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在线阅读 - 第六百四十六章 战俘工与阉工

第六百四十六章 战俘工与阉工

    金帐汗国幅员辽阔。

    最大的都城萨莱城,人口最高的时期,有将近七万人口。

    七万人口的城池,已经是当时很大的规模。

    修建了各色各样的建筑,从各国,以及前宋带走的大量的工匠,也导致萨莱城为当地最大的手工作坊基地。

    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有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们,他们没有自由,成为各台吉的奴仆,专门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如此密集的作坊,而人口却只有七万,也说明了社会分工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生产力有限,可就算如此,也让金帐汗国成为巨无霸的存在。

    虽然金帐汗国不缺少优秀的工匠,但是无法转化成自己的生产力,没有形成人材培养体系的循环。

    百年来。

    东边的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乃至东西察合台汗国的内战,最后帖木儿汗国的崛起,原本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的途径点,因为和东方经济贸易的中断,生产力大幅度下滑。

    不光经济遇到了问题,工匠们也日渐稀缺,不复当年的强盛。

    为了获得金钱和物资,金帐汗国的统治者们不得不依靠各地的藩属国的国王们,特别是罗斯公国,那里不但有自己的国王,还是有政权的国家。

    这样的藩属国,明明具备潜在的风险,可金帐汗国不得不依靠罗斯诸公国,为他们负责各地的税收,维持金帐汗国的稳定。

    西部如此,东部同样如此。

    亚美尼亚王国、格鲁吉亚王国、切尔克斯王国、哥特王国、克里米亚王国、克里米亚哥特王国和其他大小王国,只要他们继续表示敬意,金帐汗国的统治者承诺,这些附庸国的人永远不会并入金帐汗国。

    历史上。

    东部的哈萨克人,要在十五世纪中叶时期脱离金帐汗国,成为独立的国家。

    他们当时受到东察合台汗国的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的支持,从自己领地蒙兀儿斯坦的库齐巴什划出,供哈萨克人居住,基于此哈萨克人正式立国。

    东察合台也先不花二世,说起来又和如今追随大明打仗的沙迷查干颇有干系。

    历史上沙迷查干的父亲黑的儿火者,是东察合台的大汗。

    两父子为大明平叛入侵哈密的鬼力赤汗,鬼力赤汗是瓦剌分裂出来的一支势力,下毒杀害了大明在哈密所封的忠顺王安克帖木儿。

    当时正是帖木儿势力最强的时期,沙迷查干的父王为了自保,送了帖木儿不少的物资,以供应帖木儿西征,到了沙迷查干登上汗位的时候,因为和大明深厚的关系,不光频繁的官方往来,还有大量的贸易。

    而帖木儿已死,帖木儿汗国四分五裂,沙迷查干想借助明朝的力量,西征帖木儿汗国,恢复察合台汗国旧域。

    只是朱棣劝住了。

    朱棣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放任沙迷查干吞并帖木儿汗国,否则将会是比帖木儿汗国更大的威胁,所以朱棣告知要审度而行。

    不久,茶迷查干去世,他的弟弟马哈麻受大明册封承袭汗位。

    再后来马哈麻去世,他的侄子纳黑失只罕继续受明朝册封为汗,只是纳黑失只罕在位仅两年,就被其表弟歪思所杀。

    歪思自立为汗,也就是历史上的歪思汗。

    之后,东察合台汗国政局动荡,歪思汗同叔父失儿马黑麻之间为争夺汗位征战不休,但也是这段时间,才给了哈萨克人做大的机会。

    歪思汗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继续争斗。

    也先不花二世送给哈萨克人土地,不光是为了拉拢对方,也是为了安抚他们,以赢得汗位的争夺,可惜他很快死了,哈萨克人基于此,大肆吞并了也先不花二世的土地,借鸡生蛋复兴起来。

    今非昔比。

    沙迷查干王子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宣慰使,并且就在撒马尔罕地区周边的木鹿,也算是了却了沙迷查干王子“历史上”的心愿。

    但是呢。

    蒙古人西征,不光带去了东方大量的生产物资和工匠,还包括前唐时期在边地留下的成体系的制度和文化,从物质上和经济上满足了先进文明诞生的基础。

    所以那些原本宋朝时期,还处于蛮荒未开化的土著们,上百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同时也有了种族的观念。

