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在线阅读 - 第463章 李从荣谋反案

第463章 李从荣谋反案

    【李从荣谋反案】范延光临走的时候,李嗣源为他设宴饯行。君臣二人这顿酒喝得很沉闷,多次欲言又止,长吁短叹,涕泪横流。送行如同送殡,彼此心中都有一种预感,今日之别便是诀别。最后,李嗣源说道:“你今天就要离我远去了,有什么建议的话,应该毫无保留地告诉我。”范延光犹豫许久,终于谨慎地说道:“军国大事,但愿陛下能多跟群臣推心置腹,不要偏听偏信一群小人的话。”据史料记载,范延光口中的“小人”指的是宦官孟汉琼、王德妃。这是令人费解的记载,因为范延光正是走了二人的关系,才得以逃出朝廷的,而在临行之际,又告诫李嗣源对二人多加提防。随后,君臣二人洒泪分别。至于康义诚,他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俊杰,政治嗅觉灵敏,毫无底线。他是沙陀人,最初效力于李克用,之后效力于李存勖;“明宗入魏”时,他恰在李嗣源军中,于是在李嗣源面前竭力指摘李存勖的过失,怂恿李嗣源起事,李嗣源称帝后,他便成了李嗣源的心腹。如今,他眼见逃离无望,就主动向李从荣靠拢,把儿子派到李从荣身边,为李从荣效力,以求在李从荣登基后,能再次以“从龙功臣”的身份免遭杀身之祸。长兴四年,5月,“圣体不豫”,第二天就好转,“翼日而愈”;6月,“复不豫”。11月16日,“不豫”;17日,“大渐”。帝国的三大重臣来广寿殿问候起居,探视病号。他们是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王李从荣;枢密使朱弘昭、冯赟。在他们面前,是几近昏迷的李嗣源,他最宠爱的王德妃伺候的病榻前,伏在他耳边说道:“从荣来了!”李嗣源垂着头,对外界的刺激没有任何反应。王德妃又道:“弘昭等人来了。”李嗣源仍然没有任何反应。李从荣等人告退,他们前脚刚走出广寿殿,就听殿内传出一片哭声。李从荣努力压制着内心的狂喜,“死了,死了,一定是死了!”回元帅府,李从荣急忙召集幕僚,商量下一步的计划。现在的情况是,满朝文武都支持李从厚即位,然而李从厚此刻正坐镇魏州,不在京师。李从荣和他的狗头军师们一拍即合,制定了武装夺权的计划,因为在他们看来,朝里的这些“jian臣”一定会封锁皇帝驾崩的消息、秘不发丧,然后快马加鞭到魏州迎请李从厚,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赶在李从厚到京师前,控制朝廷,胁迫群臣拥立自己柩前即位,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当然,在此期间,这些“jian臣”还可能以各种理由骗李从荣进宫,然后将他控制或诛杀。于是,李从荣对外声称自己突然患病,拒绝再进宫。然而李从荣不了解历史的恶趣味,戏剧性的一幕在皇宫上演了:李从荣等人离开广寿殿之后,宫人们把李嗣源转移到雍和殿,当天晚上,重度昏迷的李嗣源突然苏醒了。下面的一段记载非常令人心酸:当这位67岁的老人醒来后,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侍从,没有值班护士,没有陪床家属,大家似乎一致认定他今晚就要断气,甚至懒得陪他走完最后一程。李嗣源倍感凄凉,四下张望,终于找到了一个负责值更守漏的宫女,李嗣源虚弱地问道:“现在几点了?”宫女答:“四更天了。”李嗣源随后剧烈地咳嗽,“唾rou如肺者数片”,之后小便失禁,竟然尿了一斗多。宫女关心地问他:“感觉咋样了?”李嗣源微弱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宫女连忙去喊人,过了一会儿,后宫的妃嫔宫女才悉数赶到现场,又惊又喜,叫道:“皇上复活啦!”于是手忙脚乱地给李嗣源喂了一碗粥。等到天亮时,李嗣源已经恢复了神志,病情也有了好转。李嗣源病情好转,达到了工作状态,然而李从荣却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李嗣源已经驾崩。当通知他入宫请安或汇报工作时,他也坚定地认为是“jian臣”要骗杀他而托病不朝。此时此刻,李从荣正紧锣密鼓地部署武力夺权的行动。他派亲信马处钧打探朱弘昭、冯赟的口风,问道:“我要入宫服侍病危的皇上,而且要带着我的亲兵卫队,以备不测,请问,我的军队应该驻扎在皇宫的什么地方?”二人的回答如同泥鳅一般,“请大王自己决定。”这句话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既可以理解为支持李从荣,也可以理解为反对李从荣。不愧是政坛老油条。等送马处钧走的时候,二人压低了声音,说了实话,“皇上龙体平安,李从荣最好规矩点儿,不要轻信谣言,以免招灾惹祸!”李从荣闻言大怒,因为他认定李嗣源已经驾崩,朱弘昭、冯赟分明是要稳住自己,然后迎立李从厚,于是又派马处钧去威胁二人,“你们难道不爱惜全家人的性命吗,怎么敢拒绝我的要求?”朱弘昭原本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了争权夺利,他既可以跪舔安重诲,又可以在安重诲落难时将其一脚踹进棺材,他也想逃离朝廷这个是非之地,当初大哭坚辞枢密使,被李嗣源怒叱才硬着头皮顶上来。从本心出发,他实在不想趟这池浑水,所以才暗中泄露李嗣源身体安好的机密,只求能在李从荣登基之后全身而退。对于这样的政治投机分子,务必拉拢、安抚,以为己用。而骄横的李从荣却一脚把他踹向了对立面。朱弘昭、冯赟立刻意识到,李从荣肯定要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惨败。于是义无反顾地跑进宫里,向王德妃、孟汉琼出卖李从荣即将武力夺权的消息。四人紧密磋商,认为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在康义诚的身上,因为康义诚是侍卫亲军总司令,手握兵权,于是四人把康义诚找来共同开会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