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宇宙通鉴在线阅读 - 参禅悟道

参禅悟道

    参禅悟道

    禅和道,其实是一回事,如果你能领悟,就非常了不起了,你的境界就是非常之高了。

    我个人,对禅和道,有一些见解,虽然它们是一回事,但我要分开讲一下,大家看有什么不对,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禅,我先把它放一边。我先来讲道。

    道,是从哪来的?它究竟要告诉人们什么?要想明白这个,得从一个人讲起。

    这个人,非常非常地有名气,孔圣人孔子也得向他求教。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孔子是怎么评价老子的呢?孔子说:“龙在清水里吃东西在清水里游,螭在清水里吃东西在浊水里游,鱼在浊水里吃东西在浊水里游。”吃东西只是比喻,比喻吸取精神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生活在凡俗的世间,吸收凡俗的思想和精神,屈指可数的几个圣人也生活在凡俗间,但思想境界不在凡间。而身心都不在凡间的,就是隐居于世外的老子,他才是而最高明的,他才是龙一样的人物。

    凡俗间,随波逐流、叶公好龙的凡人太多了。只是嘴上说喜欢真善美,但他们不会按真善美的要求来提升自己。世界上俗人太多了。老子就是不俗的人,他本来是周朝的史官,看了大量的古书,看了好几十年,到七十岁时,悟道,然后他就隐居了。只有像孔子这样有基础和悟性的人,才会受到他的接见。

    老子的知识量非常多,如果说,把知识含量进行量化的话,老子看的东西中的知识量为120点,他悟出来的东西有200点。而孔圣人看的知识量为80点,他完全照搬,就算有些许改进,顶多也就能达到90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只是追求复礼,恢复礼乐,当时的社会极其需要礼乐。而老子知道的不光是礼乐,还有别的很多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礼乐。什么叫礼,不是敬个礼、握握手的礼,什么叫乐,不是音乐歌曲,礼和乐是非常全面和细化的人类日常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果不按这些准则和规范来做人,那么也许整个人类文明就会毁于一旦。有这么严重吗?当然有。请听我继续往下讲。

    礼乐,在黄帝时制定。当时黄帝统一天下,派人制定了礼乐。假设这个时候的礼乐指数为100点满分,在三皇五帝之后,过了1400年,在夏朝末年,礼乐指数就降到了50点,人们就乱了套了。就像企业一样,刚开始制度严格,各项指数健康,后来制度慢慢涣散了,没有人遵守了,然后大量问题随之而来,企业没法健康良性发展了,也就面临倒闭了。

    夏朝倒闭以后,商朝开业了,又把礼乐指数提了起来,达到90点左右,但是到了商朝末年,又不行了,降到了59点,不及格了,也倒闭了。

    周朝建立以后,周公对礼乐进行了整理、整顿,把礼乐指数恢复到95点,为什么没恢复到100点呢?那是因为当时是黄帝以后一千多年了,这么长时间,难免有遗失的部分,这个损失的部分估且算减去5点礼乐指数。

    过了四五百年,在周朝的春秋时期,又不行了,礼崩乐坏,礼乐指数降到了70点,眼看就又不及格了,周朝停业整顿了。孔圣人孔子在这个时候提出复礼,要恢复周朝刚开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于是把礼乐指数又提起来了,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礼乐指数顶多达到85点,然后在后来的朝代中降降升升、升升降降。到了现在,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有数,心知肚明,我就不说了。我只知道四个成语: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果看明白上面的,就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孔子肚里本来装着80点的礼乐知识,装得也不是很满,他就是复读机、复印机一样,把周朝的礼乐恢复、复制了出来,本来周朝的礼乐指数也不是满分,所以能恢复到80点就不错了,当然孔子也结合当时社会的情况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进,所以孔子肚子里一共装着90点的礼乐知识,但是当时的社会按他的想法能实现到85点就已经到极限了,虽然没有完美达到孔子所想的,但是也可以了。

    老子比孔子强,有没有用?没用!他肚子里装着120点知识量,不仅是礼乐,还有其他方面的知识,他领悟后知识总量达到了200点,可是就算能达到两千点,两万点也没有用,因为当时社会实现不了他肚子里的东西。当时的社会能把孔子说的那些实现了就算超常发挥了,所以老子只好无为。

    打个比方,孔子的要求是达到人们知书达礼,安居乐业,达到小康社会,而照老子的想法是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一千万元财富,甚至达到不分你我的大同世界。可现实是什么?很多人素质低下,温饱都成问题,吃不饱肚子,怎么能顾及精神层面?孔子提的都很难实现,老子提的更是免谈。所以老子干脆就无为,不说,不管。说了也没用,管也没法管,管不了。所以叫不可说,他悟出来的东西,不可说,说了也实现不了。包括到了现在,21世纪,同样实现不了老子说的那些,但是他悟出来的东西,是存在的,只是人类的科学暂时实现不了,也证明不了。好比现在,谁能说把WIFI信号、无线数据拿出来证明给我看?