    因此哈萨克人的势力,仍然开始了崛起。

    这个崛起过程,又建立在金帐汗国无法束缚地方的态势上,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

    火真的意外到来,在阿斯塔纳之地,以两千骑兵完败八千哈萨克骑兵,给予了哈萨克人沉重的打击,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战术。

    其实哈萨克原本属于中国。

    哈萨克在突厥语中就是“脱离”与“迁徙”的意思。

    他们的主体民族是汉朝时,点缀西域那片绿地毯之一的乌孙国。

    西汉初年,乌孙部落与月氏部落相继迁徙到祁连山一带,不久便为争夺领地大打出手,结果乌孙败北,首领难难兜靡战死,残部依附匈奴。

    汉文帝初年,被匈奴军臣单于抚养成人的乌孙昆莫猎骄靡卷土重来,击败大月氏,将一部分还没有来及逃走的塞种人与月氏人被收编,建立起自己的专属领地――乌孙王国。

    位列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军臣单于去世后,昆莫不再听命于匈奴,甚至还中断以往的进贡,双方关系急转直下,由此也埋下了乌孙在匈奴挤压之下转向汉朝靠拢的伏笔。

    汉朝建立西域都护,不光匈奴逐日归降汉朝,也成为西域最高的行政军事长官,乃至唐朝在西域的管理,算得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

    只是呢。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历史上不光交趾收而复失,西部和北部同样有大量永久失去的土地。

    从唐末算起,这片土地上已经好几百年没有汉人的身影,汉人要么被杀了,要么被当地同化。

    不过有一点无法改变的是,无论换成哪个势力上台,都要靠近东方文明,获得与东方文明的贸易,才能维持自生的经济发展。

    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可不是哪个国家能轻易达到的。

    所以哈萨克人建立王国后,把都城设立在阿拉木图,一直到俄国人入侵,近代以后,才把都城迁移去了阿斯塔纳,不光方便俄国的控制,俄国也在尽力阻断东方对哈萨克王国的影响力,正如西方列强在东南亚做的同样的事情。

    如今的俄国还是公国,金帐汗国的属国,金帐汗国的管控力在下滑,哈萨克人正是面对明朝的兵锋,并且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丹别尼烈与贾列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大明强大,我们应该投靠大明。”

    贾列克提议道。

    前次的惨败,有的人想要复仇,有的人审时度势,觉得需要依附大明。

    “大明比金帐汗国要更强盛,我们趁早归顺大明,能获得更多的好处,是聪明人的选择。”贾列克的提议,获得了不少人的赞成。

    “不能依附大明。”

    丹别尼烈摇了摇头。

    “为什么?”

    “金帐汗国正在衰变,我们可以站在金帐汗国的身上,让我们的部族扩大,勇士变多,而依附了大明,我们永无出头之日了。”

    丹别尼烈有野心。

    丹别尼烈身上不光有哈萨克人的血,还有黄金家族的血脉,他想要重复当年的光辉。

    虽然不敢与大明翻脸,可金帐汗国幅员万里,就算放弃了东方的土地,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提供他们生养,只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他有信心让哈萨克强大起来。

    “可是大明太强大了。”

    有些首领担忧道。

    汉人又来了。

    大明的旗帜插遍了不少的地方,连他们也有所耳闻,可耳听不如见面,大明到底有多么强大,他们心里并没有清晰的判断。

    所以得知瓦剌分裂出来的首领前来投靠他们,他们为了拉拢瓦剌势力,扩大自身的实力,才做出接纳阿占汗的决定。

    火真与他们的交战很快,离开的也快。

    并没有因为打败了他们的骑兵就留在当地,因为火真并没有实力管理当地,而且随着物资的短缺,火真为了规避风险,在当地一刻也没有停留。

    这样的局势,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

    “要不然我们西归吧。”

