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在线阅读 - 第四章 《红楼萝》中的奴婢智慧(1)

第四章 《红楼萝》中的奴婢智慧(1)

    《红楼梦》中,以人数来说,贾府中的奴脾的人数大大超过主人。主人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奴脾。如果没有奴脾他们就无法生活了。这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奴脾,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主人服务。他们的才智和与才智紧密结合的性格,决定着他们的命运。

    1.晴雯的刚烈和聪慧

    晴雯原是贾母房中的丫环,是赖大家的买来孝敬贾母的。贾母见其模样出众,言谈敏捷,针线女红均人所不及,特地派给宝玉使唤。原本还有永远留在宝玉身边的想法。她容貌出众,聪慧伶俐,性格刚直爽利,是宝玉心中除了黛玉之外的头号人物。

    晴雯的责任感

    晴雯忠心耿耿地伺候宝玉,做事又利索道地,贾母阅历深,见识广,看人一直是很准的。

    《红楼梦》中,晴雯第一次出场即为宝玉所写“绛芸轩”三字之匾亲自爬高上梯,贴了半天,宝玉回来时还冻得手僵着呢。宝玉忙说:“你手冷,我替你握着。”便伸手拉着晴雯的手,同看门斗上新写的三个字,非常的亲密。第五十二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更见晴雯对宝玉的赤胆忠心。贾母见宝玉大雪天出门,特地送他一件雀金呢氅衣,并郑重介绍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谁知宝玉不小心,后襟子上烧了一块,麝月赶快命嬷嬷拿出去请能干织补匠连夜补好,不让老太太知道,结果去了半日,众多裁缝、绣匠、织补匠都不认识这是什么,不敢接活。晴雯正重病卧床,仍狠命咬牙,挣扎着动手补衣,织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好容易补完了,就身不由己倒身睡下了,力尽神危。这件金翠辉煌、碧彩闪烁的异国珍品终于又成全璧。晴雯为帮助宝玉渡过难关,拼命补孔雀裘,是她钟情宝玉之第一事,表现极为突出。

    她对宝玉的责任感与袭人不同,比袭人显得单纯。她只知道为宝玉的生活需要服务,尤其是针线生活特别出色,为人勇敢,敢于承事。袭人也仔细照管宝玉的生活,同时还关心着他的心理和思想的发展。

    明眼看人,聪明人生的第一要着

    晴雯聪慧灵敏,所以目光敏锐尖利。当王夫人查拿、痛斥她:“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晴雯本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心内大异,马上便知有人暗算了她,但已来不及了,很快被赶出,且带着重病回家。

    晴雯尽管目光敏锐,但她为人处事,缺乏心机,性格单纯天真,讲话直率。这些都是聪明伶俐所无法弥补的,所以晴雯中了怡红院中一些人的暗算。她还查不出暗算的人是谁,所以晴雯未能在事情的开端就使用自己的眼光,违背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人生原则,她前半句做得极好,而后半句则完全不懂。糊涂的宝玉,不懂如何保护晴雯,他更闹不清是谁在暗算晴雯。

    晴雯和宝玉甚至对袭人有怀疑,怀疑是她暗中打了小报告。袭人道:“你有甚忌讳的,一时高兴了,你就不管有人无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倒被那别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觉。”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便笑着又分辩一通。他们虽然怀疑袭人,但是没有证据。袭人难以自白,因为她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举出反证。实际上,根据袭人的性格,她是不会去打晴雯的小报告的,是那些看不惯和妒忌晴雯的老婆子去反映的。

