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玩转大宋在线阅读 - 七十一 西北风云

七十一 西北风云

    马上要跟这场跟西夏发生的战争,在种师道所认知的历史中并没有发生,历史上西军平定方腊后,就跟着童贯北征幽州,由于指挥失误,被辽军杀得大败。面对突然出现的这场战争,种师道失去了“先知”的优势了。西军中最善于城池攻守的就算是吴氏弟兄了,种师道先把他们二人派了出去,守住渭州与和尚源,保证了西军进可攻、退可守。

    刘延庆得知种师道突然带着怀德军北上,虽然有些奇怪,但是内心却很高兴,因为一到了京兆府,自己就可以明证言顺的接替西军了。于是也不怠慢,带着大队人马跟了上来。

    种师道带领人马急忙忙往北行进,走了两天,虽然没有得到任何锦衣卫的回报,但是碰见了前来送信的王进和杨志。种师道非常高兴,这两个人的到来可以让他了解到西北的第一手材料。

    王进和杨志见到种师道,刚要施礼。种师道阻止了他们,种师道说道:“王师傅,不必多礼。赶快给我说说西北的情况。”

    王进道:“大人容禀,今年也不知道西夏军发了什么神经,突然举大军入寇。这入寇的时间比往年要早2个月。西军主力南征,各地的留守被打了给措手不及。黄铎堡已经失手了,西夏大军号称10万之众,已经把延安府围起来了。”

    种师道问道:“西夏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王进道:“从围困延安府的人来说,至少有5万人马,反正比当年横龙川大战人多。”

    种师道问道:“西夏军有没有分兵?”

    王进道:“我从延安府杀了出来,一路南下,一直道京兆府,也未见西夏分兵。只是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种师道问道:“现在驻守各地的西军情况如何?”

    王进道:“按照大人南征前留下的计策,我西军都是坚守不出。高怀远大人把骑兵一分为三,第一路守卫渭州,第二路作为游击骑兵,专门sao扰西夏军队粮道,第三路军他亲自率领了3000多骑兵支援延安府。我就是趁着高怀远大人率兵冲进延安府支援的时机,反向杀出重围报信的。”

    种师道心里暗道:看来这个高怀远也不是智将。西夏要是真的出动了5万人马,那可以及说是起了倾国之兵而来,毕竟西夏也不不过百万人口,此时国内一定空虚。如果此时用围魏救赵之计,率领骑兵偷袭西夏国,恐怕西北就不会这么困难了。不过高怀远现在的选择也是不错的,果断分了兵,没有集中力量跟西夏军死拼。

    种师道问道:“既然我家兄弟和高怀远都在延安府,那么延安府应该是可以守护一段时间了。”

    王进道:“我从延安府突围到此出已经半个多月了,也不知具体情况。”

    种师道算了一下西夏入寇时间,恐怕的有1个月了。也就是说在湖州休整的时候西夏军就已经入寇了,可惜自己当时只是关注江南,忘了在西北打探消息的事情了。不过既然西夏已经出兵月余了,此时的消息应该传到东京了。于是他提笔给童贯写了一封信,信中阐明要害,希望西军能够接管和尚源的防务,以便万一西军失败,可以退兵四川。童贯也是知兵之人,想必不会阻拦。同时又通知刘延庆西北出事了,让他加快行军速度。

    种师道诸事安排完毕,见杨志还是有话要说。于是他问杨志道:“你有何话说。”

    杨志道:“我家杨掌柜(杨栓子)让我回禀大人,原本的苦力营都送到了渭州。后来行事紧张,我家掌柜的把苦力都押回了京兆府。如今京兆府有苦力10多万人了。我们的伙计全都在京兆府弹压。掌柜希望您能派一员大将前去坐镇,否则真的西夏军来了,这些苦力要是造反也是麻烦。”

    种师道一想这个这个杨志建议的非常对,于是道:“杨志你能骑马吗?”

    杨志道:“原本不会,但是从秀州押运开始,我就逐渐学会骑马了。这次在京兆府碰见王进师傅,跟他一路南下并未落后。”

    “好”,种师道赞道:“本官也赐你锦衣卫的百夫长职位,那个栓子升任河东路锦衣卫指挥使,以后你们二人可以直接跟王定六汇报消息。我让林冲带500骑兵跟你立刻赶往京兆府,以防不测。”

    种师道在西军中调兵遣将,西夏军没有闲着,他们的5万大军将延安府已经团团围住了。夏军的统帅是西夏国的晋王名叫察哥,先锋官时西夏的大将李良辅。让人惊奇的时随军的军师竟然时石宝。

    石宝自从乌鞘岭大战以后,单人独骑逃了出来。他本想逃到太湖投靠混江龙,没想到混江龙打折西军的旗号到处火并水匪,抢劫粮食。石宝想找方腊派到太湖的联络混江龙的使者王寅,找了半天根本没有找到,也不知是死是活。由于不知混江龙的底细,石宝没有贸然联络混江龙,只是抢了一个大户,得了一些盘缠继续逃窜。

    石宝还是心思缜密的,他料到方腊必败,所以跟们就没有往南逃。时迁又是认出了自己,他也没有往老家山东去投靠及时雨。想来可去的地方只有太行山的黑旋风,西夏国和辽国。澶渊之盟后辽国与宋国常年交好,也无法去投。他比较了一下黑旋风和西夏国,觉得只能去西夏碰碰运气了。

