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在线阅读 - 第645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

第645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

    宋尚才刚刚并非托大,在获得许可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套过载不大,但却可以把飞机所有cao纵要素都占满的飞行动作。

    仅仅过去了大概十几分钟,便基本摸清了这架飞机的cao作特征。

    虽然达不到飞控那样完美的程度,但按照起飞前的方案进行正常试飞科目肯定是没问题。

    “报告指挥中心,可以开始飞行测试。”

    无线电中沉着冷静的声音,以及雷达上已经恢复正常的飞行轨迹,都让这里的众人松了口气。

    “收到!”

    坐在雷达显示器前面的指挥员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两个字。

    这次飞行的测试科目在起飞之前就已经被试飞员背的滚瓜烂熟,而且几个核心项目的关键航线数据已经被录入了飞行计算机之中,所以无需再像以前那样,每飞一个动作都需要向地面进行确认。

    因此,就在刚才报告情况的同时,宋尚才就已经把油门杆收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开始一点点试探左边这台发动机的飞行边界。

    6000米高度,无论超音速还是亚音速,平飞其实都没什么好测的,主要还是看在一些实用工况下,还能够维持多少性能。

    因此飞机很快就在他的刻意cao纵下进入后面的一项项试验科目。

    很快,机舱里面的宋尚才就从转速表的数字上感受出来,在进气状态遭到破坏的时候,左侧的指针明显比右侧更加稳定。

    要知道,AL31F本来就是以高适应性和耐受力而闻名,而这涡扇10甚至在这方面的表现都还要更好……

    当然,循序渐进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像是大侧滑角,还有大迎角这类比较逆天的数据,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次飞行过程中就去测来。

    首飞嘛,项目主要以浅而全为主。

    而且以现在这個结果看,以这架飞机目前单发涡扇10的状态,很可能测不出真正的极限——

    之所以要保留右边的AL31F,本来是要当个保底。

    这样万一测试发动机在天上出了点什么事,也不至于失去全部的动力和电力,还能把飞机带回来。

    这也是各国测试新发动机时候的通行做法。

    然而从本次试飞的状态来看,宋尚才基本可以肯定,那台保底发动机限制了这架飞机的上限……

    “只有等到把两台发动机全都换成新型号再说了……”

    他的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报告指挥中心,6000米高度测试已经完成,准备爬升至下一测试高度。”

    仍然只是例行的报告,因此在说话的同时,他就已经后拉cao纵杆,让飞机拉起机头开始爬升。

    “收到,注意燃料消耗情况。”

    无线电中传来塔台的回应。

    本来按照计算,带的轻油应该是够完成测试科目的,但如果要是什么都能算准,那也就用不着试飞了,所以该在天上小心的地方还是要小心。

    很快,飞机便跃升到了8000米的第二个测试高度。

    这一次,宋尚才明显更加轻车熟路,跟6000米时候相同的几个科目,只用了跟之前相比差不多一半的功夫便完成了。

    然后自然是8000米、10000米……

    歼11的理论最大升限在2.3万米上下,但涡扇在高空环境下从原理上就不比涡喷,所以二代机的最大升限基本上是真能飞到而且有实战意义,而三代机的最大升限则相对比较虚,尤其是中央升力体类型的设计更是如此。

    所以,按照计划,这次试飞最多只会进行到实用升限,也就是18000米就会中止。

    不过。

    就像上面所说,如果要是什么都能算准,那也就用不着试飞了。

    当宋尚才cao纵1010号机来到16000米高度的时候,他便发现,这架在他手中原本已经愈发得心应手的飞机,又一次不听使唤了……

    而且比最开始还要严重得多。

    维持平飞倒是还没什么压力,但只要稍微做个大点的动作,飞机就会进入各种奇怪的姿态。

    虽然后面还能改出来,但这个情况,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下去了……

    于是他当即换回了最开始的安全模式。

    解除安全模式甚至需要输入一串密码,但切回去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了。

    飞机的姿态很快恢复了正常。

    宋尚才这才发现,重新开启飞推一体化控制之后,左侧发动机的转速骤然比刚才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在16000米的高度上,左侧的涡扇10在同等油门开度情况下,推力比另一台发动机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指挥中心,16000米高度包线无法测试,目前判断是两侧发动机的推力差距太大。”

    勉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之后,他深吸一口气,在无线电中说道。

    试飞过程,谁也无法判断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只要验证机或者原型机离开地面,那就是试飞员最大。

    因此,无论是常浩南还是何明,都不能、也不会去干涉宋尚才的决定。

    更别提飞行指挥员了。

    “收到,准备返航。”

    虽然原定的测试科目还有两个高度没有进行,但作为新机新发的首次升空测试,现在显然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再者说,没完成那两个高度又不是因为发动机不行,而是因为太强……

    一阵欢呼过后,一名负责档案文书工作的技术人员悄悄凑到常浩南旁边:

    “常总,这试飞日志……要怎么写?”

    后者一愣,旋即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这都算是一次试飞意外中止。

    照理来说算是发现问题,要开后续的故障分析会。

    但这次的情况……显然跟以前出入比较大。

    “如实写就行,但是没必要那么死板。”

    稍作思索之后,常浩南回答道:

    “在情况后面注明一下,说中止原因是测试发动机性能太强,难以维持验证机平衡,就行了。”

    颇有一种大学时代把篮板扣碎,然后表示可以赔偿,但学校必须通报批评并公示一个月的既视感。

    对方当即会意,点了点头之后,便不再言语。

    刚才的试飞过程虽说时间很长,但其实一直都在盛京周围空域转悠,并不会飞远,所以要返航的话其实也快。

    因此,除去必要的飞行指挥人员之外,其余人很快便离开控制中心,准备按照惯例去迎接凯旋的飞行员。

    罗时大原本跟在最后面,但看到不远处的何明,遂快步上前来到了后者旁边:

    “我说小何,这浩南同志看上去年纪肯定不到40,等这个项目做完,大概就要成咱们国家最年轻的院士了吧?”

    “呃……”

    听到这番前半段离谱到家,但后半段又有点合理的判断,何明一时间有些不知道从何开始接话。

    好一会后才回答道:

    “常总嘛……我估计肯定会是咱们国家最年轻的院士没跑。”

    “但是他现在……才25岁,把整个涡扇10做完,满打满算也绝对超不过30……”

    他本来想说不到40岁的院士还有可能,但不到30岁的就太离谱了。

    但这两年跟常浩南有关的事情本就离谱到家,也不差这一件,遂又把笃定的话给憋了回去。

    而旁边的罗时大猛地感觉哪里不太对——

    常浩南这几天一直穿着身老土的工装,又不太顾得上修边幅,所以他一直觉得对方是个三十五六岁但外表年轻的青年才俊。

    结果人家今年才二十五,还算少年英才……

    那十年前就是十五岁……

    显然,他刚才的推测好像出了点差错。

    “浩南同志今年二十五……那现在这个版本的涡扇10最开始……不是他负责的?”

    罗时大面色有些古怪地问道。

    何明直接摇头:

    “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是啊。”

    罗时大直接就惊了:

    “那他刚开始负责项目的时候岂不是个小孩?”

    “两年半以前的话……就算二十三,应该也不算小孩了吧?”

    此时何明的注意力已经在远处那架不断降低高度的飞机上了,回答完之后便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留下罗时大一人在风中凌乱。

    “真就两年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