    晴雯怀疑错人,更说明她的言行不知要预防哪些人,她在明处而攻击她的人则在暗处。她与宝玉不防人的性格,吃了大亏。

    性格刚烈,疾恶如仇的胜负两面

    晴雯的性格极为刚烈,嫉恶如仇,脾气又急,闻名全园。晴雯在绣春囊事件的抄检大观园时的刚烈表现,连自视极高,眼中无人的凤姐也不禁肃然起敬,暗中叫好:那夜的秘密抄检,王善保家的领头挨家搜查,第一个先就到怡红院中,喝命关门。当下宝玉正因晴雯病重卧床不自在,忽见这一干人来,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因迎出凤姐来,问是何故。凤姐道:“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一面说,一面坐下吃茶。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翻看了众丫环的箱匣,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

    王善保家的最后查到晴雯的箱子,晴雯正病卧在床,王家的问:“是谁的?怎么不打开叫搜?”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口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上一倒,将所有之物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顿觉没趣儿,便紫涨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哪用急得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她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这次抄检,极不得人心。起因是傻大姐拾到一个香囊,王夫人等先责怪这种下流东西是凤姐的,又怀疑是大观园内丫头们的,王善保家的便调唆生事,主张抄检大观园,并自告奋勇负责此事。凤姐恨她多事,但王夫人说“好”,也只能陪了来。凤姐此时见晴雯煞了王家的威风,且说话锋利尖酸,心中甚喜,却碍着王家的主人邢夫人的脸,忙喝住晴雯。那王善保家的又羞又气,刚要还言,被凤姐制住,要她搜明白了快去别处再搜。晴雯的尖利语言和煞风景的动作,给王夫人和王善保家的这对无事生非的主奴以沉重的而又带着幽默的迎头痛击,杀了无端生事的恶人的威风,令大观园众丫环大快其心。(第七十四回)

    晴雯敢于虎须捋毛,当着凤姐的面,大杀抄家队的威风,她的狠劲,令人生畏。所以平儿发现宝玉房中小丫头坠儿偷金镯子,为怕事态扩大,连累众人而隐住不声张,尤其要瞒住晴雯:“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她,她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上来,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晴雯听说了此事,果然气得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宝玉劝她稍忍,先养病再说,她说:“这气如何忍得住?”至次日,晴雯叫小丫头侍候她,先是定儿进来,接着坠儿也蹭进来了,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她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往前凑了几步,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她的手抓住,从枕边拿起一支青细长簪来,向她手上乱戳,又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得乱喊。麝月忙拉开,按着晴雯躺下道:“你才出了汗,又作死!等你好了,要打多少打不得?这会子闹什么!”晴雯脾气素急,又嫉恶如仇,马上便自作主张地命人将坠儿母亲喊来,将她赶出怡红院。晴雯这样做,承担了风险,但她为了怡红院的声誉与安全,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对付不长进的人的破坏,因为此类人往往是吃硬不吃软的,警告劝说也是没有用的,也只有雷厉风行,给以严厉打击,才能维护好的风气。

    晴雯不肯受人欺侮,哪怕主子也不行。主人分衣物给下人,如果分得不平等,她说:“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第三十七回)她不肯拾人牙慧,不怕冲撞太太,这样的心气和胆量,是大观园内外众丫环中绝无仅有的。

    另一次,宝玉被贾政逼着读书,宝玉在限期内完不成任务,他只好挑灯夜读,累着一房丫环们都不能睡。袭人等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倦起来,前仰后合,晴雯骂道:“这些小蹄子们,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个腔调儿了。再这么着,我拿针扎你们两下子!”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个小丫头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却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她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她一下子,遂哭着央说。“好姐姐!我再不敢了!”众人都笑起来。便在此时,只听春燕、秋纹从后房门跑进来,口内喊道:“不好了!一个人打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说,忙问:“在哪里?”即喝起人来,各处寻找,晴雯因见宝玉读书苦恼,劳费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当,心下正要替宝玉想个主意,好脱此难;忽然碰着这一惊,便急中生计向宝玉道:“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吓着了。”这话正中宝玉下怀。于是叫起上夜的来,打着灯笼,各处搜寻,晴雯和秋纹二人又出去要药去,故意闹的众人皆知宝玉着了惊,吓病了。晴雯的聪慧和善于机变,帮助宝玉过了一个难关。

