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实业巨头在线阅读 - 144 一亿慈善-轰动港岛

144 一亿慈善-轰动港岛

    《1亿善款,香港首善诞生》

    信报的标题,似乎给人的第一感觉没什么吸引力,但标题下方,还写了100,000,000.00。

    无数的零似乎比标题还要更吸引人,引起了不少读者的注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香港是一座纸醉金迷的大都市,这么多的数字总是最能博人眼球。

    一亿港元,在香港是什么概念?

    香港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如果市值1亿港元,那可要在整个香港排名第87,如果用来投资,可以买下29%的长江实业股票,和合实业36%的股票,成为地产五虎任何一家大股东,即使是对英资财团,也可以购买13%的九龙仓股票,成为九龙仓最大的股东之一。

    而如果用来购买港岛的房产,则可以至少购置2000栋,任何一栋,都是一个收入很不错的中产阶层一辈子也难以企及的目标。

    香港现如今的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也就赚个2000港元,1亿港元,等于5万名工人辛苦一年的工资总和。

    “老板,《信报》还有没有了?给我来一份,再来一瓶饮料。”一名带着黑框眼镜的西装男走到一栋报亭前方,对着里面的老板说道。

    王东上班的公司,整个上午都在讨论这一亿善款的事,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后来又开始讨论陈志文的财富,直到老板突然出现,大家被挨了一顿骂后,才老实下来,而同事买的报纸,也被老板给借走了。

    作为办公室白领的他,倒也不是很在乎买报纸的钱,但香港报纸这么多,总不能每份都买吧,之前他一直买的是明报,这是看金庸带来的消费习惯,哪怕现在没新了,也一样。

    到了中午,就特意下来买一份信报。

    “来,这里还有最后几份,再晚一点就没了。”报亭老板龇牙笑说道。今天的生意很不错,报纸只要标题有噱头,就有很多人会来买报纸了,而天气虽然不如之前酷夏的时候热,但也还行,饮料也卖的差不多了。

    拿了报纸之后,王东找了一处大厦的阴处,便吃着面包饮料边看了起来。

    《信报》不只是用了头版来吸引读者,还有第三第四页,来描述整个香港的慈善历史,从几十年前的何东家族,到最近刚刚诞生的华港基金,香港历史上留下知名度的善款捐赠,都描述的一清二楚,何人捐赠、如何使用等等等等,以这一页报纸,足以看出,整个香港历史上,真正做善款的人基本上都是华人富豪,英资的也有,不过不是针对普通人,而是偏向与捐给政府部门、修建公共设施,里面的猫腻,懂的都懂。

    第五页则是详细描述了陈志文的商业帝国,从大家都知晓的和记黄埔,到远销美国的红牛饮料,以及一家员工数千人的美的电子公司、一家年贸易额破亿的星河贸易公司,以及这几年在工业地产领域非常出名的星河地产。

    美的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很普通,虽然销量也不低,但基本上没人在意,普通电器而已,能赚几个钱?

    而红牛则是很多香港人最关注的话题,这是香港乃至亚洲历史上最神奇的商业奇迹,一款本土饮料居然能够在拥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美国市场大杀特杀,走的还是高价路线,据说香港码头每天都有十几个集装箱运着红牛前往美国,一天的销量就破百万瓶。

    王东可是知道,一瓶红牛在香港售价2.5港元,这个价格在香港简直就是天价,连他这个白领阶层,也只是买过一次,特意留到一次跑步后再喝。

    别说,效果还真好,人立马就有劲了。

    这种暴利行业,数量还这么高,香港大众总算知道为什么一个年轻人,有能力收购四大洋行的和记了。

    “1亿啊!”王东想着自己的工资,有些叹息。

    【陈志文收购和记后还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做善款?看来真的是不缺钱,和记不对,是和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王东突然想到一点,自己应该想办法借着这个背后的信息来赚点钱了。

    只是和黄已经私有化了,那也只能买一些和黄旗下的子公司股票了,很多还处于非常低的低位了,特别是一些地产公司。

    信报上对和记黄埔最近的经营动向也有了大概的介绍,包括与长江实业的合作,大量曾经停工的项目再次启动,只是不知道和黄与长江的合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选了一会,王东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都城地产,这是一家在九龙有着不少地皮的地产公司,早年被和记收购,随着和记进入危机,加上地价暴跌,也导致了它几乎破产,现在长江实业接手不少项目后,停工项目已经启动,据说已经在开始预售物业了,不过股市之上仍然没有什么动静。

    确定目标后,王东将报纸一收,饮料罐扔到了附近的草丛里,转身便往着证券交易所的方向跑去。

    “一亿港元,好大的手笔啊。”长江实业公司内部一间办公室内,李嘉成看着报纸笑着说道。

    “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十年投入一亿港元,可能是第一年,也可能是最后一年,这差距,可就大了。”对面一人也跟着说道,他是长江实业的业务部门经理盛永能,也是长江实业内部,李嘉成最信任的人之一。

    “也对,以现在地产市场的情况,再过几年,和记黄埔的价值,足以让任何人眼红。”李嘉成叹息着说道:“可惜,要是我们当初能够收购就好了。”

    “陈志文敢收购和记,甚至后面还合并了黄埔集团与屈臣氏,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红牛饮料能够在美国市场大卖,每天产生的现金流足以让香港任何公司眼红,银行也是看重这一点,才默许和记被他收购,否则,不要说我们,就是地产五虎加起来一起收购,都不一定能成功,债权银行那边根本通不过,就算通过了,我们也会背负极大的负债,资金这么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也没能力来重启和记的那么多地产项目,最后极有可能被拖下水。”盛永能摇了摇头说道:

