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收藏纪在线阅读 - 第三章 《郊野图》的局

第三章 《郊野图》的局

    “怎么干呢第一,想办法买纸,买老纸,八九十年代买明清时代的老纸是很容易的。他买了不少纸,想着不做则罢,要做就多做几卷。

    然后找到一个临摹水平超强的画家,说兄弟,你帮我照着这个,先画个几卷。临摹的人是真有本事,画得几乎一模一样,画出来以后这人付完酬金把画拿走了。

    拿走以后找另外一人,字写得好,临字也好。说兄弟你帮我把这些字临在上面,然后把八卷上面的字都临好了,这人付完酬金把画拿走了。

    找到第三个人,说兄弟你帮我把这些印章做出来,印章做出来后打在每一张画上,打完以后付完酬金把画拿走了。

    咱就说打章,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当年在清宫,打章都是一门职业,一般的人打不正,打不清晰。

    再找第四个人,说你照着这个形式帮我装裱,高手很快就把画裱好了。拿回家看看,画都是新的啊,再找一个人说你帮我把这些画做旧,很快旧做好了。

    就我知道的,全程最少找了五个人,每个人只干了自己最拿手的事。“

    牟端明嘴角含笑,眼里却震出一丝冷色。

    “货已经出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要开始营销策划啊。

    这人先找一位泰斗级的老先生看,不是泰斗不顶事啊!名字不能跟你说,坏人名声。人老先生一看,哎哟!这东西怎么突然出来了,以前就知道《石渠宝笈》名录上有这东西,遗失了小一百年了,今天终于看见庐山真面目了,东西好得不行。得,这就是给他背书了。

    这人一看过关了,可以开始卖了,怎么卖呢“

    “古董买卖不同于一般东西,这圈子不大,您一下出来个七八件,还是这么顶级的东西,是人都知道有问题,肯定不能上套,怎么办呢

    国际化,满世界找人,美国一个,英国一个,德国一个,新加坡一个,RB一个,香港一个,台湾一个,七个地方找了七个人,找一时间全叫来,开了一个便宜的价格,每个人一看都激动得不行,一看都是真迹无疑,价格又便宜,这是大漏啊,一个个儿的激动得不行,纷纷表示我就是大藏家,终身不会卖,几乎同时付钱,然后各奔东西,很快就卖完了。

    这个人赚了一笔钱,把真的留着,还留了一件复制品,这事就过去了。“

    “一过好几年,其中一个人就把这东西送到拍卖行,鉴定谁看都是真的,这必须是真的啊,泰斗都看不出来,就上了图册。一上图册就出问题了,另外几个买画的人都看到了,说这东西不是在我这儿吗,这么会跑到拍卖行去了,最后一汇总,七八件就出来了。消息很快炸了锅,这件《郊野图》作伪事件也特么的成为整个收藏江湖的一段“传奇”。“

    聊完这段掌故,看看有些宕机的常闲同学,牟端明指着前院道:“你肯定看到了店里挂的那幅仿夏圭的绢本《寒山深隐图》,平心而论,你觉得做的怎么样“

    牟端明一边说话,一边出去,用挑竿将画取下,把它摊在桌子上,递过一柄放大镜,招呼常闲去看。

    这是立轴装裱的水墨纸本,画卷上云雾缭绕,山树浑然一体,颇有意境。山谷隐士是国画里的一个大众主题,许多人都画过,这幅画画得很好,但常闲对书画懂得不多,对夏圭的笔法特点更是一窍不通,注意的只是一些技术细节,比如说,画心上下两端的锦缎颜色很新,说明是新近装裱的,而画心本身的颜色却淡淡泛黄,有如秋叶,历经年头可真是不短。

    “我对古画没有多少研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客观来说,这样的东西要是用心的包装一下,设计一番,是有可能让人吃药的。“

    牟端明掀起一角,用手指捻动:“你看,这绢是双丝绢,匀净厚密,最好的院绢。“

    “什么是院绢“

    牟端明没有藏私的意思,讲解说:“宋代作画用绢,质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丝绢,一种是双丝绢。双丝绢的经线两根一组,纬线为单丝,交错时经线一根在上一根在下,比单丝要致密紧凑,能够历久不坏不散。这种绢在当时制造难度很大,只有御用画院才用得起。还有一种贡绢,质地更好,那就是皇家独享了。“