    老子为什么比孔了懂的多?因为孔子不是一心做学问,他有欲望,他要生活,要当官,要进行社会实践。他忙得连自己的东西都没空做,他的讲话、理论都是由别人整理、发表、出版的。而老子呢,潜心做研究、做学问,几十年如一日,而且还自己写论文。前面说过,老子是周朝的史官,看了大量的古书,看了好几十年,到七十岁时,总算看完了,他也大彻大悟了。他的学问在当时全世界也是排第一名的。

    老子悟到什么了?原来人类文明可以很发达,但是,如果偏离了轨道,就会在一夜之间毁灭。他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因为他看的书都是古书。老子看的古书是什么,可不是我们看的古书,那是三皇五帝甚至更早时候的史前文明的书。我们看清朝的书,叫古书,在老子看来得叫未来的书。老子看的古书和我们所看的古书不是一回事儿。因这这些书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烧得没了。就剩下《山海经》《易经》《黄帝内经》等不多几本了。

    说到史前文明,就得说佛教了。佛教由佛主释迦牟尼创立,释迦牟尼也是看了很多史前文明的书,这些书是哪儿来的?

    我们要从地理上了解一下,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小国的太子,那个小国现在在尼泊尔附近,而尼泊尔、印度、中国西藏的交界处是板块活动的地带,那里的地下有重大的秘密,这些秘密就包括史前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秘密。

    亚特兰蒂斯文明本来在印度洋,沉没以后,被印度板块漂移时顶了过来,顶到了现在的尼伯尔的地下。史前文明的东西,那些什么遗迹呀,遗物呀,在漂移的时候,有些重的就沉得很深,有些轻巧的就翻上来了。人们后来从地洞、洞xue中发现了,找到那些宝物什么的都会上交,其中不光有宝物,还有大量的完好的书,后来都收藏在王宫里了。

    释迦牟尼是太子,他有特权,他可以随便看。他年轻时,不怎么看书,后来,受到打击了,他静下心来了,躲在家里看书,他家有很大的书房,书房里就有那些收藏的史前文明的书。他也看啊看啊,明白了,懂了!

    他知道了一杯水里有万千生命,用显微镜就能看到,史前文明的科技书里都有记录。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他一门心思看下去,竟然全看懂了,全明白了,啊,原来以前还有那么高科技的时代啊,他懂了。

    释迦牟尼和老子在悟道前,身份不同,一个是老板身份的少东家,一个是打工身份管家,他们悟道后,走的路子也是不同的,一个认为能给人讲明白,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需要宣传炒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广收徒弟,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却是条件局限无法施展,所以不说、不做、无为。封神演义里讲,人才动不动就让佛祖收到西方去了,而道诅老子的徒弟是最少的,老子的同门师弟元始天尊的徒弟有十几个,另一个师弟道天教主的徒弟最多。

    释迦牟尼想把他领悟出来的东西告诉人们,但是,肯定不能直接说,就像我们一样,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你说出来,会让人当成神经病。释迦牟尼只能用比喻的手法来讲,比如菩提树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了要讲清楚一些道理,他用现实的一个树做比喻。

    后来,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就像QQ群一样,有几个手下帮他管理,他在群里讲,定了一些规矩,别人进来听,听了以后,你觉得不错,也相信,就留下,但是得守规。徒弟们越来越多,他们根据自己领悟出来的东西,整理、发表、出版,就像传销一样,传播开来。

    当时的社会没法证明佛教里的东西,现在的科技发达了,有些就证明出来了,最新的量子物理更是可以用来解释佛教的高层次的东西。

    释迦牟尼和老子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剖腹产的。都是在胁下的腹部开了个洞口出生的。因为当时还是有高科技的医学的,只不过平民没有条件享用。甚至后来的扁鹊、华佗都是因为找到了流传下来的高科技的医学书,才成为神医的。而考古上也发现了不少古人有过先进手术的例子。

    提到高科技,就不得不说一下,古时候,那些宗教,都源自于高科技的史前文明,但是史前文明为什么消失了,那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高科技,因为科技越高,需要高素质的人来掌握,如果让坏人掌握了,世界就完蛋了。所以那些宗教,就是防止所有的普通人接触高科技,防止素质不高的人研究和使用高科技,比如说,现在有一个疯狂博士或邪恶教授在研究比原子弹还厉害一百倍的武器,行不行?不行!

    离我们普通人生活最近的就是上次的天津爆炸,相当于一个小型核弹,就在居民区附近,如果科技不发达,就不会出这样的事故,如果人的素质上去了,一切都按规范和准则来行事,也不会出现那种情况。这就是高科技和人的素质不匹配,所产生的后果。

    所以,如果有一天,比核弹厉害几百倍的武器落到了坏人或坏国手里,人类文明又会完蛋。七十年前的一颗核弹就能毁灭一座城市了,科技在发展,现在的核弹一颗毁灭十个城市也是有可能的,以后的核弹,请各位读者想象一下吧。如果掌控不好,人类文明再退回到原始状态也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人类借鉴朝代历史没有用了,需要要借鉴的是整个文明历史、星球历史、星系历史、宇宙历史,《宇宙通鉴》就是这样一本可以借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