张仲谋50年代就加入了tI,是tI的第一位华人员工。

    1972年张仲谋就升任tI的资深副总裁,成为tI的第三号人物。在张仲谋的带领下,一大批华人半导体人才都在tI工作过,包括了胡正明、蒋尚义、梁孟松、张汝京等等。

    历史上,1987年,张仲谋应邀回到宝岛,创立了那个着名的台积电。也把这些人才都带去了宝岛。

    此时是1982年,张仲谋还在tI公司,本来倒是一个不错的挖角对象,但陈兵知道张仲谋后世与内地彻底撕破了脸,因此对他并不感冒和信任,直接将他拉入了黑名单。

    tI系的其他半导体人才还很多,这些人陈兵自然都很感兴趣,但此时tI系的很多人都还年轻,工作经验还需要积累,陈兵并不急于下手。

    这次陈兵真正盯上的人物,是INtEL的于有澄博士。于博士同样是华人进入半导体行业最早的专家之一。

    于博士出生于沪海,后来赴灯塔读书,1967年博士毕业后,加入仙童公司,1972年转投INtEL,历任半导体工艺、晶体管产品策划等多项要职,最终升任了资深副总裁。

    英豪公司现在准备进军的领域是存储芯片行业,而INtEL公司,此时恰恰是灯塔国存储芯片的领导厂商。

    比较有趣的是,虽然INtEL的cpU业务一直走在全球的前列,但在在存储芯片业务被霓虹厂商击败之前,INtEL一直自认是存储芯片厂商,而不是处理器厂商。

    在INtEL工作多年,于博士自然有足够的能力,来领导英豪公司正在筹备的存储芯片业务。而且,更让陈兵动心的,还有于博士对内地的态度极为亲善。

    于博士并非一直在INtEL工作,1979年,他曾经短暂离开过INtEL,出来独立创业,只不过这次创业并不算成功,他才在1981年又重回了INtEL公司。

    而这次创业,就与内地关系密牵1979年,于博士非常看好微机的市场机会,创立了一家名为Videobrain的公司,生产计算机。

    Videobrain公司,主要的业务其实就在香江,针对的是华饶市场,那时内地刚刚改开,他就曾亲自前往了首都和广州,推广他的产品。

    而且,后来于博士也经常走访内地,甚至还曾担任过中芯国际的董事,前世陈兵与这位于博士曾有过几面之缘,虽然交往不深,但对他爽朗的性格,却很是印象深刻。

    感谢书友、的月票支持。

    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

    晚上应该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