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在线阅读 - 第242章 不共戴天之仇

第242章 不共戴天之仇

    原来的历史中,明军攻入升龙时,因为张辅是主将,他的想法和朱高煦一样,所以下令好好捞一笔,于是明军“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所以说张辅是个人才,比朱高煦还狠,他把安南童男都阉割,然后送到京师当宦官。

    明初明军经常这么干,打蒙古打云南打麓川都是如此,像郑和,亦和哈都是这样当宦官的。

    但现在张辅不是主将,他没敢下这个命令,所以全军整顿,补充了粮草后,继续往胡氏首都清化方向攻打。

    他生怕朱高煦过来抢功,下令所有明军抢到的船只跟随同行,不留给朱高煦,然后快马加鞭往清化去。

    此时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与胡季犁、胡汉苍会合,等待合击明军。

    五月中旬,朱高煦带着四万云南来的兵马,慢慢吞吞终于来到升龙。

    他这路兵马一路上几乎没啥硬仗,但是如同蝗虫一样,每经过一个安南城镇,必然清扫一空,能抢能拿的全部抢走,很多安南百姓也统统被带走,并且都说这是张辅将军下令干的。

    他在云南带了很多懂汉语和越语的人,又在当地征招的一批投降派,然后每到一处,都宣传张辅将军下令办事,把张辅的名字,在红河平原四方宣扬。

    北路军把升龙以北家中人口较多的统统带走,男的拉回云南屯田挖矿,女的种甘蔗。

    所以五万兵出入安南,现在只有四万兵马在身边,还有一万兵马正在源源不断,把抓到的安南人往云南送。

    这下简直是如同后金入关,赤地百里,朱高煦这么干,安南人就倒了大霉,从河口沿着红河到多邦城这片,几乎看不到有安南人还在,要么逃了,要么被抓了。

    当北路军来到升龙城时,那氏的那荣、侬氏侬郎金,陶氏陶吉,李氏李峰,刀氏刀寻海,五位土司首领都是眼睛大亮。

    朱高煦这时指着身后道:“沿着红河这带,是安南最好的产粮地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美,如果诸位土司能迁民到这里占有,将来都能壮大,且福泽后代,本王把这边百姓迁走,带回云南,就是想把这肥沃的田地留给诸位头领。”

    诸土司俱是神色微动。

    谁都想自己的地盘变大点,这五大土司地盘都是紧紧相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不是明廷在云南,早就打起来了。

    现在安南这边出现这么大片无主的好地方,又距离他们这么近,当然是好事。

    那氏那荣马上道:“若朝廷能真正控制这里,不让安南复国,我们迁些族人过来,当可永久占据。”

    其余土司纷纷点头称是,大伙就怕安南人再打回来。

    虽然原土地上的安南人大都被朱高煦迁到云南,但升龙以南,还有大量的安南人在。

    “放心,这次朝廷肯定能镇住安南。”朱高煦道:“到时我会向朝廷上奏,为你们封地。”

    “多谢汉王。”几大土司面露激动之色。

    只有边上的西平侯不动声色,心想,到时朝廷肯定不同意,然后汉王义愤填膺的为他们做主,汉王这个套路,真是得心应手。

    进入东都升龙之后,朱高煦继续下令干这事,但升龙人口比较多,有几十万人,肯定不可能全部带走,于是朱高煦下令先劫富户官员,将升龙所有富户全部洗劫一空,所有富户和官员全部抓走,带回云南,东都王宫的财富当然也没放过,接着开仓救济因战乱而产生的安南流民,并给穷苦的百姓们,发放少量的钱财,用以生存,安抚人心。

    历史上明廷把安南攻占,设为交趾布政使司后,张辅前脚带着兵马走,后脚安南就有人起来造反,迫使明军二次南下,屡次征讨,陷入长久的拉据战。

    之所以有人再次造反,就是因为还有大量的官员和富户们做领头人,官员和富户们比较容易拉起人马,鼓动民心,所以朱高煦把所有富户洗劫一空,所有富户官员全部带走。

    安南普通百姓没有人带头,基本不敢干这事。

    此时的升龙城大门紧闭,明军瓮中捉鳖,且很有套路,西平侯是一路上跟着看朱高煦怎么干的,越看越心惊,越觉的朱高煦也不是东西。

    明军用越文和汉语两种语言到处张贴告示,先控诉了胡氏政权的不合法性,然后把胡氏所有的官员定性为反贼,接着让人举报,带路,谁举报和带路,将会得到明军抄家十分之一的奖励。

    如果查抄官员家里一万两银,带路党可以得到一百两。

    告示里还指责富户们对胡氏政权支持银粮,同样属于查抄的对象,欢迎大伙踊跃举报,凡举报者,同样会得到富户家里十分之一的财富。

    最后公告里赤果果的在提醒他们,这十分之一,包括一切东西,伱们可以选择拿官员和富人的银子,种他们的田,或玩他们的女人。

    一时间,升龙城彻底沸腾起来,无数底层和百姓,甚至官员们的家仆,富人的奴隶们纷纷挺身而出,光荣的加入带路党。

    然后朱高煦就派出土司的兵马,让他们上门去查抄,所有查抄的财富和物货,包括人口,全部集中起来再分配。

    上门查抄的全是土司兵,并且夹着会有汉语和越语的当地带路党,朱高煦要求带路党一边带路一边说,每到一户人家,都要高声大叫。

    “我们是明军大将张辅的兵马,奉命讨伐胡逆乱党,跪下不杀。”

    于是,升龙城里此起彼伏,到处都是这样的叫声。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明军大将张辅下的命令。

    西平侯看着朱高煦不要脸的往张辅身上泼脏水,简直匪夷所思,他是知道朱棣很不要脸的,也很有套路,但现在看看,和朱高煦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

    沐晟不由私下问朱高煦,事后张辅找上门来,责问怎么办?