    之所以王夫人、凤姐和王善保家的带有敌意的眼光要牢牢地注射在晴雯的身上,是因为这位心比天高的少女确也非常任性,有时忘乎所以,竟忘了自己的“下贱”身份。典型的事件有两例。一次是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宝玉正因与黛玉一起的端阳之筵无兴而散,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偏偏晴雯上来换衣裳,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叹道:“蠢材,蠢材!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得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宝玉情绪本来不好,晴雯从不知道察言观色,反粗心做事引起宝玉不快——他毕竟脾气好,只是咕了几句,而且批评的话也颇在正路上,“自己当家立业”一语也颇有以后与她结合并让她当家的深意,哪知晴雯连主人夹着多层次美意的批评也听不进去,反而发火,而且扩大事态,马上将争吵引至极端,讲到“断绝关系”上去了。难怪宝玉听了这些话,气得浑身乱颤,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横竖有散的日子!”袭人听见,忙赶过来劝宝玉,晴雯反而冷笑讥讽袭人,袭人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又见宝玉已经气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两字,自然是指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躁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袭人羞得脸紫涨起来,想想原是自己把话说错了,宝玉一面说道:“你们气不忿,我明日偏抬举她。”袭人忙拉了宝玉的手道:“她是一个糊涂人,你和她纷争什么?况且你素日又是有担待的,比这大的,过去了多少,今日是怎么了?”

    晴雯冷笑道:“我原是糊涂人,哪里配和我说话!我不过奴才罢咧!”袭人好意劝说,又再三退让,息事宁人,哪想到晴雯步步紧逼,逼得袭人已无退路,她只好说:“姑娘到底是和我拌嘴,还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犯不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么吵得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究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

    晴雯的无理取闹逼得宝玉马上要打发晴雯出去,晴雯此时不觉越伤心起来,含泪说道:“我为什么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去,也不能够的。”宝玉道。“我何曾经过这样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罢。”说着,站起来就要走。晴雯这样与宝玉寻衅争吵,的确太过分了。袭人连忙回身拦住他并赔笑相劝也劝不住,这下晴雯也急了,但她并不懂转弯讲软话恳求,竟依旧责怪宝玉,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去了?饶生了气,还拿话压派我。——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宝玉听了自然更生气:“这又奇了,你又不去,你又只管闹,我经不起这么吵,不如去了,倒干净。”说着,一定要去回。这难怪宝玉。任何人都不能忍受下人哪怕是自己太太的这种近乎无理取闹的争吵。袭人见拦不住,带领全体丫环只得跪下了,一齐央求,才令宝玉的心软了下来。

    当晚,宝玉被薛蟠拖去吃酒后回来,宝玉以为院中凉榻上睡的是袭人,坐到她边上,一面推她,一面搭话,却见是晴雯,翻身起来怪他说:“何苦来又招我!”宝玉反倒拉住她,笑道:“你的性子越发惯娇了,早起就是跌了扇子,我不过说了那么两句,你就说上那些话。你说我也罢了,袭人好意劝你,又刮拉上她,你自己想想:该不该?”宝玉主动与她讲软话,晴雯却一点也不肯让步:“怪热的,拉拉扯扯的做什么!叫人看见什么样儿呢!我这个身子本不配坐在这里。”宝玉笑道:“你既知道不配,为什么躺着呢?”晴雯没的说,“嗤”的又笑了,说道:“你不来使得,你来了就不配了……”她走开要去洗澡了,宝玉要和她一起洗,她不肯;宝玉要她拿果子来吃,晴雯又拒绝,笑道:“可是说的,我一个蠢材,连扇子还跌折了,哪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竟反而讥刺宝玉几句。宝玉笑遭:“你爱砸就砸,……那扇子,原是煽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得好,再撕响些。”麝月走过来,瞪了一眼,啐道:“少作点孽儿罢,”宝玉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给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起来。宝玉又命麝月将扇子匣子中的扇子搬出来,麝月道:“我可不造这样孽!她没折了手,叫她自己搬去。”晴雯笑着。便倚在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晴雯的任性使气,简直到了极点。极宠爱她的宝玉,也已招架不住。但宝玉实在太欢喜她了,为了讨她的欢心,任她一再顶嘴、对抗,还让她随意撕扇,“千金买美人一笑”;宝玉是养尊处优的贵族公子,不知生活之艰难,让她随意毁坏物品,有的评论家竟认为此举乃“表现物随人性,宝玉尊重晴雯的自由个性”,此说难以令人苟同。暴珍天物,尚且不可,更切是劳动者辛苦制成的器物,随意毁坏取乐,完全是剥削者、寄生虫和暴发户式纨绔子弟和任性的贵族妇女的恶习。也是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欺诸侯一样要犯众怒的蠢事。