    西夏国此时是崇宗李乾顺当政,这个李乾顺是西夏的第四个皇帝,也是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对祖母和母亲都是汉人,所以他也崇尚汉族文化,他以汉法治国,开创了乾顺盛世。他对外又是左右逢源,借助辽国的力量除掉自己母后的梁式家族,对辽国称臣,又跟宋朝时而开战、时而议和,但是不论输赢最后都跟宋朝称臣,换取宋朝的岁币,当然宋朝为了面子称这种岁币为“岁赐”。

    经常跟西军作战,但是私下却贩卖私盐跟西军换取茶叶、丝绸、布帛。总而言之,在他的治理下,西夏国国立是蒸蒸日上。6年前横龙川一战,西夏损失惨重。但是那毕竟是在西夏国境外发生的,对西夏国内影响不大。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现在西夏国力恢复,满朝文武都想报当年横龙川大败之仇。只是他们也畏惧西军的骁勇,一直不敢出兵。

    石宝到了西夏也是举目无亲,盘缠也都花光了,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兴庆府居然遇见另外王寅!石宝一把拉住了王寅,道:“兄弟,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王寅看到石宝下了一跳,他几乎不敢认这个落魄的中年人了,上下打量石宝半天才认出来,道:“你是护国军师,你的扇子呢?”

    石宝苦笑道:“还扇子,我能活着就不错了。快给我弄些吃的吧。”

    “好,好“,王寅急忙把石宝让进了一家饭店。

    石宝面对桌子上的一堆rou食,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王寅看到石宝的样子道:“你多少天没吃饭了。”

    石宝吃了些饭食定了定神,道:“先别问我,圣公不是派你道太湖联络混江龙吗?你怎么到了西夏了。”

    王寅道:“我和庞万春交好,我们一起到了太湖。结果我们发现混江龙已经秘密接受西军的招安了。于是我根本没有跟混江龙见面,想到如果这就返回杭州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就跟着庞万春道夏国借兵了。”

    石宝道:“这西夏国主怎么说?”

    “哎呦,你小点声。”王寅赶紧示意石宝,然后警惕左右环视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才送了一口气。他小声地对着石宝道:“这里可不是咱们大宋,什么西夏国主的,说出去要杀头的!”

    石宝道:“怎么称呼他。”

    王寅道:“称他为大夏皇帝。这个大夏皇帝好生了的,夏国给他治理的国力蒸蒸日上,只是这里人烟稀少。就这个兴庆府,虽说是夏国国都,人口还不足10万。听说这个夏国人口不足100万。”

    石宝道:“大夏皇帝答应出兵了吗?庞万春又怎么样了。”

    王寅道:“我和庞万春开始跟大夏皇帝借兵,他们根本不知道咱们永乐政权是怎么回事,圣公给他们写的文书他们也不认。我和庞万春也没有办法。但是这个大夏皇帝也没为难我们,只是说夏国缺人,不让我等回去而已。”

    石宝道:“你们现在做什么营生。”

    王寅道:“西夏有个一品堂,专门给皇室做些家具、器物。我是木匠、庞万春是漆工,咱们的手艺岂是这些党项人能比的。我二人做到东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还赏了我一匹白龙宝马,现在我二人在一品堂做了个小官,也落得逍遥自在。”其实王寅不知道的是一品堂不仅是一个给皇帝采办货物的机构,还是受命于皇帝的情报机关,有点像种师道的锦衣卫。

    李乾顺赏赐王寅的宝马,是高昌国进贡宝马,能够日行800里。李乾顺之所以把这个宝马赐给王寅,并不是他多么喜欢王寅的那些家具器物,而是相马之人说这匹宝马的主人必然死于箭下,所以李乾顺虽然喜欢这匹白龙宝马,却是不敢骑。这回找到了机会赏给了一个“外人”。

    石宝有些恼怒,道:“你二人皆是我永乐朝的大将,居然在此苟且偷生,不觉羞耻吗?”

    王寅道:“那又如何呢?”

    石宝道:“需尽快借到强兵,否则圣公危矣。”其实石宝也不是真的对方腊忠心耿耿,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从杭州出逃,他只是想在这乱世中博取一份功名利禄,能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王寅道:“此地离杭州千里之遥,就是借到兵又能怎么样?”

    石宝道:“我一路走来,经过了秦凤路和永兴军路,发现那里的西军都去出征江南了。如果能够借到兵马,我等可以在攻取这两路。圣公能够在杭州称帝,我等就不能在京兆称王吗?”

    王寅道:“你竟然又如此想法,就不怕圣公震怒。”

    石宝笑道:“你要是忠于圣公,只怕也不会在这里做家具了吧。”

    王寅道:“圣公到了杭州变了,只是重用方氏宗亲,让我等好不伤心。”

    石宝道:“我若在西北成就事业,绝不亏待二位弟兄。再者说我只是想在京兆称王,又不是称帝。只要西北有变,就可以吸引西军北返,那时候也可减轻杭州的压力。”

    王寅道:“如今大夏皇帝都不信我,如何借的到兵马?”

    石宝道:“只要能够见到大夏皇帝,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可说服皇帝。”

    王寅道:“要想见到大夏皇帝,也是不难,三日后就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