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言情小说 - 步步凤华在线阅读 - 308 灭亲

308 灭亲

    儿子到底是在衙门里混过的,还懂得些门道,程绍美不由抹了抹眼泪,生出了一丝希望。.`

    因着是皇亲国戚,关在牢里未搜身也未受辱,程泽连忙告诉父亲银票在何处收着,又从怀里摸出一沓来塞在父亲手上。

    程绍美揣着银票出了应天府大牢,跟着来的小厮是卫国公府的人,他也不敢再用,忙打了回去,自出到街上一番问询,倒真让他找到了门路。

    讼师爱的就是出名,程家既能许大钱,这案子又是公审,必定能出名,何乐而不为,不久,他就经过中人寻到了一个中年讼师,口若悬河,给他讲了中的“七杀”,说是前四种自然必死无疑,但朝廷也有几不杀,比如“无故夜入民室者杀之无罪”,又有“丈夫当场杀死jian夫****”无罪等等,至于误杀、戏杀、过失杀等三种,都罪不至死。误杀,是指杀了不想杀的人,如两人斗殴,误打死了旁观者,殷律规定只处流三千里。

    程绍美寻思,这误杀儿子便有些靠得上,忙付了定钱,与讼师落了契,便请他到大牢内见人。

    那讼师言犹未尽,又给程泽父子列举了误杀,过世杀等实例。.`说,群殴时误杀了自己人,只处三年徒刑,便是伤了他人性命,一般只处流刑。过失杀,是指未料到自己会致死人命,如有人打猎时瞄准动物放箭,却射死了刚好路过的人;又如搬动重物,不小心落下来砸死了人。这些情节在殷律中表述为“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致人死亡的,都不处死刑。

    父子两个听了,信心大增,尤其程泽,抓住讼师的手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时说自己是误杀。一时又说是戏杀,一时更说不关自己的事,抓而挠腮,把当时的情景老老实实讲个一丝不漏。

    讼师瞧他卫国公府的嫡亲。便狮子大开口起来,张口要了个大数字。

    程泽寻思贪墨下来的银子恰好正够,若能保住性命,倒可图东山再起,狠了狠心。竟也不还价,只说:“你要了这个数,不将我辩个清楚,日后却休想善了。”

    讼师心想,若辩输了,你就是个死,且是皇上皇后要你的命,谁还敢来与我为难,便也笑嘻嘻应了。

    程绍美即出来与讼师落了契约,只说保下儿子的命来。另还有谢。

    再说那干青皮也是有家人的,这案子若连程泽都要死的话,他们一介平头百姓则更要人头落地。.`这些人本是将军坊一带的街坊,与程绍美寻摸到一处,凑了点银子合伙又另请了个讼师,只望死的那头无有苦主,能在公审中把案子争下来。

    仪鸾卫耳目遍布京城,这些人的一举一动自然瞒不过上官攸,上次阮岳的事火候没能掌握好,其中好似被人掺加了几笔。他也有愧于皇后,这一次便格外上心,时刻将消息传报到宫里。

    对于程泽这个人,凌妆深恶痛绝。恨不得要了他的性命,平白无故的要他死总归不是个事儿,这次有了杀鸡儆猴的理由,怎肯放过,当即着军知院彻查程泽有无其他罪过。

    军知院是什么手段,一来二去的。没两日就把程泽在工部的丑事都查了个水落石出。

    凌妆央了容汐玦,既然当初有大理寺的人在场,就从大理寺找出两个词锋最为凌厉的人过去做陪审官。

    这一场官司还未开打,已经享誉京城,卫国公府那一场蹴鞠相亲宴也悄悄取消。

    公审那一日,应天府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比大节里赶庙会还要热闹。

    讼师词锋虽犀利,怎么敌得过大理寺刑名官,且作证的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程泽杀人一案未结,贪墨又现,谁也不信他是个好人,堵在衙门听审的恨不得立刻判了这伙人死刑,谁还管你是误杀过失杀。

    宁德郡王主审此案,面沉如包公,惊堂木拍得啪啪响,见程泽死活不认,一副无赖模样,怒从心起,心想反正帝后都要他的命,显见没有半点情义,既做到这份上,何不更解气些,遂传了笞刑,程泽一伙被打得遍体鳞伤,有一两个吃不住苦先自招了,程泽则咬牙坚持着,打到晕了过去,宁德郡王只得暂命收押。

    程润扶着程绍美看了一场,程绍美已气急痰涌,亦犯了病症,口歪嘴斜,太医来看了,针灸一番,说急需静养,否则便会风痹不起。

    程润要侍奉汤药,这大牢里便断了来探的人。

    狱卒们见没了好处,宁德郡王的做派说明了一切,便将这一伙都看做了死人,丢在次等的牢房里,身上的伤更无人过问,其中苦楚唯有天知道罢了。

    不两日又过了一次堂,几位审官凶神恶煞,青皮们基本就招了,程泽背上痛得半死,丢在腌臜至极的地方,夏日多虫,将他咬得苦不堪言,活着比死了还难受,举目四周,亲人亦不见一个,再也抵受不过,便也画了押。

    初审判决下来,为秋后斩立决,丢入死牢,只待刑部复谳之后呈皇帝勾决。

    应天府又布了公文告示,四处张贴。

    初夏,中都城多雨,晨起的时候太阳还露了个脸,到了午间,已是阴云密布,铺天盖地的雨潇潇而下,京城内外,皆笼罩在迷蒙的雨雾中。

    西定淮门外,城墙根左边立着一个老旧的布告栏,虽然年头已久,官府却是时常修葺的,故此栏头瓦楞子上还覆着齐全的青色瓦片,几个入城赶集不及回家的农人无处躲雨,就挤在布告栏下头聊以遮头。

    扁担和挑篮子横七竖八地歪在墙根下,檐头的雨滴打在泥地上,溅起小水花,见天色一时不能放晴,有人索性从怀里摸出干粮,接了雨水就大嚼起来。

    几个男人中,站着一个面带菜色的年轻妇人,看模样不过十几岁,两颊额头长满了暗疮,沉暗晦涩,头上虽包着布巾,却好似许久未洗,暖湿的雨气一逼,传出阵阵馊味。

    啃干粮的人受不了,悄悄挪远了两步。

    余人候雨无聊,也免不了打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