    晴雯的任性能得到宝玉的宽容,对别人可并不这样简单。那天,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晴雯便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哪知叩门的是黛玉,她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替他担忧,晚上特来问问怎么了。黛玉恐怕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们了,所以不开门,因而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因无心开门,偏偏还没听出是黛玉的声音。便使性子说道:“任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任你是谁”,犹如斥骂黛玉,存心请她吃闭门羹,气得黛玉哭了半夜。晴雯目中无人,作为丫环竟抱怨宝钗来宝玉处坐、玩,又赶走黛玉,无论如何讲都是盛气凌人,而这两个人都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小姐,又是宝玉的情人,她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因此晴雯最后被赶出大观园,从客观上讲确是封建黑暗势力对她的残酷迫害,值得我们同情与愤慨,而从主观上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佼佼者易折,她的不顾一切后果的任性使气的性格,不分场合和时机,一味舒展刚烈的性格,不知必要的收敛,与众人为敌,也必然要带她走向夭折的结局,有其深刻的人生教训,这也是任何社会的人们必须警惕和避免的。难怪大某山民的评语说:“晴雯移气于宝钗,复得罪于黛玉,仗着模样儿,目中无人,钗、黛尚然,何况于众?其不谐同辈,有自来也。”

    总之,晴雯的性格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她极有骨气,鄙视卑污,不搞钻营,纯洁真诚,热情爽朗,在大观园贵贱诸女性中卓立特行,无与伦比;另一方面,她一味任性任情,锋芒毕露,又凶猛暴躁,只刚不柔,且无视一切,树敌过多。她的智慧,也有两面性。一方面,她智力超群,女红出众,觉察敏锐,对别人做的那些“鬼鬼祟祟的勾当”,宝玉与袭人的暖昧关系,袭人暗中“立功”而多拿特殊津贴和各类人等的阴谋诡计,都能一眼识破,另一方面,她对人缺乏防范之心。心直口快,经常毫无顾忌、直言不讳地道出别人的隐私,表现自己的嫉恨和不满,还随口刺人,并穷追猛打,不留退路。在这阴险冷酷、伪诈机变的世界中她毫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也与从小没有父母,并缺乏指点、帮助有关。唯一真心与她相好的宝玉,他本也是毫无心机和城府的公子哥儿,也不懂如何保护她,更无力给予保护。曹雪芹尽管极为钟爱他笔下的这个高洁刚正、姣美活泼的少女,他也不得不将她推上死路,并令人信服地写出她的最终夭折的必然性。

