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重生周隋之际在线阅读 - 063 杨坚建隋

063 杨坚建隋

    人总是乐于结交重义之人,正如崔澈所言,杨广看重的不只是闻喜裴氏的家世,更是裴秀甘冒风险为崔澈奔走的义举。

    翌日当值,裴矩不出所料的就任相府主薄一职,期间杨广也来找过崔澈,让他下值以后带上裴秀,自个儿也约了杨玄感、窦威一起吃酒。

    夜色深沉,赵文为二人打着灯笼,与崔澈一起扶着裴秀回府。

    也许是因为杨广折节下交,裴秀受宠若惊,在席间喝高了。

    回府之后又是一阵忙活,但与崔澈无关,满院子的奴仆、婢女,哪能让他去照顾裴秀。

    除夕的前一日,黄昏后各处官署封门。

    元日七天假期来临,崔澈却不想回府,可年节时候,也不方便投奔亲友,只得硬着头皮回去。

    果然,崔澈在祠室里,当着先祖牌位的面被崔昭容好一顿收拾。

    元日的祭祖,一如崔澈在冬至对崔季舒的承诺,大鱼大rou都招呼上,暗地里分了点餐食给尉迟炽繁在屋里偷偷祭拜家人。

    崔澈也收到了祖母在博陵的来信,告知他家中一切安好,也对他救了崔达拏的性命而大加夸赞。

    崔达拏被发配边远之地,却是去的幽州以北,途经河北时,多有故旧亲朋前来探望,崔澈的义举也为更多人所知。

    再怎么说也是博陵三崔之一,崔暹之子,又做过北齐驸马,崔达拏在关东经营数十年的人脉远非崔澈能比。

    而崔氏第三房经此一事,也将崔澈视为一房领袖。

    年后,崔昭容与裴秀既收拾行囊启程东归,崔澈送出城,崔昭容千叮万嘱,让他安生在丞相府效力,莫要再整那些吓唬人的事情。

    崔澈连连称是,得了潜邸之臣的身份,哪还用得着再去冒险搏个出身。

    临别之际,崔昭容热泪盈眶,崔澈也是红了眼睛。

    姑侄都清楚,经此一别,再难相见,裴秀日后受到杨广征辟,自会回到长安,但崔昭容却得留在闻喜照顾婆婆,至少在为她养老送终前,是难有再见的机会。

    结束了七天假期,回到丞相府的第一件事便是为杨坚起草,更改封国名字。

    西魏时期,杨坚之父杨忠领军平定随州等汉东之地,也就是后世的江汉平原,因功受封随国公。

    杨坚承袭父爵,封王时,自然便定了随王。

    但在杨坚看来,随字有随从、顺从之意,无论西魏、北周,国祚都很短,若自己再定国号为随,岂不是说明也是个短命王朝,晦气得很。

    索性将隨(随字繁体)去了走之底,成了一个隋字,这个字并非杨坚硬造,在此之前,便常常用做了隨字的简写。

    因而,随王也就成了隋王。

    小皇帝下诏,改元大定,但这個年号注定长久不了,杨坚已经做好了篡国的准备。

    二月初四,杨坚不仅是接受了此前拒绝的相国、百揆、九锡,又笑纳建台置官的封赏。

    所谓建台置官,即杨坚能在自己的隋国建立朝堂,封设百官。

    同时,诏进王妃独孤伽罗为王后,世子杨勇为太子。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大家也别忙活别的,都跟着劝进吧,澈哥儿也在茫茫表忠的人群中。

    开府仪同大将军庾季才好观天象,以本月甲子大吉为由,劝谏杨坚于当天受禅。

    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也随之附和,杨坚于是将建国之日就定在了二月甲子。

    甲子日当天,小皇帝受群臣逼迫,下诏逊居别宫,把宫城给让了出来,命太傅杞国公宇文椿捧册,大宗伯奉皇帝玺绂,禅位于隋。

    杨坚受册、玺,改服纱帽、着黄袍,入御临光殿,服兖冕,如元会之仪。

    改元开皇,大赦天下,命有司奉春册祀于南郊,随即又命杨勇岳父元孝矩往洛阳与杨勇交接,崔澈年前就起草了文书送往洛阳,但杨勇总领北齐故地,不可能说走就走,安顿诸般事务便忙碌到了现在。

    杨坚篡国后,废除北周六官制度,恢复汉、魏旧制,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

    隋初五省,尚书省下辖六部,总领庶务,也就是具体干事的。

    内史省执掌机密,负责决策。

    门下省具有审核的职责。

    至于秘书、内侍二省职权却要轻了很多。

    秘书省负责书籍校藏与管理,内侍省为宦官机构,主要负责内廷的各类事务。

    杨坚再建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司统职。

    又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以酬勤劳;特进至朝散大夫共七等散官,以加文武官员中有德声之人。

    门下高官官由侍中改为纳言。

    杨坚既然已经篡国,昔日的丞相府,如今的相国府自该罢黜。

    相府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府司录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不久又废除内史监一职,让虞庆则与相府内郎李德林共为内史令,以内史令为内史省主官。

    而崔澈则与刚入幕府不久的裴矩一道进了内史省,为内史舍人。

    裴矩虽然顶着个主薄的名头,但终究是错过了杨坚初掌权的创业风口。

    内史舍人为内史省的属官,包括崔澈、裴矩在内,共有八人,为正六品上,相较于崔澈此前三命,即七品的记事参军,无疑是大跳步,他拢共也才当值小半年,要不怎么人人都想着劝进。

    崔澈辛苦奋斗,终于在十二岁时坐上了正六品上的官位,年俸1000石。

    但也比不得杨广会投胎,杨坚建国以后,即封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

    崔澈对于自己的安排,自然是暗喜于心,他当初虽然没有拜在李德林的门下,但这些年没少与李德林来往,倒不是封德彝的关系。

    李德林也是定州博陵安平人,与澈哥儿是同乡,澈哥儿的堂伯,也就是崔达拏的亲伯父崔谌,在李德林还未发迹前,便与他成了忘年交,当时正是博陵三崔风头最盛的时候,崔谌却一点也不顾及地位差距。

    顶头上司是世交长辈,往后的日子自然舒心。

    但即将出牧并州的杨广却以总管府长史一职邀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