    有人提议重返金帐汗国。

    有个公国靠着吃金帐汗国的饭,不但从小变大,而且越来越有名气,已经成为了金帐汗国境内最大的王国之一,而且不受金帐汗国的控制。

    这么好的利益,谁不想要呢。

    丹别尼烈的提议,合很多首领的胃口,当老大总比当小弟要好得多。

    双方并没有因为不同的意见而大动干戈,一分为二,丹别尼烈带着部分首领往西而去,打算重返金帐汗国,贾列克则派使者去撒马尔罕拜见大明皇帝。

    ――

    撒马尔罕城有三类人。

    一类是明人,一类是本地雇工,一类是俘虏。

    这些年的征战,大明在中亚地区俘获了大量的战败俘虏,因为战败而被俘虏的战俘,大明并没有释放,而是成为了奴隶。

    大明很文明,并没有胡乱杀人。

    战俘们每日两顿饭,早上一顿干,中午一顿稀,晚上不吃饭,要睡觉也不干活了,还吃什么饭呢,他们天亮的时分起来干活,太阳落山归营。

    俘虏营区里严格的执行军事化管理。

    从辽东地区调来的阉工管事们,有发达的管理经验,为当地俘虏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看到这些阉工管事,俘虏们瑟瑟发抖,生怕自己步入后尘。

    辽东以违背道德为由,下令禁止高丽的阉工贸易,不过呢因为阉工的利益,高丽还有一些商行仍在从事,只是规模和体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戴红袖子的是阉工管事,戴白袖子的是俘虏工,戴蓝袖子的是战俘营监军,营区里一目了然。

    整个撒马尔罕地区,有二十余万的战俘。

    早上,战俘们吃完了手抓饭,只有阉工管事和监军们使用筷子,战俘们并不觉得受到侮辱,他们本来日常就用手吃饭和擦屁股,左手做什么,右手做什么,都有明确的习惯。

    倭国的监工们有单独的桌子,桌子上不光有米饭,还有咸rou干等美食,一边美美的吃饭,一边鄙视的看着战俘们,言论里认为这些人是未开化的猴子们。

    上午的时候。

    各营的俘虏营按照大明工局的安排,有的修建城池,有的修建房屋,有的去栽种树木,有的挖井,有的去铺路,有的去开荒,有的去挖沟渠,还有去湖泊上建造堰堤的。

    还有采石头的,采矿的等苦活。

    为了供应二十余万战俘的吃喝,亦力把里行省都要为撒马尔罕供应粮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考虑金州模式的便利性,撒马尔罕仍然坚持了这种方案。

    这些干活的流程,阉工管事们太熟悉了,他们比大明人都要有经验,知道如何控制奴隶们。

    五年的时光下来。

    撒马尔罕都城大变样。

    城中的各街各坊井然有序,因为原料的稀缺,城里并没有建造太多的楼房,反而用粘土和石头建筑了更多的土房子。

    有些富裕的百姓,特别是内地迁移来的人家,他们耗费不少的前从内地采买了白漆,在墙壁上刷了一层,让自家的房子看起来更整洁。

    为自家房屋的墙壁刷漆,成为了当地上流人士的标志。

    “每户人家几百亩土地,靠着奴隶工的基建,以及本地雇工补充生产力,迁移来的百姓们,日子过得并不比内地的百姓要差,只不过不如内地的繁华。”

    “臣已经向朝廷上疏,希望朝廷大力支持撒马尔罕的文体业的建设,例如戏剧院,歌剧院等,建筑设施容易,缺的是人。”

    七省总督胡广恭敬的站在朱棣身前,汇报撒马尔罕的成果。

    西域的歌舞在唐朝是出了名的。

    可那是唐朝时期。

    如今是大明。

    大明之前,西域早就衰败下去,连西域都是如此,更不提中亚西部的地区。

    朱棣点点头。

    他来的作用,最大的效果,是促进了西部七省和内地的融合,这是他作为皇帝的优势,其余才是平叛。

    那些不愿意接受王化的部落。

    既然抗拒文明,在朱棣的眼里就是野蛮人,既然是野蛮人,那就不要讲文明了。

    长子的那一套太慢了。

    朱棣喜欢干净利落。

    看了眼火真,朱棣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你小子,学坏了哈。”

    朱棣大笑道。

    听到张辅说的火真推倒车轮的故事,朱棣哭笑不得。

    一旁的火真腼腆的低着头,一脸的不好意思,像个孩子犯了错似的,更当年在北平一模一样,让朱棣越发的感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