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玄幻小说 -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在线阅读 - 255 正统重臣一扫而空 皇帝颁布首批新政

255 正统重臣一扫而空 皇帝颁布首批新政

    第245章正统重臣一扫而空皇帝颁布首批新政

    胡濙和昨的汪氏一样,气得脸都涨红了。

    但是‘贰臣’这个字眼,用在胡濙身上,倒一点没有冤枉他。

    他是建文钦点的进士,这也就算了,毕竟其他建文朝进士也投降了。

    问题是,其他建文朝进士,可没有奉太宗的命令,外出搜捕建文长达十几年。

    所以朱祁钰称呼胡濙为贰臣,从事实角度讲,一点问题都没樱

    西花厅中的其他大臣,都悄悄挪动脚步,主动和胡濙拉开了距离。

    如今皇帝已经正式确立了权威,连上圣皇太后都彻底妥协了。除了胡濙这么虎的六朝老臣,哪还有大臣敢和皇帝掰手腕呢。

    再过几,正统时代就可以彻底宣告终结了。

    新年第一,正旦大朝,将标志着景泰中兴正式拉开序幕。

    在场的大臣们也都希望见到新朝新气象,再接下来,只要齐王妃顺利生下嫡子,整个景泰朝就算彻底稳固下来了。没了心事的大臣们,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给宣宗和正统两位皇帝收拾烂摊子了。

    所以胡濙现在处于了失道寡助的境地,大臣们都想着让郕王太妃和郕王早走早清静。

    见胡濙被呛得不出话来,朱祁钰继续解释道:“至于大宗伯的立汪氏为后的问题,朕这么跟你吧。

    朕登基为帝,是因为大明快完了,朕不得已被众臣推举出来暂代君位。

    你看好了,是暂代。等太上皇回京之后,这皇位朕还是要还回去的。到时候朕还会退为齐王,回山东就藩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朕一直住在齐王府,而不住皇宫的原因。朕不配住乾清宫,汪氏更不配住坤宁宫。

    朕暂代皇位,是形势逼人,迫不得已。现在汪氏也要暂代皇后之位,朕就想问,她也是迫不得已的吗?

    大明现在有两位太上皇后,足够行使皇后职责了,朕不明白为什么就一定需要汪氏为皇后了?她到底对大明有什么不可取代的作用呢?”

    大臣们闻言,都连连点头。王文也站出来劝道:“大宗伯,圣上所讲,至理之言也。当时的情况大宗伯也清楚,圣上暂代皇位,是挽救大明的唯一选择。

    圣上登基,名正言顺,道理拿到哪里都能讲的通。

    但郕王太妃有什么必要,非要暂代皇后之位呢?”

    王文话音刚落,其他大臣便纷纷出言附和。

    胡濙算是看明白了,道理道理讲不过,嗓门嗓门比不过。皇帝给出了不立汪氏为皇后的理由,而且义正辞严,光明正大。再加上其余所有人都随声附和,没有半点不情愿的意思。那还什么呢?

    胡濙只得朝皇帝拱拱手:“陛下恕罪,是臣莽撞了。”

    朱祁钰冷冷地回道:“大宗伯,土木堡大败,大明险些亡国,太上皇有过失。你身为宣宗钦命的托孤辅政五大臣,无论如何,都逃不脱干系。

    朕给伱留个体面,就不削夺你的太子太傅衔了。你去做南京礼部尚,并改任南京东阁大学士。”

    胡濙闻言,五内俱焚,差点没有老泪纵横。

    向皇帝鞠了一躬,胡濙便转身欲退。

    朱祁钰倒并不计较胡濙的失礼,却依然叫住胡濙,补充了一句:“大宗伯,后日便离京吧。不过离京之前,朕再交给你这位大宗伯最后一个差事:替朕去王府看望看望东吴郡王。他那里缺什么少什么,立即让礼部报上来。”

    胡濙怔了怔,咬着牙领了诏命,失魂落魄地离开了西花厅。

    送走了胡濙,朱祁钰靠在软榻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这下唱反调的彻底没了,再过几,正统朝将彻底成为历史。

    朱祁钰赶在正旦之前,压哨完成了权力的收拢,进入景泰朝,就该专注于内政革新了。

    “这是正统十四年最后一次朝会了。”

    朱祁钰如释重负地对众人笑道。

    王文很直白,不由分便跪了下来,口中高呼:“圣上英明神武,臣愿辅佐圣上成就景泰中兴盛世。”

    其余大臣这才反应过来,也争先恐后地跪下跟着喊,生怕表忠心表晚了。

    朱祁钰满面微笑地命众人起身,然后道:“朕要宣布两项新政。”

    大臣们立即齐声回道:“臣等恭闻圣训。”

    朱祁钰心中连连赞叹:大臣们真是越来越知情识趣了。以前自己只知道调教宠妃,没想到,原来大臣们也是可以调教的。你看现在多好,君臣齐心,就能把劲往一块使了。

    于是朱祁钰抿了口茶,便向众人道:“东城的禄米仓要大幅扩建。而且要分成银仓、漕粮仓、白粮仓、杂物仓。

    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应征白粮数额,从二十万石降至十五万石。

    这些白粮越京城,分成三份,三万石供给内廷,两万石给光禄寺。剩下的十万石,用于给在京文武大臣、勋贵、皇亲发俸。”

    朱祁钰完,却听不到大臣们的反应。再定睛细看,只见大臣们都在愣愣地看着自己。

    朱祁钰只得无奈地问道:“你们还是觉得内廷要的有点多?那过几年,朕可以再度削减内廷的用度。”

    大臣们闻言,这才回过神来。主要是大家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皇帝,哪有整把改革的大刀往自己身上砍的啊。

    越北京的粮米,分为漕粮和白粮。白粮是苏州、松江等五府产的高品质米。朝廷压榨半,每年最多也就能从五府压榨出二十万石来。

    这些白粮至少有十五万石要优先供给内廷。

    现在皇帝一上来就改了,减掉了五万石征收额度,以给苏州等五府减轻负担。剩下的十五万石,竟将其中的大头拿出来分给文武百官。

    最重要的是,皇帝自己一石白粮都没要。

    现在大臣们也早已心知肚明,内廷和光禄寺分的那五万石白粮,根本就到不了皇帝手里,皇帝也从来不吃内廷的东西。

    陈循作为户部尚书,站出来回道:“陛下,这大为不妥,哪有做臣子的吃着上好的白粮,君父却一石都不取用的呢?

    这成何体统,我们不成了目无君父的乱臣贼子了吗?”

    朱祁钰笑着摆摆手:“朕给你们的,你们就尽管拿着。至于朕和朕的爱妃们嘛,吃自己亲手种的京西稻就可以了。

    爱卿们放心,朕不会自己委屈自己的。”

    大臣们闻言,这才敢安心领受。北京西山也有成片的稻田,用玉泉山上流出的清泉浇灌,产出来的也是久负盛名的优质稻米。

    消息灵通的大臣们也都听了,整个玉泉山及其周边的良田,都已经置换到了齐王府名下。如今营州卫已经在周边驻扎巡视,过完年皇帝就要搬过去长住。

    无所谓了,住就住吧。皇帝如此关爱大臣,把优先供给皇家的白粮,都分了大部分给大臣。

    这么好的皇帝,不就是想住的舒心一点吗,这么点的心愿,大臣们也不忍心再站出来抬杠了。

    再皇帝住得远,平时大臣们也能少很多拘束,心理压力也会一大截。

    要知道太上皇在位时,那可是相当的铁面无情,动不动就把大臣扔到监牢里去,至今不少人都还有心理阴影呢。