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始皇帝在线阅读 - 第238章天命在大秦(求订阅)

第238章天命在大秦(求订阅)

    第239章命在大秦

    这位夫子在着,得是鬼话连篇,可却是振振有词。

    殷人神灵即先祖,先祖即神灵。帝俊是众日之父,羲和、常羲是帝俊之妻,两人生下十日和十二月,‘丁’、‘乙’、‘辛’这些都是日名。商王不是什么子,而是活在人世间的‘日子日孙’,他们全都是日神,活着的神灵。

    周人只是娶了殷人之女,因此无法继承殷饶法统,不得不另外创造发明了命。为了使得命看起来显得‘自古以来’,周人又以命为主旨,重新编纂了远古历史。将历史扭曲为‘汤武革命,顺乎而应乎人’,为政权的合法性背书。

    到了后来,又是五德始终,解命的更替。

    五德终始,其实也简单!

    所谓五行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把王朝也列成五行的一种,比如周朝是火德,而取代周朝的便是水德,这是水克火。

    五德终始还有相生,什么是相生呢?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然后按这个法,之前的朝代也变了,比如当初按五行相克,周朝是火德,可是五行相生,周朝就变成木德了,而秦朝忽略不计,汉朝继承周朝,变成火德了,所以东汉也被称为炎汉。

    所以,刘邦时代是水德,穿着黑色龙袍;在汉文帝时代,又是土德,又是黄色龙袍;可到了刘秀时代,又是火德,又是红色龙袍。

    从汉朝,这德变了三次,就知道这所谓五德真的靠不住,可帝王总要给自己加上一点命色彩。

    最初这套理论是为齐王设立的。

    思想总是领先于行动,要先赢大一统’的思想,才赢大一统’的行动。下列国谁最早产生‘大一统’思想?

    当然只能是最开放、最民主的齐国。

    齐王也是觉得“王”差了一点,打算称帝,取代周朝。

    为了证明自己的道统合法性,于是有了五德始终,齐国承载着水德,将取代周朝的火德。

    那时,还为齐王准备了泰山封禅,还有一大套礼仪,皆是为齐王大一统后,用来使用的。

    这些都是为证明,为何是齐国统一下,而不是其他国家统一下。

    只可惜,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还是出了问题。

    五国伐齐之后,齐国衰落,再也没有大一统的可能。

    于是某些人又是打算把五德始终,命在水德,封禅泰山这一套,打算转包给秦国某位君王。

    秦国‘秦襄公既侯,居西陲,自以为主少嗥之神,作西畴,祠白帝’、‘秦襄公时,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畴栎阳而祀白帝。’按五行始终,秦国明明是金德,尚白。

    但是为了统治法统,不得不削足适履,改尚白而成尚黑,直接把金德改为水德。

    夫子邹露,开始向学生们兜售着五德始终,命更替,命在水,水德在秦的理论。

    诸多的学生们听着,多数相信了。

    谎言了一千遍,尚且能变为真理。

    况且,命的谎言了八百年,多数人已经相信了。

    君不见,孔子是殷商遗民,应该信仰殷商的那一套,可事实上孔子却是信奉着周公旦的那一套,信仰所谓的命。

    五德始终,就是在周礼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升华和改造。

    本质上,也是周礼的一部分。

    民众只能相信,各国的君王也只能相信,明知道是假的也要相信。

    邹露道:“命在变化,若是秦不能抓住水德,必然不长久!”

    一个学生不满道:“秦国乃是虎狼之国,实行严苛的律法,民众要缴纳大量的赋税,民众不得自由,在秦国只能耕地,或是作战,再也没有一丝其他出头的机会。

    秦倡jian民之治,行弱民之政,禁游学之士、驱工商之民、囚游侠之士,以万民为隶臣,不使其智慧,反而使其愚昧;不教其礼乐,反而焚烧书籍。自卫鞅变法至今愈百年,国多奴隶,民多赘婿,如此残暴之国度,好似夏之桀,殷之纣,这样的人岂能得到命!”

    “昔日贤士鲁仲连更是,若是秦国统一下,宁可到了东海自杀,也不愿意当秦民,夫子为何为要秦人话。”

    邹露道:“秦人之残暴,我不多言了;秦法之严苛,我也不多了。众人皆知,可秦人并非是生残暴,而是被三晋士人教坏的。等到秦灭六国之后,我等当入秦国,向大王述礼乐,述以民为本。”

    “商鞅可以让秦民变恶,我们也可让秦民变得善良。昔日在邯郸城的时刻,秦王政时常拜见荀夫子,向其询问礼乐。回到秦国后更是偏爱儒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更是一位儒生,他的义兵主张,与儒家的民本主义,仁政等观点不谋而合。”

    “秦王政又是在洛阳,修建洛阳学宫,更是开设图书馆,又是制造纸张,印刷术普及书籍,在咸阳附近实现三年义务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极为相似。”

    “秦王政信奉儒家之言,秦王政是可以教化的,进而秦国民众也是可以教化的!”

    学生道:“可秦人又是灭我国土,杀我民众!”

    邹露道:“昔日,我们脚下的土地,正是东夷饶土地,可姜太公教化一切,到了现在,还能分出周人,殷商人、东夷人吗?大家皆是有相同的名字,齐人。当初的时刻还有晋人,可三家分晋之后,只有赵人,魏人,韩人,却是再无晋人!”

    “现在,还有赵人,楚人,燕人,韩人、齐人,秦人,卫热,可在百年后,只有一个秦人了。人要向未来看,要顺应时代,而不是抗拒开始变化,若是执迷不悟,会被时代遗弃。”

    又是一个学生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是仁义吗?”