    “据我所知,陈志文在收购和记后,还额外从海外调集了3亿港元资金进入和记,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不与和记合作,陈志文也有能力短时间解决和记的负债压力,让和记的项目重新运转,资金重新流动。”

    “也在我预测之内,没有足够的把握,陈志文这个人不可能强行收购负债这么严重的和记,更不可能还在负债的时候就进行私有化以及合并子公司。”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有了足够的资本,就可以稳住和记,他与我们一样,看好地产市场与股市在未来的复苏,现在就只剩下等待了。”盛永能有些感慨的说道:“真要是地产市场恢复到72年底的状况,陈志文这一次的回报,就能赚几十亿港元了,香港历史上,可真是前所未有啊。”

    “可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李嘉成叹气说道:“如果我早生十年,十年前就有现在的资本,那绝对可以收购和记,甚至当年的恒生银行也不是不可能。”

    “是啊。”盛永能赞同道。

    “好了,不说这些没意义的事了。”李嘉成笑了笑,说道:“我们与和记的合作,现在有多少项目了?”

    “一共正在开发的有11个项目,还有16个项目还在商讨收购价格,和记那边要价有点偏高,我们还在谈。”盛永能回答道。

    “他们要多少?”李嘉成问道。

    “比我们的心理底价要高10%。”盛永能说道。

    “那稍微谈一谈,我们让个5%或者6%,先把项目拿下来再说,拖的太长,时间也是成本,还有,现在地价开始上涨,拖一个月,可能就不只5%了。”李嘉成想了想说道。

    与和记的合作,双方早就定下了哪些项目可以合作,随后双方再单独定下自己的价格后再重新谈判,这种模式自然是和记希望卖个高价,长江希望可以买个低价,于是谈了一段时间,几个成功,还有十几个未谈妥。

    “李生是担心其他华资也会进场凑热闹?”盛永能深理老板心,问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拉着和合实业一起,其实就是为了少一个竞争对手,再一个就是能够增加我们的运营能力,降低风险,但华资中还有很多其他地产公司,而和记手上的地皮太多了,我们现在与和记合作的,不过是一小部分罢了,还都是一些位置不算非常好的。”李嘉成无奈说道。

    “我倒是不觉得陈志文会在与其他地产公司合作。”盛永能说道:“和记手里还有很大地皮,这些可都是荒废着,以前祁德尊不舍得分享,但现在我们与和记的合作模式,以陈志文的聪慧,完全可以以同样的方式与我们或者其他华资合作,但现在连消息都没有,足以说明他没这个想法,他能提供的合资开发项目数量,应该只是为了能够稳住和记的现金流,只要能够保持这一点,对他可能就足够了。”

    “也是,就算一直不开发,剩下的大量地皮,等几年再开发也能多赚几倍的利润。”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看来他的思维跟英资一样,想着囤物业赚钱,却想不到,不停的快速开发新项目,利用银行资金快速发展,才是发展最快的方法。”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也未必,也许是有心无力罢了,和记内部可没有那么多地产开发方面的人才。”李嘉成说道。

    “也有可能,如果是这样,我们当初想着利用开发和记手上地皮来套利的计划,估计执行不了多长时间了。”盛永能有些可惜的说道。

    李嘉成道:“是有点可惜,但能够收购和记,又岂是一般人,再说,就这二十几个项目,开发好了,我们分个几千万也是没问题的,如果地价再涨一涨,上亿也有可能。

    太古在宝马山道赛西湖那块地谈的怎么样了?”

    “还在谈判中,太古的要价又退让了500万,但我觉得还是能压一压的,我想压到8000-9000万之间的区间。”盛永能说道。

    “那块地我还是很看好的,要稳妥一点。”李嘉成想了想说道。

    北角位于中国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虽然偏了点,但毕竟是在港岛,价值还是不低的,而太古集团在这里的一片地,面积高达86.3万尺,面积之大,在如今的港岛,可以说是非常罕见,如果拿下,开发成住宅,再加上他预估的地价上升,利润会非常高。

    “太古集团现在准备大规模开发太古城,急需资金,所以也表现的很迫切。”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太古城啊。”李嘉成无奈笑了笑摇摇头,太古城的地皮,绝对是香港第一住宅,位于港岛之上,附近商业配套很不错,离市区也不远,又靠海,面积又大,足有一百多万尺,但英资太古,居然不敢从银行融资,反而卖起了其他地方的地皮来为太古城项目筹集资金,赛西湖这块地就是因为这个才出售。

    “我听说,陈志文的地产公司星河地产,在太古城买了两栋楼盘。”盛永能笑了笑说道。

    “纯粹的投资,的确不错。”李嘉成想了想笑道:“如果他真这样,我们以后开发的楼盘,倒是可以第一个问他了。”

    “哈哈哈,也是,这样也能增加我们回本的速度了。”盛永能点点头说道。

    “尽快拿下赛西湖这块地,最近港府准备拍卖的地皮中,有好几块我也看好,资金这一块要周转快一点,不然我们就会错过很多好机会了。”李嘉成接着说道。

    地产市场的资金,只要周转的快,利润就越高,如同一笔资金,三年开发一个项目与开发三个项目,结果自然大不相同。

    “好,我会尽快拿下太古这块地。”盛永能点点头说道。

    香港的舆论再一次被炒热起来,丽的电视台与tvb也都在黄金时间挡的新闻中播放了此事,各家媒体又很快进行了转载,一些英文报纸也同样关注了此事,连港府的喉舌大公报也进行了褒奖的评价,将陈志文评价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代表,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慈善,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外界对于陈志文的华港基金还在不停的讨论,但陈志文却已没有在意,因为从美国来了一位他等待已久的客人-——菲尔·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