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朕非汉废帝在线阅读 - 第462章 孔家人算老几?!挡朕的路,

第462章 孔家人算老几?!挡朕的路,

    刘贺听完之后,脸色一愣,险些笑出声来——不是高兴的笑,而是自嘲的笑,他笑自己愚蠢和大意。

    自己竟然将这些难缠的人忘掉了。

    绕了这么一大圈,终究还是绕回到了曲阜的孔府前。

    刘贺既然要抢夺儒经的解经权,那是绕不开孔氏的。

    “王傅,你不如一开始就先说这三个字,朕也就不用记那么多人名了,简直空欢喜一场。”刘贺刻薄地摇头说道。

    “老夫老啦,只不过是想多教一些东西给陛下,陛下恕罪。”王式毫不在意地说道。

    “那再有劳王傅解释一番,和朕说说如今的孔家是一个什么情形吧。”刘贺无奈地说道。

    这一次,王式没有托大了,而是干脆利落地说了两个人的名字。

    刘贺听罢,只觉得一阵头痛,这两个姓孔的人,是一个比一个不好对付啊。

    在来到大汉之前,刘贺就知道孔家在大汉拥有超然的地位。

    或者说,正是从大汉开始,孔家才一日尊崇过一日,而这种尊崇往后整整持续了两千年。

    昔日,太史公写《史记》的时候,将人物的传记分为了本纪、世家、列传三种。

    本纪记帝王之事,世家记诸侯之事,列传记名臣名人之事。

    从世俗的身份来说,孔子最高也只是当过鲁国的大司寇,仍然只是人臣。

    但是,太史公却认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所以孔氏比寻常的诸侯更显赫。

    所以,在《史记》当中,就有了《孔子世家》,而非《孔子列传》。

    之后的两千年里,诸侯帝王之家起起伏伏,惟有孔家延续两千余年不倒,再次证明太史公的真知灼见。

    当然,孔家不倒不仅因为才学高,也因为有些孔姓子嗣太会见风使舵,太会写降表。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今日的大汉,孔家还没有出现过这种不肖子孙。

    此时的孔家在地位上还没有达到顶峰,但是对经学和儒术的影响却又正处于最强的时候。

    毕竟,距离孔子那个时代还不远,孔家因为其特殊的地位,在解读经意上有天然的优势。

    况且,和后世孔家的“徒有其表”不同,现在的孔家在读经这件事情上,可是出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大儒啊。

    而王式提到的这两个人正是大儒中那最大的两个——孔安国和孔霸!

    孔安国是孔子的十世孙,孔霸是孔子的十二世孙,但是二人并非祖孙关系,而是叔祖和侄孙的关系。

    孔霸的爷爷孔武是孔安国的兄长。

    今年,孔安国已经八十多岁了,而孔霸才五十有五——正是壮年时。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是由孝宣皇帝给孔家封的关内侯——褒成君。

    第一个褒成君正是孔霸,当时,孔安国已经作古了。

    但是去年年底,刘贺直接就将孔家封成了列侯——褒成侯,因为孔安国还在,第一任褒成侯就落到了孔安国的头上。

    刘贺记得非常清楚,在原来的历史时间线上,孔安国应该是在去年死的吧?!

    “王傅,这褒成侯今年是何年纪了?”刘贺带着一丝侥幸问道。

    “算下来,今年已经八十二三岁了吧。”王式掐指算道。

    在儒经解读这件事情上,活得久就是最大的本钱——同辈死绝了,后辈不敢得罪,地位就超然了。

    就像后世许多有矛盾的大儒,后死者到先死者的灵堂上起舞,死者也是无可奈何啊。

    “褒成侯这么老了,会不会已经……”刘贺犹豫了片刻才说道,“会不会已经死了?”

    王式皱了皱眉,他看到了天子脸上的期待,误以为后者是在咒孔安国早薨,不禁摇头。

    天子此问,未免太孟浪阴毒了一些吧。

    “褒成侯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了,身体也一直不好,许久没有离开过曲阜了,但微臣并没有收到丧讯。”王式回道。

    就算不谈孔安国在儒林中的地位,他此时已经是天子所封的褒成侯了,如果薨了,是要立刻上奏朝廷的。

    “王傅,有没有可能褒成侯已经薨了,只不过路途遥远,丧讯还没有传来而已?”刘贺仍然期待地问道。

    “陛下!咒人暴死不似仁君!”忍无可忍的王式出言向天子进谏。

    刘贺也意识到自己的嘴脸有些可恶,连忙干咳两声,恢复了天子的威严。

    “朕只是担心褒成侯的身体罢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刘贺找了一个理由,半真半假地搪塞了过去。