    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邹露点头道:“他们的品行高超,我也是敬佩。试问尔等,可愿抛弃华丽的马车,舍弃锦衣玉食,舍弃rou食,隐居在山野当汁…你们可愿意?”

    诸多的学生听着,皆是哑口无言。

    能到稷下学宫读书的,都是贵族出生,最差也是没落的贵族,出生地位在很多庶民之上。

    让他们端坐在高台之上,穿着锦绣衣裳,有着美人陪伴,有着华美的马车,有着美味食物,开口骂骂大秦可以;

    让他们舍弃锦衣玉食,舍弃华美的住宅,舍弃美人美食,如庶民一般下地干活,穿着破旧的麻布衣裳,只为了反秦却是万万不可。

    看着诸多学生的样子,邹露很是失望。

    就在这一刻,一个门客走进来,道:“秦国右丞相,文信侯,仲父吕不韦,邀请邹露夫子入洛阳!”

    着,递过请柬。

    邹露接过请柬,仔细看着,道:“好!”

    “夫子,你可是要入秦!”

    学生道:“大王有恩于你,伱为何要入秦?”

    邹露笑道:“君王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王。昔日荀况入秦,无功而返,可我打算入秦国,教化民众!”

    着,向前走去。

    一些学生陆续跟随而去。

    不久只之后,马车在响动,走邹露离开齐国。

    齐王得知消息后,沉默无言。

    也没有前去拦截。

    ……

    马车进入东郡,进入三川郡,到了洛阳城。

    邹露微微激动。

    在孔子时代,儒家就是希望君王接受他们的理念,儒家的根本在于礼乐,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维护秩序。

    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是遵守秩序,那也就是下太平了。

    可在宣传这些的时刻,又是添加了仁,和有教无类。

    可问题上是,有教无类之下,教育下移,必然导致贵族阶层的瓦解,进一步加快秩序的崩溃。

    孔子的目的是维护周礼,维护秩序,可在实际行动中,却是亲手瓦解了他所谓的周礼。

    到了后来,孟子,荀子等游历各国,都是为劝君王用儒家之法,来治理国家。

    结果他们都是失败了,可儒家的思想却是传播到下各处,成为显学。

    下各地皆是儒生,儒生的数量多而广。

    就连偏激的韩非,也只能儒家不适合,而不能儒家不好。

    儒家与齐国,楚国是精神共鸣的,在这个两个国家也是传播极为广阔,儒家真诚的希望齐国能统一下,实在不行,楚国一统下也好。

    奈何,现实当中却是彻底破产了。

    邹露嘴上在宣扬五德始终,可本质上是齐儒之一,看到齐国的没落,楚国的衰微,也彻底认清了现实,决定投靠秦国。

    他要到秦国,前去教化秦国民众,教化秦王政,他要成为周公旦。

    马车到了洛阳门口的时刻,吕不韦亲自道郊外迎接。

    此刻,邹露就要下车,一个学生道:“夫子,此时下车不可!”

    邹露不解道:“这是为何?”

    “未见秦国丞相而下车,秦人岂知我稷下博士有治国之大才?”学生道。

    邹露懂了,这叫装倨傲。

    很多名人都是喜欢摆谱,喜欢装迟到,显示自己的才学。

    同样很多君王,丞相等,也喜欢多等一会贤才,显示自己求贤若渴。

    等到马车前进,靠近吕不韦的时刻,邹露才缓慢下车。

    这有些失礼。

    很多时刻,主人在城门口迎接,客人在看到主人之后,就应该下车,步行到了那里,表示谦让。

    吕不韦笑着,也不在乎:“恭喜夫子入秦!”

    邹露道:“昔日荀夫子入秦,无功而返,不知我是不是也要无功而返!”

    吕不韦笑道:“我欲编辑秦礼,求夫子指点一二,参与编辑!”

    虽然是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可邹露还是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进入府邸当中,众人皆是退去,只有甲士站立在两侧。

    吕不韦问道:“夫子远道而来,可有什么要教我?”

    邹露道:“秦国兵戈强大,有覆灭六国之力,此霸道也。霸道可攻城略地,却不能令人心悦臣服,故秦国一下当务之急,乃使下服秦也。”

    吕不韦点头道:“夫子言之有理,我大秦当务之急,乃是令下人服秦也!!”

    邹露道:“我闻秦国行法家之道,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一下后,也要以郡县治理下吗?”

    吕不韦点头道:“确实如此!”

    邹露道:“秦国以霸道得下,不够!还要告之下人曰:秦国乃代周以行命也。如此下人方可心服。”

    “周人代商,分封诸子、亲戚、功臣以为蕃篱,屏蔽周室,方有周室八百年之盛。今秦国一统下,燕、齐、楚等地偏远,不如分封。秦国故地,韩赵魏,当为郡县制,燕地、齐地、楚地,当以功臣,诸公子进行分封。如此可言于下人曰:周人失德,失之命也,今秦让之,故秦国一下,秦王为子也。”

    “命?”

    吕不韦沉默了,道:“这是要让大秦行为周礼,可大王了,大秦不走殷商之路,不走周人之路,而是要编制自己的秦礼!”

    过去不解,这一刻,隐约有些明白秦礼的味道。

    邹露的很对。

    大王也经常,韩赵魏郡县为主,楚国,燕国,齐国分封制。

    似乎彼此相同。

    可吕不韦却有不妥之感,可仔细思索却是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