    夏圭号称院派,所以这幅仿他的赝品,自然就得用院绢来画。

    “一般赝品,可不会考虑得这么周到。所以越是行家,越是容易打眼。“

    常闲听他说完,特意观察了一下绢质,确实很好。

    又拿起放大镜,仔细地审看绢丝结构,确实是双丝。

    牟端明看常闲拿放大镜的笨拙样子,嗤笑道:“老手一捻就知道了,哪用这么费劲。学弟还有得学。“

    “确实很精致。“常闲不得不承认。

    “我把这幅画给你说透,“牟端明又指着画道:“你看这绢黄……“

    常闲低头看过去,发现绢黄分布得很均匀,而且枯透纹理。

    “没走心的赝品,纸黄绢黄是用烟熏或者茶垢咬出来的,深浅不一,泛黄线和纸面纹理走向往往不一致。而且这种黄浮于表面,一蹭就掉。你蹭一下试试。“

    常闲伸过指头去,蹭了蹭,居然没有掉色。

    “厉害!做旧做得不错。“

    “这个看着玄乎,说起来简单。“牟端明脸上又露出一缕讥讽,伸出右手,探出三根手指道:“一两栀子、一包红茶、十个橡子!“

    “一两栀子、一包红茶、十个橡子这是啥中医药方还是什么饮品配方“常闲这下真是迷糊了。

    “栀子水焦黄,茶水深红,橡子壳煮出来的水是赭黄。有这三种颜色配兑,就能调出想要的旧色和香灰色了。除此之外,医院有一种灯,用来消毒的紫外线灯,这灯照二十四小时,刚刚好一百年。为什么呢,绢啊纸啊在一百年也就刚好吸收这么多的紫外线。用这个水再加上紫外线照射脆化,那真是天衣无缝,比单用茶垢效果好多了。这玩意就是一壶凉茶的成本,卖出去是多少钱一万倍十万倍”

    “资本为了30%的利润,就敢于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敢于践踏一切律法。古董的利润是多少华尔街怕是都没有这样的暴利吧“

    等常闲脸色恢复平静,似乎已经完全消化,牟端明继续道:“二是要搞清楚定位。

    以你带来的这幅字为例,五点钟这幅字放在袁寒云的书房,那就是艺术品,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艺术造诣。五点过一分放在我的店里,那就是商品,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值多少钱,有多少利润。前者说的是物件本身的价值,后者说的是物件带来的价格。价值是恒定的,价格却是多方面的。袁寒云的字的价值永远也不可能比我们津门的大家华世奎先生高,但是现在的价格却高于华先生,以后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

    常闲沉吟道:“字以人传。袁寒云有袁世凯的公子、民国四公子、青帮帮主众多光环加身,在民国绝对是一号人物。价位自然就多了很多不属于艺术造诣的加成。“

    “不错,听南师说学弟书法颇有造诣,当知书法史上有两种大家,一类是字以人传,比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等;还有一类人以字传,比如米芾、赵孟頫、王铎等等,字以人传者近乎道,人以字传者长于技,格调高下立判。“

    牟端明例数先贤:“袁寒云在书房修习的时候是艺术家,一旦挂单到荣宝斋,就是为商品服务的工人。干这行最难的门槛,就是如何跨过艺术的门槛,家国情怀的门槛,成为一个经营艺术品的商人,说得不好听,就是古董贩子,古董不重要,重要的是贩子。“

    他的话越来越直白:“商人最重要的是明察市场,洞灼价格,去年市场流行玩邮票,咱就去寻摸猴票、一片红、蓝军邮、黑题词;今年市场流行玩核桃,咱就去捣鼓狮子头;明年市场流行碧玺,马上就买票去凉山和保山。“

    “书画是收藏的大类,我们津门有位樊大师,艺术造诣不知道怎么说,但他的东西贵,咱就到他家门口等着翻废纸篓,厚着脸皮收。白蕉的字画沪上一绝,百年来翘大拇哥,价格就是严重低估,水准哪怕是比樊大师高出一座盘山去,那咱入手就要小心再小心。”

    “我现在在屯唐伯虎,不是因为他唐伯虎大名鼎鼎,他的东西几年前也就几万十几万块钱,现在起来了,去年瀚海一个小扇面拍出了二十八万,态势非常猛,我估计眼吧前就得奔百万。咱的定位要清楚,咱是干这个买卖,做这个营生,吃的是这口饭,不是文史馆的,也不是博物馆的,他们的研究是学术是事业,咱的研究是手段,赚钱的手段。“

    常闲也不多话,手捧茶盏,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