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戒严
那个女孩绝对不是奸细。 悬尸的事太过残忍了。但是金翎也明白,这个很可能也是快速找到指使女孩黑手的方法。 女孩死前的神情转变,很明显的说明,那个让她送信的是她十分信任的人。她没想到那个她十分信任的人让她送的信是有毒的。 吴国户部的排查没有就此结束。 因为经过此次排查,还查出了一批不明来历的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说自己是齐国人,要么就是梁国人,他们过来也是都是投亲的,很多人都是有路引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没有路引的。 针对这一部分的人,吕轩下令关起来严查。 同时又加强的各个关口的排查力度,任何经过的人都要登记入内。 梁国那边自从金翎北行开始就戒严了,朝廷和吴国开战的时候,又增派了人手。此次听说吴国抓到了奸细,还悬尸三日以儆效尤的。梁国再次增派人手严防死守。 齐国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自从将大司马的长子龙金城下死牢之后整个北线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得知齐欢受伤的消息后,刘太傅下令整个齐国也进入了战备状态,全面戒严了。 吴国梁国齐国都戒严了,很快鲁国和楚国也都纷纷设卡全面戒严。 如此南边的五国全部进入了战备状态。 五国全面戒严,很快引起朝廷文武大臣们的争议。 早朝上。 司马昱还没有到,文武百官们就各自成阵营,针锋相对争吵不休。 这些官员们除了有应天籍的,也有下面各国的。当然南边五国的官员也为数不少。 其中以及礼部侍郎李温伯的官位最高。 一时间,五国的官员都站到李温伯的身后。 李温伯又是文成国公的得意门生,自然又站到了文成国公的身后。 大司马不能上朝,朝中文成国公官职最高。 有人就建议,针对五国的戒严,应该派各国的官员回去探探情况,五国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和朝廷开战的准备了。 眼看就到岁首了,五国若是不纳贡,到时候是不是要派兵征讨。 大监有力悠长的陛下驾到声中,众臣们才停下了争议。 君臣行礼之后。 以司马翰为代表的主战派抢先上前禀奏:“陛下,五国私自设卡戒严,就是向朝廷示威!臣请兵四十万,出其不意,一举将吴国拿下!活捉酒仙子。五国联盟不攻自破!” 不等司马昱定夺,以文成国公为首的主合派就上前道:“陛下万万不可,五国结盟也好,戒严也罢,那都是五国的事。先皇在册封九国的时候就立下了规矩。只要九国按时纳贡缴纳赋税,其余的事,九国各自为政。老臣以为,针对五国应该先礼后兵!做好出兵的准备,但是我们不能先出兵!” “先下手为强!”司马翰恼道,“等到五国不纳贡的时候再出手就晚了。到时候他们一拥而上!我们对付哪个好?还不如出其不意的攻下一国。杀鸡儆猴!” “五国已经结盟了!”文成国公沉声道,“大将军出兵五国,若是其他四国来攻打应天呢!他们和应天也就是一水之隔!到时候大将军远在吴国,可能救的了应天?” “本将军带走四十万,这应天城里还有六十万大军呢!兵贵神速!他们几日之内是攻不过来的。本将军只要三日定能攻下吴国。攻下吴国之后,再加上陈国,梁国也就腹背受敌。你们集中兵力攻打梁国。争取五日内夺下梁国。之后再集中兵力对付齐国。至于楚国和鲁国,他们路途遥远,等他们的兵到了,齐国说不定就已经是我们的了!拿下了梁国和齐国,楚国和鲁国就都不是问题了。” 司马翰一席话说的气势磅礴,似乎吴国梁国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朝堂上一时静谧。 司马翰只眯着眼盯着司马翰。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位置了。 其实皇帝也不难做。 出了事,不是有文武百官的嘛。他只需要用心的听,之后再做出个选择就可以了。 见众人不语,司马昱也不发声。 司马翰又对着司马昱道:“臣下领兵去吴国,应天的大军就由臣下的二弟三弟,一同掌管,同时还有各路将领,以及大司马府的人。群策群力的,抵挡几日齐国的进攻不是问题。吴国开战,齐国必定会派兵援助,如此又会分去他们的一半兵力。齐国满打满算也就六十万人马。只要梁国不出兵,我们稳赢。” 司马昱眯了眯眼看着司马翰道:“你如何保证梁国不出兵?” “臣以为,对待梁国或许还可以采纳文成国公的建议,先礼后兵!那贤德国公最是贪生怕死!如今局势已经明朗了,那个酒仙子和齐王走在了一起。梁国跟着也捞不到好处!臣以为可派人去劝降!其实,这五国只要有一国和我们一心,联盟也就不攻自破了。” “你觉得派谁去合适?” “礼部侍郎!”司马翰大声道,“李大人的一家老小都在金陵城,由他去游说,可攻可守!眼看就到岁首了,李大人以祭祖之名回去,就算是梁国不答应,也不会伤害到李大人。到时候,梁国的态度就明朗了。” “李大人觉得呢?”司马昱漫不经心的看向了李温伯。 “臣.......”一想起当初去酒庄里传旨被鲁王强行灌酒,李温伯就觉得害怕。当时梁王和贤德国公可都在呢。他在应天为官,多少年都没有回过金陵城了。骤然回去祭祖,岂不是不打自招的啊。再说了,梁国已经戒严了。只要他这边一动身,梁王和贤德国公就知道了。若是梁王有心谋反,直接将他扣押了呢。都说他的家眷在金陵城。但是应天也有啊,只不过没有过明路而已。娇妻幼子的,这让他如何舍得。 “此计可行!”文成国公一旁道,“温伯,你就辛苦一趟吧,越快越好!本国公这边也会给贤德国公去封信,向他言明利害得失!” 文成国公开了口,李温伯又不好回绝,不得不硬着头皮回道:“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