    朱高煦一副理直气壮的语气:“又不是我说的,他找我干啥?”

    这都是当地带路党说的,关我屁事。

    反正朱高煦就是一副打死也不承认的表情。

    这都是和朱棣学来的,朱棣当着他面说世子多疾,当了皇帝还能装没说过。

    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的人。

    升龙城的前十天陷入了地狱般的日子,土兵在城内到处搜掠,挖地三尺,富人和官员们都倒了大霉,整个升龙城的财富,几乎都被收集到明军这边。

    土兵甚至把当地着名的寺庙都给拆了,将里面的金佛像都搬出来融解掉。

    朱高煦每天让人清点收刮到的财物和粮食,除了按约定分与各土司首领的,余下的财物和多余的粮食都送回云南。

    他淡定的收刮了半个月后,才决定出马。

    这天升龙城的城门终于打开,成千上千的富人和官员们和他们的家属被长长的绳索捆成一队一队,从城内往城外去。

    土兵们将把他们押解到云南,以后用来挖矿种田。

    当城门打开的那刻,轰隆隆,外面传来大量的马蹄声。

    朱高煦穿着鲜丽的铠甲,带着一队骑兵,从城外往城内进。

    看守越人的土兵们纷纷跪下:“拜见汉王。”

    朱高煦很意外的看着这群人,指着道:“他们都是什么人,你们在干什么”

    有人回应,禀汉王,都是胡氏反贼。

    朱高煦点点头,正待说话。

    被绑的人群里突然有人冲出来,用汉语和和越语不停的重复:“尊敬的汉王,我们不是胡氏反贼,是明将张辅,派人抢掠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升龙普通百姓和官员,我们是忠心大明上邦的。”

    几个土兵恼羞成怒,冲上去对着他一顿打。

    “住手。”朱高煦大义凛然的叫道。

    接着对着四周大声道:“我是汉王朱高煦。”

    他说一句,身后马上有翻译用越话说一句。

    “我们是讨伐胡氏,解救安南百姓而来,如果有人趁兵乱不轨,做出对不起安南百姓的事,我朱高煦,会为你们做主的。”

    越人中顿时一片sao动,有人哭着大叫汉王贤明。

    接着朱高煦道,谁有话要说的,可以亲自向我禀告,我定为你们做主。

    马上人群里有几十个官员或富户站了出来,纷纷要求向汉王控拆明将张辅的不仁和土兵的残暴。

    朱高煦立马挥手:“把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统统带出来。”

    西平侯嘴角微抽,再次感受到汉王比朱棣还恨。

    他不由想到在靖难的时候,朱高煦在朱棣面前唯唯诺诺,老老实实,很多人都觉的他有勇无谋,没啥出息,但现在看来,朱高煦无论套路还是脸皮厚和心狠手辣的程度,都不在朱棣之下,不愧是一对父子。

    朱高煦接着又对大伙道,你们不要慌,我会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等我消息。

    越人们听了还真有很多人相信,等着朱高煦拔乱反正。

    此时朱高煦要求先放人。

    此言一出,越人们更激动了,人群中又有人高叫,汉王贤明。

    接着越来越多的越人在叫,汉王贤明。

    眼看着大家群起而呼,轰隆隆,又是一队骑兵跑了过来。

    西平侯定睛看去,领头的是个土人将领,也不知是那个土司的。

    那土司先下来拜见汉王,接着大声道:“张辅将军有令,这些人都统统带走,还请汉王先和张将军说声才好。”

    土司说一句,边上也有翻译给越人听。

    现场和演戏一样,看的西平侯目瞪口呆,原来还能这么干?

    朱棣靖难时写封信挑拨离间,在古人眼里,已经算是高明的妙计。

    现在西平侯看到当众演双簧,简直是跨时代的产物。

    朱高煦和土司将领说着说着,还脸红了,差点吵起来。

    接着双方的兵马,铮,铮,铮,纷纷箭拨弩张。

    越人们看的大气不敢喘,又惊又惧。

    最后朱高煦气急败坏:“你们不要以为是土司,本王就管不到你们,等回到云南,我定向朝廷上奏。”

    “汉王请自便。”土司将领说完,大手一挥,把大队的越人继续往外带。

    越人们顿时哭天喊地,很多人向朱高煦大哭:“汉王救我们。”

    朱高煦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诸位匆慌,本王定会想办法。”

    再次进城之后,朱高煦很快召集刚刚要说话的升龙城官员和富户,大概有一百多户。

    他们一夜之间变的一无所有,这会和张辅已经不共戴天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