    “那倒是老臣妄揣圣意了,陛下莫要担心,老夫不久前刚刚收到孔霸的来信……也提及了褒成侯的身体。”

    “去年先帝大行之后,褒成侯确实也病倒了,而且一度危重,粥水难下,原本已经危在旦夕。”

    “没想到后来连喝了几日的清茶,竟然有好转,信中说褒成侯年前就能下地了。”

    “陛下,这喝茶的法子是您想出来的,倒也算是救了褒成侯一命。”王式说完,又喝了一口茶,不停地砸着嘴。

    刘贺心中是有苦说不出,当年为了让百姓接受喝茶的习惯,他派禹无忧们处处散播“茶可以包治百病”的说辞。

    没想到,这孔家人竟然也信了,而且还歪打正着地让孔安国这个该死之人,又活了过来,成了刘贺最大的对手。

    刘贺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打碎了牙和着血往下咽啊。

    但这也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身为天子的刘贺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天下大势。

    许多事情的走向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变了,许多社会条件也变了。

    这意味着刘贺将要面对的情况会越来越复杂,而他对天下大势的把控也会越来越弱。

    “王傅,如此说来,这褒成侯也会来长安?”刘贺有些低落地问道。

    “想来应该不会,毕竟大病初愈,又已经是耄耋之年,应该不会擅动了。”王式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听到此处,刘贺的心思稍稍安定了一些。

    实在是这孔安国的名望和才学太高了一些,起码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在孔子的子嗣当中,才学最高者莫过于大汉的孔安国和大唐的孔颖达。

    旁人只能成为大儒,孔安国是配得上一声巨儒的称呼的。

    只要这孔安国不在长安城露面,刘贺身上的压力小许多。

    “王傅,再与朕说一说,褒成侯的地位为何如此尊崇。”刘贺再次问道。

    “褒成侯精通各经,十六岁就给着伏生学《尚书》,后来又跟着申公学《鲁诗》。”

    王式这第一句话,就让刘贺的后脑勺更疼了,脑瓜子仿佛要裂开了一样,炸着疼。

    光是孔安国的这两个老师,那就是传奇人物——不只才学高,而且辈分更高。

    伏生和申公都是战国时期的人,秦统一六国之前,他们就开始学儒术了。

    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禁止儒术,他们才各自散去——伏生甚至当过始皇帝的博士官。

    有秦一代,儒经不现,儒术险些断绝。

    孝文帝时,伏生诵读《尚书》,天下才得观《尚书》;申公解《鲁诗》,天下方能有《鲁诗》。

    没有他们二人,天下恐怕也就没有《尚书》《鲁诗》这两经了。

    孔安国能和他们二人学经,可见辈分高到了什么地步。

    同为伏生弟子的晁错足足比孔安国大了五十岁——那可是孝景帝时期的人物了。

    硬要算师承的话,孔安国比董仲舒还要高一辈,比天子更四辈。

    “简直是个老怪物。”当然,这句话刘贺只敢在心中暗骂而已。

    “如此说来,在经学师承当中,孔安国比夏侯胜的辈分和地位更高。”刘贺问道。

    “正是,不仅如此,孔安国还在校订古文经,听说已经大有所成了。”王式说道。

    所谓古文经,就是用六国文字写就,藏在民间躲过秦火的儒经。

    今文经,则是大汉儒生口耳相传,以通行字体隶书写定的儒经。

    二者内容上有所不同,又可以相互映证。

    孔安国要校订古文经,几乎是以一己之力重新开创一个经学流派。

    虽然这古文经到后汉才会被重视,但足以看出孔安国经学造诣的深不可测。

    幸好这老家伙病重来不了长安,否则再多几个刘贺也不大可能是对手。

    “孔霸此人又如何?”刘贺问道。

    “其父孔武在孝文帝时出任过大将军,他虽然师从夏侯胜,但自幼就通晓经意,应该不会听夏侯胜的劝阻。”

    孔霸的名声虽然没有孔安国那么响亮,但是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汉宣帝曾经请他当丞相,但他却拒辞不就。

    能被孝宣皇帝选为丞相,经学造诣不会低的。

    “王傅,如此看来,此次辩经,孔霸就是儒林的扛旗之人了。”刘贺皱眉问道。

    “陛下圣明,孔霸如今五十有五,正是壮年,经学造诣最为精湛,是陛下的强敌。”王式点头答道。

    刘贺沉默了下来,与王式讨论到此处,许多事情就呼之欲出了。

    那些将会出现在石渠阁中的大儒们,终于全部露出了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