    坚强女儿,孤立无援而转为可怜

    晴雯重病在家,躺在床上已经难以动弹,可怜她在家中无人看顾,宝玉偷去看望时,她已渴了半日,无人理睬,自知:“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我就好‘回去’了。”她对宝玉抱怨:“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早知如此,我当日——”这真是合情合理又气又悔的临终之言。说到这里,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冷凉。两三句话时,晴雯才哭出来。宝玉拉着她的手,只觉瘦如枯柴;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抽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又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不想虚弱了的人,哪里禁得这么折腾,早喘成一处了。宝玉见她这般,已经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她身上,且把这件穿上;不及扣钮子,只用外头衣裳掩了。刚系腰时,只见晴雯睁眼道:“你扶我起来坐坐。”宝玉只得扶她。哪里扶得起?好容易欠起半身,晴雯伸手把宝玉的袄儿往自己身上拉。宝玉连忙给她披上,拖着胳膊,伸上袖子,轻轻放倒,然后将她的指甲装在荷包里。晴雯哭道:“你去罢!这里腌臜,你哪里受得?你的身子要紧。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她坦率地与宝玉交流情感,将心中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赢得宝玉由衷的怀念,真不愧是大观园中最聪明最有魄力的女子。

    晴雯本是一个幽默的女子,当初怡红院众丫环凑份子为宝玉做寿设筵,宝玉喜得忙说:“她们是哪来的钱?不该叫她们出才是。”晴雯道:“她们没钱。难道我们是有钱的?这原是各人的心,哪怕偷的呢,只管领情就是了。”这句话讲的十分火暴,却又十分有理,晴雯的幽默语言也带有刚烈的性格和灵巧的说服力。

    晴雯的悲剧结局,首先是宝玉的软弱无能,毫无挽救和帮助晴雯的办法和手段;晴雯的仅有的亲人是娘家的兄嫂,他们自私、卑鄙,甚至无耻;晴雯本人没有亲密的朋友,她与其他做丫环的姐妹们格格不入,孤高不群,所以临到死地,只能独自挣扎,无人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她死得硬朗,但死得相当孤零悲惨。

    谙熟封建时代世故人情的晚清评论家所撰《读花人论赞·晴雯赞》说:“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擅自藏,当不致逐死,然红颜绝世,易启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璧。是又女子不字,十年乃字者,非自爱而能若是乎?”从审美角度说,晴雯的情爱观所指导的自爱性格,确乎如芙蓉之冰清玉洁,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晴雯尽管聪明过人,美丽过人,她的纯洁的感情,赢得宝玉的尊重。她的美和智慧足以使宝玉和她的爱情牢固地维系,但愚笨的王夫人的嫉恨与她周围愚笨的仆妇的嫉恨联手即战胜了晴雯的智慧,扑灭了她的生命,她们用扑灭她的生命的方式扑灭了她与宝玉的爱情。

    晴雯的人生失败还因为她颇为健康的身体竟然在被赶出大观园之前患病,疾病的恶化帮助了王夫人获胜,晴雯这个刚强的少女,强不过疾病这个厄运。如果晴雯不生病,她还会有机会改变命运。不要说晴雯是个卑贱的丫头,就是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诸葛亮,也“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沽襟”。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

    2.袭人的忠诚和成败

    袭人姓花,本名蕊珠(一作“珍珠”),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之句(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遂回明贾母,把蕊珠更名袭人。

    在宝玉的心目中,袭人是与晴雯地位并立的最重要的丫环。她原来是贾母之婢,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第三回)

    对宝玉的无限忠诚

    贾母是富有经验的治家的主母,看人识人也是极准的,她对袭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使用,所以她对袭人的“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评价,无疑是准确的。

    袭人伺候宝玉,只因宝玉心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她忠于职守,所以看到他的心情乖僻,坚持不断地规劝,宝玉不听,她还心中着实地忧郁。这样的婢女,不仅在贾府和大观园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其他小说和戏曲中也没有看到过别的婢女是这样规劝教育男主人的。

    可见袭人的责任感是非常强的。袭人的责任感体现在三个方面:平时尽心精心服侍宝玉的生活,坚持劝说和规谏宝玉,此外,每次宝玉和宝玉身边的丫头出现差错或发生坏事,她都能恰当地补台,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第一次补台是宝玉因小事对奶娘李嬷嬷不满,声称要撵走她,这时袭人已经睡下,后来宝玉摔了茶钟,动了气,遂连忙起来解释劝阻。早有贾母遣人来问是怎么了。袭人忙道:“我才倒茶来,被雪滑倒了,失手砸了钟子。”一面又安慰宝玉道:“你立意要撵她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我们也好,你也不愁再有好的来服侍你。”宝玉听了这话,方无了言语,被袭人等扶至炕上,脱换了衣服。袭人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他口齿缠绵,眼眉愈加饧涩,忙服侍他睡下。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

    宝玉醉后要撵走李嬷嬷,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必会遭到长辈的批评,袭人用“掼纱帽”即辞职的形式阻止宝玉;用自己承担责任的方法,掩盖宝玉的无理发火,帮他避免了长辈的指责。

    袭人对通灵玉的保管,极其细心负责,要每天做好这件事,体现了极大的耐性和韧性,真正做到了“一个人做事认真不容易,一辈子做事认真最不容易。”

    宝玉上学那一天,袭人早早地为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体贴入微地反复叮嘱。至是日一早,宝玉起来时,袭人早已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见宝玉醒来,只得服侍他梳洗。宝玉见他闷闷的,因笑问道:“好姐姐,你怎么又不自在了?难道怪我上学去丢的你们冷清了不成?”袭人笑道:“这是哪里话。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玩闹,碰见老爷不是玩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袭人说一句,宝玉应一句。袭人又道:“大毛衣服(“大毛”相对“小毛”而言,通常指白狐皮,也泛指其它狐、貂、猞猁等贵重皮毛中长毛可御严寒的直毛皮莆子。用这种皮莆子做的皮袄,叫作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顾,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不得不动,白冻坏了你。”宝玉道:“你放心,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玩笑着才好。”说着,俱已穿戴齐备,袭人催他去见贾母、贾政、王夫人等。

    以上袭人三个方面的责任感,还是小的方面,从大的角度来说,袭人对贾府前途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宝玉成才方面,有着很清醒、很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与她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的,她自觉自己是宝玉的头号侍妾,宝玉和贾府的兴旺与她今后一生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更与她的品质有关系,“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只有一个宝玉”,在侍候宝玉时,她对事对人都无限忠诚。

    多数仆人懒,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袭人勤快、主动、任劳任怨。

    但对任何人物和事物,都难免见仁见智,各有不同。对于袭人,洪秋蕃评:“袭人服侍贾母,心中眼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其得新忘故之心已可概见。”蒙府本评:“世人有职任的,能如袭人,则天下幸甚。”这是另一种看法,与否定者如洪秋蕃的评语不同。

    洪秋蕃的评语颇有偏见,他认为袭人是奸猾之人,所以将袭人忠实于眼前的职守看作是见新忘旧。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加上任务的目的性强,她当然只能做好眼前的工作,心眼中只有目前的服务对象。如果她在为宝玉服务时,还要考虑贾母,为贾母操心效劳,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贾母和宝玉都不容许的。这与见新忘旧完全使两件事,洪秋蕃的此则评语逻辑混乱。

    对宝玉的温柔和顺

    袭人侍候宝玉是最为贴心的,她对宝玉一贯地温柔和顺。宝玉内裤因警幻仙子的引领,梦中与美人相交,梦遗后醒来,袭人为他系衣裤时发觉了这个秘密,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的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宝玉红涨了脸,把他的手一捻。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今见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不觉也羞得红涨了脸面,不敢再问。袭人聪明,所以这时不问,后来给宝玉换裤子时,宝玉含羞央告道:“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袭人则又含羞笑问道:“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与宝玉的这番对话,在潜意识中是她对宝玉朦胧的爱的启示和鼓励下讲的。她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自此宝玉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